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教育中的知识文化观与智慧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楠[1](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与哲学反思》文中提出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体制化制度化的框架,实现被教育者从"我有知识"向"我懂知识"的转变,就必须破除对传统教科书知识的依赖,踏上真正的启蒙之路。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逐渐面向现代化面向生活面向实际,这种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使启蒙之路并非如此荆棘,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教育者被教育者对工具理性价值的过分依赖以及个体享用价值的缺位都为启蒙之障碍。然而,虽面临如此困难,真正的启蒙之路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颇有助益,会使其意识形态性、科学性、人文性得到高度的统一。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提高被教育者的反思批判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以及进行哲学反思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快乐之学"和"幸福之学"。
叶继群[2](202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方法新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所有专业的通识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比较多地重视文学史的梳理和文学知识的讲述,但在目前此门课程课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到的多是一些碎片化的、零散的知识,而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今后工作、生活的内在素养。我们常常强调文学是人文精神的具体、生动的体现,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有所受益,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走出知识罗列式的讲解,让它成为既可以承袭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又能够接近当下现实,对学生的精神起到引导作用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从处事哲学、审美感受、写作规矩、素质提升四个方面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宾恩海[3](2020)在《浅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是师生作为自我沉思的情感、超越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向理性转化的中介和获得一个既可以承袭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又能够接近当下现实思想的逻辑起点。教师主体必须实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沉湎于确定知识的罗列意义上的讲述和肢解,而是整体性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开创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学如何变革;不再一味详细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外来影响,而是整体性挖掘中国现代文学富于自我民族的文学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最终完成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可以高度综合所含有的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于学生的精神引导及其价值实现。
宾恩海[4](2020)在《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文中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知识中高度综合的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价值。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既不能沉湎于确定知识的罗列和讲述,而是要大力分析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的历史开创性和对于传统文学的变革是如何形成和表现;另一方面,也不能拘泥于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外来文学文化的影响程度,而是要有力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熔铸欧风美雨其富于自我民族的文学精髓和内在灵性。最终完成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都能将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作为自我沉思的情感、超越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向理性转化的中介,并由此拓展出他们关于守成与创新、世界与自我的观念,获得一个既可以承袭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又能够接近当下现实思想的逻辑起点。
王玉龙,曹镇辉,李婕静,马莉[5](2018)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系统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文化系统的建设需求,并结合"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文化系统"构建实践,探讨了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文化系统的系统构成、功能设计与技术路线,旨在为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徐雁,李德显[6](2014)在《教师教育智慧及生成途径的探析》文中提出当今的教育变革使传统中的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突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追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角色内涵,教育智慧是一种指向学生心灵、情感和身体的关心,是对一直以来技术性教学的挑战,更赋予了教师道德上的价值取向。教师的教育智慧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基础,积淀于日常的实践经验,升华于教师的教育反思。
裴利清[7](2013)在《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思潮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教育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等,这些研究丰富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逐渐丰富起来,不仅如此,在一些小学,对主体性教育还进行了实践研究。但是,用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来研究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中学生的发展的文章和理论少之又少,而中学生阶段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基于此,本研究将中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研究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希望对丰富教育学理论以及主体教育理论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基础,即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其中哲学基础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为主,心理学以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威廉·佩里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以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学校是其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而且学校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而研究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发展的情况显得尤为必要。鉴于此,在为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基础后,对中学生在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展展开了论述。在认知活动中,中学生占有知识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其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用生存意义上主体性代替占有的主体性的发展,这种认知方式提出,不能将知识视为占有的对象,而应该将其视为平等的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即学生与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灌输的对象,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可言,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严重的阻碍了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鉴于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形象,建立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的关系等,这些都对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通过改变中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改变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来改变,如在理论层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实践层面需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改变中学的学风来改变。
