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韧皮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麻杆,韧皮,化学脱胶,细度
韧皮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赵磊,蔡莉莉,刘华,杨贺,祁宁[1](2019)在《山麻杆韧皮纤维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山麻杆韧皮纤维的提取工艺。采用化学脱胶工艺,先以NaOH浓度、浴比、脱胶时间为因素,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叁因素叁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浓度40 g/L,浴比1∶40,脱胶时间180 min时,脱胶效果最好,纤维细度2.10 dtex,纤维断裂强度38.53 cN/dtex;脱胶后山麻杆韧皮纤维的颜色、手感等均与黄麻等麻类纤维非常接近。(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高世会[2](2019)在《超临界处理条件对罗布麻韧皮纤维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超临界预处理、超临界生物酶和超临界化学处理对罗布麻纤维结构和组成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性能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罗布麻纤维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酶可以去除果胶和半纤维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可以去除罗布麻韧皮中的木质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纤维相比,处理后的罗布麻纤维结晶度指数和晶粒尺寸有所增加。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纤维经超临界处理后,热稳定性有所提高。SEM测试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生物化学脱胶后包覆在罗布麻原麻周围的胶质基本被去除,纤维表面光洁。(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高世会[3](2019)在《超临界CO_2中罗布麻韧皮纤维生物酶脱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脱胶工艺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超临界流体传质速率快的特性,结合生物酶的专一性对罗布麻韧皮纤维进行脱胶。首先分析了超临界处理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对罗布麻纤维进行超临界生物酶脱胶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小于90 min,温度低于60℃时,果胶酶、木聚糖酶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而压力对酶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在50℃、pH为5的条件下,果胶酶、木聚糖酶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0.6%,酶的添加方式为加10 min、停20 min的循环形式时,加入的酶量恰好能够满足脱胶的需求,并且脱胶速率快,效果好。(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P.Senthilkumar,吴妍[4](2018)在《韧皮纤维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干法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可显着减少有毒化学污染的新型整理技术,等离子体处理在纺织行业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适用于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形貌。低压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广泛用于纺织品的表面改性。在棉织物上应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可提高其表面性能。综述了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对韧皮纤维的影响及其性能。(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8年01期)
马春琴[5](2017)在《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化步伐的加快,汽车成为大家的便捷出行的交通工具,然而汽车质轻、高强及噪音污染少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内饰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天然纤维增强板材以其性价比高、力学性能好、可降解、质轻等优点成为高新技术汽车内饰材料研究中的新代表,非常符合人们的市场需求,锦葵韧皮纤维也是一种高性能的天然纤维素纤维,提取后发现锦葵韧皮纤维的长度约为34~46mm,细度约为2.7~3.6 dtex,断裂强度可与苎麻相媲美,约4.4~6.1cN/dtex。本研究以天然高性能纤维锦葵韧皮纤维作为增强体,聚内烯为基体,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开发制备不同纤维含量、不同表面处理的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板,自制了一套简单的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测试装置,探讨不同纤维含量、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板材力学性能、隔声性能拉伸及断裂面形貌的影响。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拉伸强度随着纤维含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含量为30%时达到36.9Mpa,以纯聚丙烯板材为基准,纤维含量为10%、20%、30%和40%的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弯曲强度分别增大了 12.99%、27.42%、39.26%和48.96%;随着锦葵韧皮纤维含量的提高,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拉仲模量和弯曲模量先上升后下降,复合材料的断裂延伸率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锦葵韧皮纤维高于10%后,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声电压峰值衰减率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发声频率在6500Hz左右时隔声性能达到最佳效果。