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西南部长6浊积岩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富县西南部长6浊积岩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应用测井、地质录井、动态分析等生产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西南部长6浊积岩进行研究:分析长6沉积相标志,划分沉积微相,研究其展布规律;研究长6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探讨长6浊积岩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相标志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具典型的浊积沉积特点,常见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以BCD型、ABC型组合居多:研究区属有固定水道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仅发育中扇亚相,细分为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中扇过渡带三种沉积微相,以浊积水道为主,砂体的展布受相带控制。应用研究区内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电镜扫描等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发现,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都较强;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另外,广泛发育的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研究认为,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砂体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同时,长6浊积岩紧邻湖盆中心,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在浊积水道微相砂体厚度大,物性好的地方最具勘探潜力。对富县地区下一步勘探及开发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浊积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区域研究现状
  • 1.3 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题目来源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沉积演化
  • 2.3 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 3.2 标志层及特征
  • 3.2.1 标志层
  • 3.2.2 地层岩性组合及其电性特征
  • 3.2.3 目的层构造特征
  • 第四章 长6浊积岩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性标志
  • 4.1.2 粒度分析
  • 4.1.3 古生物
  • 4.1.4 沉积构造标志
  • 4.1.5 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
  • 4.2.1 区域沉积背景
  • 4.2.2 沉积类型
  • 4.2.3 沉积模式
  • 4.2.4 沉积微相划分
  • 4.3 长6目的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3沉积相与砂体展布'>4.3.1 长63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2沉积相与砂体展布'>4.3.2 长62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1沉积相与砂体展布'>4.3.3 长61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第五章 长6浊积岩储层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1.1 碎屑组分及填隙物
  • 5.1.2 结构特征
  • 5.2 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
  • 5.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
  • 5.2.2 成岩序列与成岩阶段研究
  • 5.3 储层物性
  • 5.4 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
  • 5.4.1 层内非均质性
  • 5.4.2 层间非均质性
  • 5.4.3 平面非均质性
  • 5.5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 5.5.1 孔隙类型及面孔率
  • 5.5.2 孔喉大小及分布
  • 5.5.3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
  • 5.6 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5.6.1 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 5.6.2 微裂缝的类型及特征
  • 5.6.3 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因素
  • 5.7 储层分类及评价
  • 5.7.1 储层分类及评价标准
  • 5.7.2 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长6浊积岩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 6.1 浊积岩石油藏模式
  • 6.1.1 油水及油藏分布特征
  • 6.1.2 富集高产的控制因素
  • 6.2 油气富集规律
  • 6.2.1 油源丰富
  • 6.2.2 有利的储集条件
  • 6.2.3 生、储、盖组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浊积岩油藏井震关系建立方法研究[J]. 内江科技 2017(02)
    •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不同类型浊积岩与油藏关系[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04)
    • [3].浅谈震积岩与浊积岩的识别[J]. 石化技术 2018(09)
    • [4].东营凹陷东部浊积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及描述思路[J]. 油气地球物理 2015(02)
    • [5].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浊积岩特征及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J]. 世界地质 2018(04)
    • [6].深水浊积岩有机质富集规律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6)
    • [7].东营凹陷陡坡带沙三段浊积岩有效储层预测技术[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9(01)
    • [8].浊积岩型金矿[J]. 矿物学报 2011(S1)
    • [9].去灰质浊积岩描述方法研究[J]. 化工管理 2014(15)
    • [10].灰质背景下浊积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以东营凹陷坨71井区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06)
    • [11].南美深水浊积岩地震属性表征应用实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06)
    • [12].地震属性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滑塌浊积岩圈闭勘探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01)
    • [13].涠西南凹陷西部古近系流一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06)
    • [14].内蒙古巴拉格歹地区构造混杂岩带中浊积岩、震积岩特征及意义——以内蒙古哈拉黑等八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J]. 地质通报 2018(09)
    • [15].低渗透浊积岩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效果[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22)
    • [16].深水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17].河135断块区沙三中滑塌浊积岩储层预测技术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06)
    • [18].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2012(03)
    • [19].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浊积岩特征及致密油意义的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0].浊积岩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J]. 科技传播 2014(18)
    • [21].河122块沙河街组滑塌浊积岩油藏开发调整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8)
    • [22].辽东湾辽中凹陷中部古近系东营组震浊积岩特征研究[J]. 矿物岩石 2008(03)
    • [23].滇中元江古元古代浊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8(11)
    • [24].井震联合属性分析技术在深水浊积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02)
    • [25].震积岩、海啸岩、震浊积岩研究进展[J]. 四川地质学报 2010(02)
    • [26].山东胶南灵山岛晚中生代浊积岩中发现巨大滑积岩块[J]. 地质论评 2012(01)
    • [27].兴隆台构造带沙河街组三段浊积岩优质储层叠前地震预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1)
    • [28].墨西哥维拉克鲁斯盆地中—上新统浊积岩储层特征[J]. 海洋地质动态 2010(07)
    • [29].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浊积岩特征[J]. 海洋地质动态 2009(08)
    • [30].基于随机森林的浊积岩储层预测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5)

    标签:;  ;  ;  ;  ;  

    富县西南部长6浊积岩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