孙莹莹[8](2012)在《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讨厌庸俗却又害怕落伍,注重社会认同,同时又渴望与众不同;他们通过各种媒介掌握最新的流行资讯,借由购买流行商品来实践时尚生活;他们不断的创造、传播、体验流行文化产品,以展现自我与他人的分别;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充满激情,具有娱乐性、消费性等特征的流行文化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对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有深刻的影响。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着重研究当前流行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及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探讨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原则、引导途径以及引导措施。从对流行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开始研究,着重探讨了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最后将落脚点放在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上面。首先是对当代流行文化进行概述,包括对当代流行文化概念的界定以及特征的分析,另外,由于论文的研究主体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社会普通大众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在文化趣味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价值观尚未形成和确立,相比社会流行文化而言,校园流行文化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影响更直接。因此,为了更加准确科学的分析流行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文将校园流行文化单列出来加以分析,归纳出校园流行文化日常生活性、网络技术性和崇洋性三个方面的特征。其次,在对流行文化及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有了具体的了解的基础上,依据价值取向的内涵和原理,分析了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成因。基于流行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论文着眼于流行文化的最新发展状况,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标准、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获取并分析问卷数据,总结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在此,分析了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的成因,提出相对开放的媒体环境和广告宣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深刻影响。最后,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归纳总结了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原则、引导途径及具体引导措施,提出了时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流行文化当中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自觉融入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实践当中。
曾鸣鸣[9](2009)在《文化濡化与播化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与大学就像孪生兄弟一样,自有大学产生就有大学文化的存在。大学文化建设关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不言自明。本研究试图把大学发展置于大学文化的视野中加以审视,从而寻求大学发展的文化逻辑。大学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和随意的,大学文化从深层次看来是受一定文化基因与模式制约的,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是大学的文化基因与时代环境的结合,因此我们在研究大学文化时不能撇开历史的文化传统和现时代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基于此,本文在文化濡化与播化的视角下进行探讨。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文化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特别介绍了文化濡化与播化这两个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概念;另外本部分对文化拟子概念进行了明晰,文化拟子是文化播化与濡化的文化媒介,具有文化基因的性质,无论是文化濡化还是播化都是在文化拟子的作用下达成。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文化濡化与大学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的濡化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濡化,并同时指出大学文化濡化的问题及表现。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文化播化与大学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大学文化的国际化与地域性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冲突与融合,需要发挥文化濡化与播化的功能。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在此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强大学文化拟子建设,其次在大学文化发展中开发隐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由于其潜在性、内隐性,因此具有很大的文化担当;最后针对大学学术部落文化中的问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策略。
边慧[10](2009)在《新课程的“讨论法”教学功能与策略新探》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领域虽然对改革与发展的呼声特别强烈,但从改革的效果上看,还难以适应新课程对教育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在深切呼唤改革的同时,首先解决的就是教师在教学法观念上的变革与创新。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例,在中学语文教学广泛采用的方法当中,讨论法的使用对教师是最具挑战性的,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最具实效的。讨论法作为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积极和同伴交流”的要求。针对目前在许多语文课堂上开展的合作讨论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只放不收;二是放任自流。本论文结合笔者在A中学进行为期一年听课的基础上得出的资料,追溯了“讨论法教学”的传统及传统教学的弊端:阐述了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功能;分析了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现状;评价了A中学的教学案例。同时,本论文还通过访谈与问卷的形式对A中学学生和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讨论法教学的现状及对师生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和影响,探讨了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策略。设置讨论环节是自主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表现,是教学本质——交流的反映。笔者深信通过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精心组织与合理引导,就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就能使学生摩擦出智慧的思维火花。
二、析教育中的知识文化观与智慧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教育中的知识文化观与智慧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与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 |
(一)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困难 |
1.“洞穴”的枷锁——工具理性价值的依赖 |
2.认知的悖论——个体享用价值的缺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意义 |
1.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 |
2.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去除“诗性思维”之遮蔽 |
二、现代性下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哲学反思 |
(一)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形式合理性 |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目的设定性 |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问题意识性 |
(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统一性 |
(2)《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方法新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处事哲学 |
二、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 |
三、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规矩 |
四、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素质 |
(3)浅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造意识 |
(一)不再沉湎于确定知识的罗列讲述 |
(二)整体性阐释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学如何变革 |
(三)汇集具有创造意识要素的现代文学知识 |
二、民族意识 |
(一)不再一味详细说明现代文学的外来影响 |
(二)整体性挖掘现代文学内含自我民族的精髓 |
三、创造意识与民族意识交织协畅 |
(一)两种意识导引更具影响力的人生观念 |
(二)两种意识成为情感思想向理性转化的中介 |
(4)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顾瞻人间,新声争起”[2]的创造意识 |
(一)不沉湎于确定知识的罗列意义上的讲述和肢解 |
(二)整体性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对传统文学进行变革 |
(三)将具有创造意识要素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有效地编篡在一起 |
二、“别求新声于异邦,仍弗失固有之血脉”[7]的民族意识 |
三、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彼此交织“各以其情而自得” |
(一)学生在这两种意识导引下获得更加具有影响力的人生观念 |
(二)创造意识、民族意识的深入传达,成为师生的情感思想向理性转化的中介 |
(5)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校园文化与智慧校园文化 |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的建设需求 |
1.校园文化的全面覆盖和信息的高效传达 |
2.校园文化的个性凝练与特色彰显, 强化师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
3.教育智慧、管理智慧、学习智慧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共享 |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构建实践 |
1.校园VI系统 |