经KMnO4处理后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比预处理前的拉伸断裂强度和拉伸断裂模量分别增加11.19%和9.61%,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增加7.65%和5.52%,而拉伸断裂伸长率则增加18.53%;锦葵韧皮纤维经KH-570偶联剂处理后,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拉伸断裂强度和拉伸断裂模量分别增加19.30%和13.46%,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增加8.01%和7.11%,而拉伸断裂伸长率则增加35.52%。经过表面处理后,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隔声性能都有所上升,经过KMn04处理和KH-570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有较大的改善,锦葵韧皮纤维与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空隙明显减少。(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1)
杨喜爱,肖爱平,冷鹃,廖丽萍,刘亮亮[6](2016)在《滤袋法测定红麻、黄麻韧皮纤维主要成分的方法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T 5889-1986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和"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过滤法"的提取反应原理,应用滤袋对红麻、黄麻韧皮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和粗纤维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的改进,并对国标方法和滤袋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分析,"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无显着差异。由此,确立了一种应用滤袋快速准确测定黄麻、红麻韧皮纤维主要化学成分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麻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高世会[7](2016)在《罗布麻韧皮纤维超临界CO_2协同生物化学脱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纺织加工业中更好地利用罗布麻韧皮纤维资源,必须对罗布麻韧皮进行脱胶处理,且脱胶质量是决定罗布麻韧皮纤维后续加工的关键。目前罗布麻脱胶方法中,天然水沤麻脱胶法耗资小,但脱胶不彻底,周期长,而且会造成水域污染。化学法脱胶较彻底,但对纤维的性能和光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存在耗水耗能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生物脱胶虽然环境友好,但脱胶麻质量不稳定。另外在上述脱胶方法中,罗布麻韧皮纤维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多以废液形式排放到了环境当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根据当前环保形势的需求,提出了罗布麻韧皮纤维超临界CO_2协同生物化学脱胶方法。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CO_2流体携带生物酶、化学试剂对罗布麻韧皮纤维进行脱胶,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溶胀性、高扩散性和高溶解性,以加快反应速度,改善传质,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促进产物分离,实现罗布麻韧皮纤维的超临界CO_2协同生物化学脱胶,同时还可萃取罗布麻韧皮纤维中的黄酮物质,提高罗布麻韧皮纤维整体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罗布麻韧皮纤维的超临界CO_2脱胶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了减轻罗布麻韧皮纤维的超临界CO_2脱胶负担,加快脱胶速率,需对罗布麻韧皮纤维进行超临界CO_2脱胶预处理,预处理工艺使罗布麻纤维产生溶胀,增大生物酶与罗布麻韧皮中非纤维素物质结合的概率,加快传质速度,从而使脱胶速度加快。研究分析了时间、夹带剂含量、温度、压力和CO_2流量对罗布麻韧皮在超临界中溶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中对罗布麻韧皮纤维进行脱胶预处理时夹带一定比例的乙醇溶液,可以增加纤维的弹性和柔软度,使得罗布麻韧皮纤维的溶胀性更大。罗布麻溶胀程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不断增大,超过60°C,20 MPa后,罗布麻纤维的溶胀性就不再发生明显变化。CO_2流量对罗布麻韧皮纤维的溶胀性影响不大,为了降低CO_2的消耗,可选择较小的CO_2流量。当夹带剂为70%乙醇溶液时,罗布麻韧皮纤维在58°C和21MPa的超临界CO_2中,处理63 min,其密度从1.183 g/cm3降低到1.085 g/cm3,孔隙率增大。纤维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脱胶预处理在使纤维产生溶胀的同时还可以去除部分脂蜡质等杂质,并且超临界预处理可以使纤维大分子链发生位移重新排列,使结晶指数和晶粒尺寸变大,热稳定性有所提高。(2)在对罗布麻韧皮纤维进行超临界CO_2预处理的同时,对罗布麻韧皮中黄酮进行了超临界CO_2萃取。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极性会随着夹带剂含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强,超临界流体极性的增强就会增加黄酮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性能,进而提高黄酮萃取率。此外夹带剂含量的增加,尤其是水在超临界状态中会呈现弱酸性,这就会破坏黄酮分子与罗布麻韧皮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黄酮更容易地分离出来,提高罗布麻中的黄酮萃取率。当夹带剂含量过高,水分的增加使萃取釜中形成两相溶剂,影响萃取过程,当夹带剂为70%乙醇水溶液时,夹带剂的含量为2%时,黄酮萃取效果好。