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光中的家教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洛[1](2021)在《独立苍茫自咏诗——序杨景龙诗集《餐花的孩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事多艰的庚子年,中秋时节桂花的清芬里,远在江南、年华已老的我,有幸品鉴地处北国、正当盛年的杨景龙(笔名杨子)的诗集《餐花的孩子》。这是人生难得的遇合,是佛门所谓的善缘,也是我主动所作的新诗论评半生的另类归结。
黄维梁[2](2021)在《五彩璀璨六十年——余光中和“余学”忆述》文中认为"余学"即对余光中的研究。1979年5月我编着的《火浴的凤凰一—余光中作品评论集》由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推出,香港文学界前辈戴天说此书为"余学"奠基之作。"余学"之称由此开始。1994年我编着的《璀璨的五彩笔:余光中作品评论集(1979—1993)》由台北九歌出版社推出,是第二本余光中作品评论集。关于"五彩笔",我是这样说的:"余光中用紫色笔来写诗,用金色笔来写散文,用黑色笔来写评论,用红色笔来编辑文学作品,用蓝色笔来翻译。"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3](2021)在《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文中研究说明《一纸情深》是一部植根沃土、扎根人民的作品。作者把创作的热情和视点始终放在对最平凡最普通人物的关切中,用真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朴素感人的故事,关注普通人及普通人的命运,珍视普通人的朴素感情,讴歌普通人的高尚品格和境界,发现挖掘普通人身上蕴藏的真善美。作者将"文以载道"之旨,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叙述中显现。书内文章真情灼灼,是作者"捧出鲜活的心"的文字,作品情感细腻,直抵心灵。无论是写亲情、友情、乡情,还是写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人,都浸润着作家浓郁深厚丰沛的情感,有质朴纯真、清新自然之美。
陆思羽[4](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内容选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时期,人类发展的机遇与风险交织叠汇,使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技术、网络数媒所引发的全球互联互动,耦合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稳定与发展。与此同时,后现代“解构”观的盛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国人易对本国价值观念的认知产生偏差,国家认同的重要性由此日显。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除了是知识传达的媒介,更是国家认同培育的重要载体,同时,语文教科书也致力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基于此,探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的内容选编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将国家认同发展出族群认同、制度认同与文化认同三个主类目,并从中细化出包括种族身份、生活疆域、历史记忆等十八个次类目。随后采取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文字系统进行国家认同内容之量化分析,并呈现整体主类目划记结果、分册主类目划记结果与各次类目分布情形等。同时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于国家认同相关选文的基本使用情况进行资料搜集。研究发现,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的选篇具有以下五方面特征,主要包括:体裁涉及广泛,编排体系严密;注重文化认同,发扬学科优势;族群认同明显,兼含制度认同;时代性与纪实性的文本欠缺;政治性与文学性的张力略显。有鉴于此,针对部编版语文初中教科书国家认同的选文,本研究提出以下四项对策,分别是:一是适度充实新世纪以来的选文,发挥时代价值;二是注重文本选编普适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适切性;三是对于国家认同类文本的解读要兼顾其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四是师生在真实的教学场域之下,通过平等对话,共同揭示文本的意义,从中引发出以情感为先导的国家认同感。
岳文[5](2019)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翻译项目报告》文中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哈马德·本·伊萨·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奖,简称教育信息化奖,设置于2005年,旨在表彰在教育中创新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个人、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笔者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合作开放办公室委托,自2018年9月加入此次翻译项目,内容包括奖项介绍以及2006-2017年度获奖的应用技术或项目及其详细信息,将国际教育信息化类型应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的最新成果展示给中国读者。笔者对其中的前6章内容(共计22000字左右)进行翻译。国内对教科文组织教育奖项翻译的研究成果较少,该类文本在词汇、句法及语篇等方面存在诸多特点,例如:名词化结构使用广泛、句子结构冗长复杂、专业知识深奥以及语篇衔接紧密等,因而翻译起来较难处理,值得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分析。笔者挑选其中的典型案例,对重点、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举证,希望能够给教育信息化相关文本的译入或译出提供些许借鉴。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项目描述,简要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从译前准备和审校过程等多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实践流程。第三章为理论框架,主要采用李长栓老师提出的“理解、表达、取舍”分析框架,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能力。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从理解、表达、取舍三个方面举例分析笔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尤其是词语选择不当、语言欧化及语言啰嗦等,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五章为结语,总结概括此次翻译实践。
