郭文玲1郭正萍2
(1山东省烟台龙矿中心医院265700;2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64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215-02
【摘要】目的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分析和探讨其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高龄初产妇1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试验组:产妇在孕期开始由助产护理人员提供孕期和围产期的护理;在对照组中:给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分析,在试验组中,患者的顺产率要高且胎儿的质量好,患者在产后出现的并发症少。结论在高龄初产妇中,对其进行助产护理,可以使得患者分娩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降低了分娩的难度,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助产护理分娩
助产护理是一个新起的行业,在妇产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助产护理主要有: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生理护理主要是对患者在孕产期生理的监控,对患者进行围产期的护理和需要注意的护理等。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在育儿常识和缓解患者压力的教育等。在妇产科中,高龄初产妇是高危妊娠人群,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对收治的高龄初产妇进行助理护理,效果显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20例高龄初产妇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在试验组中:患者在分娩期和生产之后的2h内都会有专门的助产护理和对患者进行心理的调节。同时,还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育儿等知识的讲解。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和护理。
1.2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试验组中:选择产妇满意的助产士来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内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进行对应的护理。另外还需要给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在患者进入到产程时,要指导患者减轻痛苦的方法。如果出现产出胎儿,患者不满意的情况,助产士要给患者进行开导和安慰。在患者分娩以后,助产士要让患者做产后的保养,对新生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常识的教育。在产后,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并对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的出血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临床的分析分析的项目有:产程时间;子宫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总体恢复时间。详细见以下表1,2。
对以上进行分析,各项显示,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助产护理之后,患者很少出现情绪上的大波动。并且大多数都是顺产,患者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时,需要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孕检和控制患者以往的病情。在患者分娩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特别是在围产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的必要。大多数的高龄初产妇在首次生产时,由于抵抗率比较差,会出现妊娠综合征[2]。另外患者还会担心孩子的健康,所以要给患者安慰和鼓励。因此,助产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给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患者尽快的消除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对控制妊娠合并症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还能提高患者的顺产率。
对于产妇有慢性疾病的情况,助产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并指导患者进行用药。要谨慎使用药物,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的同时,还需要对胎儿进行及时的监控。在胎儿出生以后,要及时的对胎儿进行体检,加强对胎儿的营养。
在患者孕产期间,安排专业的助产人员,对高龄孕产妇的分娩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可以降低高危妊娠的风险几率[3]。在妊娠期间,由助产人员对患者进行产前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根据患者的特点,来给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又很大的帮助[4]。
参考文献
[1]王枝敏.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v.1020:358-359.
[2]韩新.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v.1806:162-163.
[3]李秀珍,王定清,杨瑞娜.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v.2405:1972-1973.
[4]陈冬花.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v.17;No.246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