黄酮萃取率随压力、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再降低,在45°C、20 MPa时黄酮萃取率较高;而超临界CO_2流量为黄酮萃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黄酮的传质模型,计算出各条件下的传质系数Kf·a和Ks·a,反映了各个操作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效果良好,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萃取过程,对萃取过程的工业放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研究了超临界CO_2状态条件对酶稳定性的影响,处理时间小于90 min时,果胶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活性较高,相对活力分别为90%、82.5%和90.4%。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活力下降很快,而漆酶的活力几乎不变。温度对酶稳定性试验表明,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只有在低于60°C的超临界CO_2体系中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压力对酶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果胶酶和漆酶具有良好的抗压稳定性,而木聚糖酶的抗压稳定性稍差。在超临界CO_2生物酶脱胶试验中,果胶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浓度分别为1%,0.6%和1%,酶的添加方式为加10 min,停20 min的循环形式时,加入的酶量恰好能够满足脱胶的需求,并且脱胶速率快,脱胶效果好。温度升高会给超临界CO_2酶脱胶带来两种影响,一是脱胶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二是温度升高造成酶的变性失活。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在50°C时脱胶失重率最大,脱胶效果最好,而漆酶的脱胶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小,在60°C以下时脱胶失重率几乎不变。压力是影响酶催化脱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压力增大,超临界CO_2密度增加,减少分子间传质距离,增强传质效率,提高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流体粘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传质效果变差,从而降低反应速率,第叁,改变压力有可能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酶活性,果胶酶在20 MPa、木聚糖酶在25 MPa时,脱胶失重率最大。p H值对脱胶的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在p H5的缓冲液中的失重率最大,而漆酶在p H6的缓冲液中失重率最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脱胶工艺,并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51°C、压力20MPa,p H5和脱胶时间140 min,脱胶失重率为30.9%,优化结果理想。与常压酶脱胶相比,超临界CO_2生物酶脱胶用水量少,脱胶时间短。(4)在超临界CO_2生物酶脱胶的基础上,研究了罗布麻韧皮纤维超临界CO_2状态下化学脱胶,分析了超临界CO_2处理条件温度、压力和时间以及化学试剂浓度对脱胶的影响,并对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其最优工艺为:脱胶温度100°C,压力20 MPa,脱胶时间80 min,脱胶试剂10 g/l的Na OH。在此条件下罗布麻韧皮纤维残胶率为9.08%。各因素对脱胶效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Na OH浓度>时间>压力,即脱胶温度对纤维的残胶率影响最大,Na OH浓度和时间次之,压力影响最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超临界CO_2生物酶处理和超临界CO_2化学处理得到的罗布麻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到了有效的去除。XRD测试表明,罗布麻经超临界脱胶处理后,结晶指数和晶粒尺寸都有所增大,一方面是处理过程中的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另一个原因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纤维大分子链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大分子链重新排列,使结晶指数发生改变。热重分析表明,罗布麻经超临界处理后,罗布麻韧皮纤维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SEM测试表明,超临界CO_2生物化学脱胶后包覆在罗布麻原麻周围的胶质基本去除,纤维表面光洁。与传统化学方法得到的罗布麻纤维相比,采用超临界CO_2生化脱胶法得到的纤维在单纤维强力和长度方面较好,而细度和残胶率比传统化学方法略差。总的来说,超临界CO_2生化脱胶法基本上达到了脱胶的目的和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6-06-01)
保琦蓓,傅科杰,冯云,陈吉刚,任清庆[8](2016)在《分子标记鉴定法鉴别3种麻类韧皮纤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开发了一种利用特异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引物组进行分子标记的辅助方法,以实现对汉麻、苎麻和亚麻的韧皮纤维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收集的汉麻、苎麻、亚麻3种麻类植物的9个亚种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建库与筛选得到能用于鉴定3种麻类韧皮纤维种类的3组特异性PCR引物组。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试验验证证明设计的引物组能实现对汉麻、苎麻和亚麻韧皮纤维种类的定性鉴定;使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麻类韧皮纤维DNA样品用于后续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6年05期)