许小燕[6](2019)在《梁实秋《咆哮山庄》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在“比较文学”这一学科领域下所做的“翻译研究”,主要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框架,阐释梁实秋如何将儒释道中的文化因子渗入其译本之中,同时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原语文化的“反作用”。在第一章中,本文首先将“主体间性”的概念追溯至胡塞尔,并以海德格尔的“共在”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对其概念中的“先验自我”加以“改造”,进而将这一“改造”后的“主体间性”概念作为“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点。第二章则主要介绍梁实秋翻译《咆哮山庄》存在的“矛盾”之处——亦即他倡导的“古典”“理性”的文学观念与翻译“浪漫”“感性”的文学实践之间的“悖论”。但矛盾的背后却是他“人性论”的文学观念,而“人性”在道家和浪漫主义者看来,又是与“自然”灵犀相通的。因此,梁实秋把书名中的“wuthering”一词译为“咆哮”,既体现出自然意象“风”的声音,又暗示了“人”内心歇斯底里的呐喊声。在“自然”与“非自然”、“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纠缠与和解中,梁实秋的译名选择与艾米莉对于书名的理解形成了内在的一致性。其实,在讨论“人性”的问题时,我们不可能离开具体的人物形象。因而,追索梁实秋借助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林顿形象的“重塑”,则构成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梳理孔子的“中庸”与亚氏的“Мεσοτη?”(中道),笔者发现二者在“不走极端”“恰到好处”的层面上比较接近。因此,当梁实秋把“resignation”翻译为“克己”时,既赋予了林顿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品格,又使其与亚氏倡导的“节制”相辅相成。此外,“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为强调“中和”的观念,注重的是“礼制”规范下的伦理道德,梁实秋的译本中也多处凸显了“礼”的思想内涵。然而,“礼”既有“中和”又有“分疏”,在这种“分疏”的等级制度下,林顿与兴德莱对待希兹克利夫的方式即促成了后者的“复仇”。至少在艾米莉看来是如此,因为她一直坚守着基督教“以牙还牙”的“正义”;但是,梁实秋却认为希兹克利夫是“有罪”的,应该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进行“忏悔”。那么,第四章的重点就主要集中在梁实秋“佛教”观念的“前理解”对原文词语的“替补”及其对希兹克里夫“复仇”与“救赎”的读解。
欧逸梅[7](2019)在《学者的人间情怀 ——以《巨流河》、“回忆录四部曲”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学者散文的概念自1960年代由余光中提出后,便引起了文学界、评论界的关注,逐渐被视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认为,所谓学者散文,是指由学者创作的、才情与理趣兼备、既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又具有学术的文化内涵的散文作品。被台湾文学界尊称为“永远的齐老师”的齐邦媛,一生倾注于中西文学的教学、研究,致力于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和传播。其晚年创作的回忆录《巨流河》展现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父(师)辈和自己两代知识分子的复杂人生。被称作“台湾的文学教父”的王鼎钧,通过文学作品、教授写作影响了一代台湾文学创作者。其同样是在晚年创作的“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呈现了自己那一代中国人所经历的变迁和苦难。作为台湾学者散文的代表性作品,感时忧国的家国情怀、人生冷暖的人间情怀,是齐邦媛的《巨流河》与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学者散文最令人珍视的所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学者散文的生成、流变,归纳学者散文的特征、意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解读齐邦媛、王鼎钧那一代读书人在大时代洪流裹挟下的百态人生、学人本色,诠释《巨流河》、“回忆录四部曲”流淌、浸润着的家国情怀、人间情怀。全文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围绕学者散文展开,讨论学者散文的概念界定以及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第二章,齐邦媛《巨流河》解读。梳理齐邦媛笔下有关“我”、“我们”的历史记忆,讨论、评价其所追求的“诗的真理”的散文书写理念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研读。梳理王鼎钧笔下关于“我”、“我们”的历史书写,分析、评价其所执念的“用文学做一见证”的文学写作观念及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诠释学人本色与人间情怀之间的关系,分析、探究学人写作、学者散文之于今天的中国文学特别是散文写作的意义所在。
王丹丹[8](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郑明娳[9](2017)在《坚而力透 涩而情深——评介老木《端砚》》文中研究指明《端砚》是欧华文学作家老木书写亲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移民海外数年的域外体验,并没有淹没作家的中国式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端砚》写父亲,以砚为线索,以书法记人,重在凸显"悟善归道"一意指。该文把人和物结合写,与中国传统写法同中有异又能异曲同工。当然,《端砚》在文学性表达方面还存在表意太白、太直接以及个别地方叙述重复等问题。
章家谊[10](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余光中的家教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光中的家教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3)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范本——读刘文艳《一纸情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情到深处跃然纸上——读刘文艳《一纸情深》随想 |
一部明德引领风尚的文学力作——简评《一纸情深》的思想性 |
一 |
二 |
三 |
一纸情深,深情溢纸——简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浓浓亲情 |
二、眷恋乡情 |
三、真诚友情 |
四、心怀民情 |
五、《一纸情深》情感表现的审美特征 |
1.借事传情 |
2.以景抒情 |
3.托物寄情 |
人间有大爱,心上有苍生——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
二、人生需审视,大爱在苍生 |
三、大美无形亦有形 |
疏淡清雅,质朴自然——评刘文艳散文集《一纸情深》(1) |
一、“花小香淡”:人格化的审美意象 |
二、“大美无色”:疏淡清雅之审美格调 |
三、“会心处不必在远”:清新自然的审美表现 |
(4)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内容选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国家认同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
(三)选文系统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家认同及国家认同教育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及其选文系统 |
五、理论基础 |
(一)国家认同理论 |
(二)虚无课程理论 |
(三)阮真关于“中学国文”选文的理论原则 |
