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语歇后语是中华文化、习俗和思想在语言上的反映,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歇后语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它已经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现象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维什伦提供的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结合模因的有关理论,用以分析歇后语中的模因。根据该理论,作为复制因子,只有那些适应自己生存环境,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获胜。本文通过对具体歇后语范例的分类分析阐明了只有那些精炼的、口头性的、形象的和幽默的歇后语才能得到世代传播。为了论证歇后语成为复制因子标准的可取性,本文结合模因论与顺应论提出了模因顺应的认知框架。在模因顺应的认知框架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其中的语境顺应,从认知、情感和文化三方面论证了成为复制因子的歇后语是对这三个因素顺应的结果,歇后语得以世代传承是人们在模因作用下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的一个结果。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节 前言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二节 歇后语概述一、歇后语的界定二、歇后语的分类三、歇后语的特性四、歇后语的功能本章小结第二章 模因理论框架第一节 模因的起源与定义第二节 模因的相关概念分析一、基因与模因二、模仿与模因三、模因与模因复合体四、模因基因型与模因表现型第三节 模因的特征第四节 模因复制的阶段第五节 模因与语言的关系一、语言——模因传递的方式二、模因——语言进化的催化剂第六节 模因顺应论的构建一、顺应论概述二、模因的语境顺应本章小结第三章 歇后语成为复制因子标准的阐述第一节 口头性第二节 精炼性第三节 形象性第四节 幽默性本章小结第四章 歇后语中模因的语境顺应过程研究第一节 认知顺应过程一、短时记忆因素二、感知因素第二节 情感顺应过程一、情感因素二、情感顺应第三节 文化顺应过程一、宗教意识和封建迷信二、审美态度和价值观念三、风俗习惯和乡土人情四、文学历史和民族特征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模因论文; 模因论论文; 顺应论文; 歇后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