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抑爆柴油是指具有很高耐火性能,能够在各种杀伤武器的作用下保持高度稳定性,作为燃料使用时与普通柴油的燃烧性能基本接近,而在油箱被炮弹击中时不会引起着火而发生二次爆炸的一种柴油。目前抑爆柴油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制备柴油微乳液的方法来实现。本研究中将柴油、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水混合,制备出澄清透明的柴油微乳液。并分别研究了体系内除柴油外的所有物质——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水对体系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分别用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了微乳液。研究并对比了两种乳化剂对微乳体系的增溶水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乳化剂中亲油基团和反离子会对体系增溶水量和某些理化性质产生影响。与柴油分子相似的亲油基团油酸基团和体积小的反离子单乙醇胺离子对水的增溶效果好。而非离子型乳化剂中,随着其亲水基团聚氧乙烯单元数量增加,容易吸附亲油的醇并出现最大增溶水量。阴离子型乳化剂体系增溶水量和醇吸附量均大于非离子型体系;而非离子乳化剂型体系则需要有为更亲水的助表面活性剂。2、用碳链长度从1到8的正构醇作为助乳化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并从体系最大增溶水量和理化性质两方面讨论了助乳化剂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助乳化剂醇的碳链具有适当长度时才能形成微乳液。随着其的增加,油酸单乙醇胺体系、Span-80/ATX-100体系和Span-80/ATX-114体系的增溶水量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而环烷酸体系的增溶水量减少。不同醇参与形成的体系理化性质不同。正构醇癸醇比带双键和苯环的松油醇吸附醇量小,增溶水量多。结构规整的醇做助乳化剂更高效。随着助乳化剂醇用量增多,体系凝点和粘度变化不大,闪点下降,稳定性提高。3、配制了不同含水量的微乳化柴油,并表征了其常规理化性能和抑爆性能。结果表明,水量的变化对体系闪点和凝点的影响不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体系粒径和粘度增大。当含水量超过15%时,油料爆炸时间延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保卫蓝天,柴油车治污这场“攻坚战”该怎么打?[J]. 运输经理世界 2019(04)
- [2].柴油润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20(03)
- [3].柴油中总污染物含量测定的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08)
- [4].提高柴油润滑性分析结果准确度[J]. 石油化工应用 2020(04)
- [5].2019年山东省柴油消费市场变化浅析[J]. 化工管理 2020(11)
- [6].柴油车后处理国Ⅵ技术简析[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06)
- [7].唐山市柴油货车活动水平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6)
- [8].柴油电喷车辆冷启动困难解决方案[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0)
- [9].站站出招实现柴油逆增长[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1)
- [10].打蛇打七寸 尾气精准治——广东全面开展柴油车用车大户执法检查[J]. 环境 2020(06)
- [11].船舶低硫柴油系统设计的分析与优化[J].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0(03)
- [12].降解柴油嗜盐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7)
- [13].一种混合劣质柴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应用[J]. 辽宁化工 2020(06)
- [14].新标准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的浅析[J]. 时代汽车 2020(11)
- [15].韶关石油:“三个加强”促机出柴油大幅增长[J]. 国企管理 2019(Z3)
- [16].柴油脱硫加氢反应的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7)
- [17].为什么冬天柴油会“结冰”?[J]. 石油知识 2019(01)
- [18].柴油难买亦难卖[J]. 中国石油石化 2017(23)
- [19].浅谈重型柴油车认证公告的申报[J].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2)
- [20].严控柴油润滑性改进剂在低硫车用柴油调和中的加入量[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7)
- [21].农机如何安全使用柴油[J]. 农业装备技术 2017(01)
- [22].关于柴油的二三事[J]. 石油知识 2017(02)
- [23].轻型车燃用费托柴油的实际道路排放特征[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5)
- [24].密封性对柴油闪点的影响[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5)
- [25].浅谈柴油的组分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J]. 化工管理 2017(11)
- [26].柴油乳化及其对浮选影响的研究[J]. 选煤技术 2017(02)
- [27].柴油分析准确性影响因素探析[J]. 化工管理 2017(18)
- [28].柴油润滑性实验探究[J]. 化工管理 2017(21)
- [29].柴油调合优化方案及效果[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7)
- [30].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柴油反应的实验探究[J]. 当代化工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