2.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 |
3.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4.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 |
●结语 |
(6)教师教育智慧及生成途径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教育智慧的内涵 |
2 教育智慧的价值取向 |
2.1 教育智慧内隐道德和人文关怀 |
2.2 教育智慧是对技术性教学的批判 |
3 教育智慧的生成途径 |
(7)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基础 |
2.1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哲学基础 |
2.1.1 马克思有关人的主体性的论述 |
2.1.2 实践对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
2.1.3 马克思理论对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意义 |
2.2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与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
2.2.2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于中学生自我确证的意义 |
2.2.3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中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 |
2.3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学基础 |
2.3.1 教育在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中的意义 |
2.3.2 中学教育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的责任 |
第三章 教育活动过程中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
3.1 学生在教师施教过程中主体性的发展 |
3.1.1 教学模式与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3.1.2 师生关系与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3.2 学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发展 |
3.2.1 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占有性”倾向 |
3.2.2 中学生向生存意义的主体性发展 |
第四章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 |
4.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
4.2 将以学生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相结合 |
4.3 课程改革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 |
4.4 通过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实依据 |
1.1.2 理论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流行文化概述 |
2.1 流行文化的内涵 |
2.2 当代流行文化的特征 |
2.3 当代校园流行文化特征 |
2.4 流行文化影响下高校校园流行的价值观念 |
2.4.1 注重张扬个性的人生价值观 |
2.4.2 注重品牌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
2.4.3 追逐流行时尚的审美价值观 |
第3章 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
3.1 流行文化的价值取向分析 |
3.1.1 流行文化价值取向的内涵 |
3.1.2 流行文化价值取向的原理 |
3.2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4章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
4.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3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嬗变 |
4.4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表现 |
4.4.1 理性消费主流化 |
4.4.2 消费方式便捷化 |
4.4.3 消费行为多元化 |
4.4.4 “人情消费”大众化 |
4.4.5 消费目的虚荣化 |
4.5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
4.5.1 自身因素 |
4.5.2 环境因素 |
第5章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科学引导 |
5.1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原则 |
5.1.1 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3 时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4 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途径 |
5.2.1 从心理上,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 |
5.2.2 从价值取向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
5.2.3 从文化氛围上,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 |
5.3 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措施 |
5.3.1 利用流行文化积极因素,鼓励大学生的健康时尚 |
5.3.2 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
5.3.3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抵消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
5.3.4 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 |
5.3.5 加强消费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科学消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
(9)文化濡化与播化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一、文化与大学文化 |
(一) 对文化的释义 |
(二) 对大学文化的释义 |
二、文化濡化与播化 |
(一) 文化濡化 |
(二) 文化播化 |
(三) 文化濡化与播化的比较分析 |
三、文化拟子 |
第二章 文化濡化与大学文化 |
一、文化濡化与传统文化 |
(一) 传统哲学思维与传统文化濡化 |
(二) 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以新加坡当代伦理思想为例 |
二、大学文化与文化濡化 |
(一) 大学物质文化的濡化 |
(二) 大学制度文化的濡化 |
(三) 大学精神文化的濡化 |
三、大学文化濡化的困境例举 |
(一)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代沟 |
(二) 学术部落中的文化濡化问题 |
第三章 文化播化与大学文化 |
一、大学文化播化的历史考察—以中世纪大学为例 |
(一) 从中世纪大学成员构成看文化播化 |
(二) 从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看文化播化 |
二、全球语境下的“无边界组织” |
(一) 大学文化的国际化 |
(二) 大学文化的地域性特色 |
(三) 冲突与融合 |
第四章 文化濡化与播化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 |
一、加强大学文化拟子建设 |
二、隐性课程与大学文化建设 |
(一) 隐性课程的文化功能 |
(二) 隐性课程与民族地域文化 |
(三) 开设隐性课程,消解代沟 |
(四) 海纳百川,繁荣大学国际文化 |
三、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 |
(一) 加强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
(二) 积极开展大学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课程的“讨论法”教学功能与策略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讨论法教学的传统 |
第一节 西方讨论法教学的起源 |
第二节 我国古代讨论法教学的典范—《论语》中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古代讨论法教学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节 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五节 当代教学理念的转型 |
第六节 传统教学的弊端及克服途径 |
第二章 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理性观照 |
第一节 讨论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特质 |
第三章 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现状 |
第一节 对于现状的调查 |
第二节 对于现状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法语文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实施讨论法语文教学应强化的要则 |
第二节 实施讨论法语文教学的总体策略 |
第三节 实施讨论法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析教育中的知识文化观与智慧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与哲学反思[J]. 朱晓楠. 青年与社会, 2020(26)
- [2]《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方法新见[J]. 叶继群.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8)
- [3]浅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J]. 宾恩海. 教育观察, 2020(09)
- [4]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J]. 宾恩海.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5]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系统构建[J]. 王玉龙,曹镇辉,李婕静,马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12)
- [6]教师教育智慧及生成途径的探析[J]. 徐雁,李德显.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1)
- [7]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 裴利清. 山西大学, 2013(01)
- [8]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 孙莹莹.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9]文化濡化与播化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 曾鸣鸣. 西南大学, 2009(S1)
- [10]新课程的“讨论法”教学功能与策略新探[D]. 边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