陈国强,李倩倩,朱亚楠[9](2016)在《超声波脱胶对棉秆韧皮纤维成分与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棉秆韧皮进行超声波脱胶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对棉秆韧皮纤维进行成分与结构的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脱胶处理得到的棉秆韧皮纤维的纤维截面呈现不规则圆形,纤维内部随机分布不规则的条形空隙结构,且纤维的空隙尺寸较大;超声波在未改变棉秆韧皮纤维纤维素Ⅰ结构的同时,有助于对棉秆韧皮纤维中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提高了纤维的结晶度与晶粒尺寸,改善了纤维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6年04期)
林熠斌[10](2016)在《红麻韧皮纤维白腐真菌脱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胶是麻类韧皮纤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现有的脱胶技术有化学脱胶、生物脱胶和物理脱胶等,但脱胶效率、脱胶质量稳定性和脱胶废水的严重污染一直是困扰本行业的关键问题。基于红麻韧皮纤维高木质素含量的特性以及白腐真菌具有较完备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统的特性,本试验通过对红麻韧皮纤维白腐真菌脱胶工艺的优化和脱胶过程机理的初步研究,提出在生产上切实可行的新工艺方法,并对白腐菌共培养高产漆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供试菌株在麻皮上、选择性培养基(果胶培养基、木聚糖培养基、红麻木质素培养基和C MC-Na培养基)的生长速率比较、分析,同时结合ABTS-平板和Mn-平板快速筛选等初筛手段,确定了Co.v 0003(下称:Co.v)菌株为红麻脱胶的较优脱胶菌。对Co.v菌株的脱胶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液体菌接种、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残胶率、手感、色泽、柔软度和纤维强度这几个方面来评价脱胶后纤维的质量,试验对脱胶时间、脱胶温度和接菌量这3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脱胶温度29℃,接种量1.5 mL/g,脱胶时间4d后,红麻韧皮纤维的残胶率仅为10.2%,与天然水沤麻法相比,Co.v菌株脱胶所得到的纤维残胶率低,纤维强度高,分纤良好,手感柔软,色泽白且具有特殊的真菌清香味,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观察脱胶过程中纤维强度、纤维化学组成和几种脱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结合所得的脱胶纤维红外光谱和脱胶过程中的纤维组织的显微观察,对脱胶的机理进行初步的探究。结果表明,Co.v对红麻韧皮纤维的降解是有选择性的。在脱胶初始阶段(0-4 d),Co.v优先降解木质素,参与木质素降解的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迅速升高,而木聚糖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升高缓慢,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较为缓慢。由于纤维结构中胶质的去除使各部位受力相对越均匀,在脱胶4d时纤维束纤维断裂强度达到最大。脱胶4 d后,木质素的降解开始变缓,木聚糖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开始蹿升,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加快,纤维结构遭受破坏,其纤维强力逐渐降低。为提高Co.v液体深层发酵产漆酶能力,本试验筛选出较优的产漆酶白腐菌组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组合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Co.v+Pl.s组合为较优组合,组合菌高产漆酶的较优培养基配方为: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麦麸添加量11.81 g/L、NH4NO3 1.22 g/L、焦性没食子酸0.72mmol/L、Cu2+ 0.28 mmol/L。组合菌在优化培养基中培养10d,漆酶酶活可高达14.11 U/mL,是组合培养优化前的5.97倍,是Co.单菌株培养的34.34倍。研究为今后酶法脱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6-04-01)
韧皮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超临界预处理、超临界生物酶和超临界化学处理对罗布麻纤维结构和组成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性能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罗布麻纤维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酶可以去除果胶和半纤维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可以去除罗布麻韧皮中的木质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纤维相比,处理后的罗布麻纤维结晶度指数和晶粒尺寸有所增加。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纤维经超临界处理后,热稳定性有所提高。SEM测试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生物化学脱胶后包覆在罗布麻原麻周围的胶质基本被去除,纤维表面光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韧皮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赵磊,蔡莉莉,刘华,杨贺,祁宁.山麻杆韧皮纤维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9
[2].高世会.超临界处理条件对罗布麻韧皮纤维结构的影响[J].上海纺织科技.2019
[3].高世会.超临界CO_2中罗布麻韧皮纤维生物酶脱胶技术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9
[4].P.Senthilkumar,吴妍.韧皮纤维等离子体表面改性[J].国际纺织导报.2018
[5].马春琴.锦葵韧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7
[6].杨喜爱,肖爱平,冷鹃,廖丽萍,刘亮亮.滤袋法测定红麻、黄麻韧皮纤维主要成分的方法检验[J].中国麻业科学.2016
[7].高世会.罗布麻韧皮纤维超临界CO_2协同生物化学脱胶研究[D].东华大学.2016
[8].保琦蓓,傅科杰,冯云,陈吉刚,任清庆.分子标记鉴定法鉴别3种麻类韧皮纤维的研究[J].针织工业.2016
[9].陈国强,李倩倩,朱亚楠.超声波脱胶对棉秆韧皮纤维成分与结构的影响[J].针织工业.2016
[10].林熠斌.红麻韧皮纤维白腐真菌脱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