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新泰市平阳小学,山东泰安271200)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广大教师应当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近年来,笔者积极进行尝试,逐步打破低效的教学模式,树立了“素质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创设主动参与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是疑问。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俯下身子为学生做好服务,创设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展主动参与的个性,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发现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溅创新的火花。要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重点是让学生做到“三思”:
1.课前思考
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阅读《向沙漠进军》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中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有学生问:竺可桢在本文中指明了征服沙漠的具体方法,为什么直到现在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现象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然后全班交流加以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堂思考
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中问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势必是丰富多彩的。笔者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从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3.课后思考
课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二、进行适时引导,促进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语文课堂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效果。笔者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对他们在学习中提出了有思想、有创意的问题,积极地给与反馈、赞扬。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1.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笔者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明确了目标,学生学习会更有积极性。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在古诗教学中课文是由教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学生选择小组合作翻译的方式,笔者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去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要把握课堂互动,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笔者在班上经常开展自学比赛活动,如记忆力竞赛、书写竞赛、查字典竞赛等。或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多,或在限定任务量的前提下看谁用的时间少。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所学习知识充满了兴趣。人的能力是在动力下得到发展的。
三、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改变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终提高学习能力,终身受益。
1.营造开放式课堂,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想象型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语文教学充满互动,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