六、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国家认同选篇之内容呈现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内容的整体分布 |
一、课文文字系统中国家认同内容的篇目数量概览 |
二、课文文字系统中国家认同内容的主类目融入情况 |
三、课文文字系统中国家认同内容的次类目融入情况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内容的具体呈现 |
一、族群认同 |
二、制度认同 |
三、文化认同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国家认同选篇之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体裁涉及广泛,编排体系严密 |
一、体裁多元激发学习兴趣 |
二、篇目过渡符合学习规律 |
第二节 注重文化认同,发扬学科优势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篇居多 |
二、革命传统文化选篇力求经典 |
第三节 族群认同明显,兼含制度认同 |
第四节 时代性与纪实性的文本欠缺 |
第五节 政治性与文学性的张力略显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国家认同选篇之对策解蔽 |
第一节 文本选编之修订建议 |
一、坚守与嬗变,接通时代活水 |
二、共性与个性,摹写社会现实 |
第二节 文本使用之教学观照 |
一、诗意栖居,感受文本意蕴 |
二、协同行动,唤醒情感共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选文摘要 |
附录二 国家认同类文本阅读教学实录之《黄河颂》 |
附录三 国家认同类文本之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Analysis of the Target Readers |
2.1.3 Parallel Texts |
2.1.4 Translation Tools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2 Quality Control |
2.2.3 Client's Feedback |
Chapter 3 Theoretical Guidance |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1 Comprehension |
3.1.2 Expression |
3.1.3 Adaptation |
3.2 Critical Thinking |
3.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Comprehension |
4.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4.1.2 Words Selection |
4.1.3 Sentence Structure |
4.2 Expression |
4.2.1 Proper Name |
4.2.2 Westernized Chinese |
4.2.3 Verbose Expressions |
4.3 Adapta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A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5.2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s |
5.3 Limi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Letter of Attorney |
(6)梁实秋《咆哮山庄》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与意义 |
1 “主体间性”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重构 |
1.1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与嬗变 |
1.1.1 从“先验的自我”到“共在” |
1.1.2 从“共在”到“视域融合” |
1.2 作者与译者的“视域融合” |
1.2.1 “翻译”即“解释” |
1.2.2 “翻译”也即“被翻译” |
2 翻译中的主体交融:道家精神与浪漫主义 |
2.1 翻译《咆哮山庄》:古典与浪漫的徘徊 |
2.2 翻译缘由:“自然”中包含的“人性”观念 |
2.3 “物我神和”在书名翻译上的体现 |
3 翻译中的文化对话: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
3.1 中庸与Мεσοτη?内在意蕴的相似性 |
3.2 林顿的克己哲学:resignation一词的翻译 |
3.3 “礼”的思想在译文本中的凸显 |
4 翻译中的信仰碰撞:佛教与基督教 |
4.1 “格义”的翻译方法 |
4.2 佛教术语对其原语言的“替补” |
4.3 形象重塑:希兹克里夫的佛教诠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学者的人间情怀 ——以《巨流河》、“回忆录四部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学者散文概述 |
第一节 学者与学者散文 |
第二节 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 |
第二章 跨不过的巨流河 |
第一节 “我”:是齐邦媛 |
第二节 “我们”:如此温和,如此洁净 |
第三节 “历史”:以诗的真理诉说 |
第三章 一代人的生死流转 |
第一节 “我”:是王鼎钧 |
第二节 “我们”:小人物,众生相 |
第三节 “历史”:用文学作一见证 |
第四章 学人本色与人间情怀 |
第一节 时代里的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对文学的一生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
三、语文的重要性 |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
一、知识类型框架 |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
第三节 结论 |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一、性别意识形态 |
二、年龄意识形态 |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第七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余光中的家教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苍茫自咏诗——序杨景龙诗集《餐花的孩子》[J]. 李元洛. 名作欣赏, 2021(34)
- [2]五彩璀璨六十年——余光中和“余学”忆述[J]. 黄维梁. 华文文学评论, 2021(00)
- [3]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J].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国家认同内容选编研究[D]. 陆思羽.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翻译项目报告[D]. 岳文. 广西大学, 2019(01)
- [6]梁实秋《咆哮山庄》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研究[D]. 许小燕. 辽宁大学, 2019(01)
- [7]学者的人间情怀 ——以《巨流河》、“回忆录四部曲”为中心[D]. 欧逸梅. 宁夏大学, 2019(02)
-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坚而力透 涩而情深——评介老木《端砚》[J]. 郑明娳.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02)
- [10]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