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以四川都江堰龙池镇苏铁种的山葵根茎、叶片及叶柄为材料,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山葵根茎的营养成分测定、山葵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山葵精油的稳定性研究、山葵精油的气质色谱(GC-MS)分析、山葵精油的抑菌作用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葵根茎的营养成分测定国标法测得新鲜山葵根茎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每100g新鲜山葵根茎含有水分80.15g、蛋白质5.56g、脂肪1.53g、纤维素6.48g、维生素C 45.20mg、钙218.76 mg、铁0.45mg、山葵精油187.80mg。结果表明:山葵根茎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及山葵精油含量丰富,通过食用山葵,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山葵的独特辛辣风味,还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2.山葵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葵精油,以精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两种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摸索与优化。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的各因素影响大小为:缓冲溶液体积>原料用量>蒸馏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缓冲溶液体积300mL、原料用量150g、蒸馏时间3h,其提取率为0.0609%。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的各因素影响大小为:水解时间>水解温度>pH>抗坏血酸浓度>蒸馏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解时间2h、水解温度60℃、pH4.2、抗坏血酸浓度10mg/mL、蒸馏时间1.5h,其提取率为0.1878%。3.山葵精油的稳定性研究研究温度、二氯甲烷浓度、超声波、光照及pH对山葵精油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山葵精油的水解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山葵精油的水解速度随着二氯甲烷浓度增加而减少,超声波、光照及pH对它的水解速度均有影响。因此,山葵精油适宜在中性有机溶剂中低温避光保存。4.山葵精油的GC-MS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葵根茎中的山葵精油,经GC-MS鉴定出5种化合物,分别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3-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环戊基异硫氰酸酯及苯甲酰基异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的相对含量为78.88%。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葵根茎的山葵精油,经GC-MS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中9种辛辣成分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3-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环戊基异硫氰酸酯、异丙基异硫氰酸酯、异丁基异硫氰酸酯、仲丁基异硫氰酸酯、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相对含量73.62%。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葵叶片的山葵精油,经GC-MS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6种辛辣成分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丙基异硫氰酸酯、异丙基异硫氰酸酯、甲基异硫氰酸酯、环五基异硫氰酸酯及3-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相对含量42.34%。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葵叶柄的山葵精油,经GC-MS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中7种辛辣成分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异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3-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环戊基异硫氰酸酯、仲丁基异硫氰酸酯及甲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相对含量40.81%。5.山葵精油的抑菌作用研究采用纸片法与打孔法研究山葵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山葵精油对金黄色葡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及青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0.075%,其他五种菌种的MIC为0.07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葵酱的制备及货架期预测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3)
- [2].山葵芥末系列调味品的设计及加工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 2020(01)
- [3].金普村[J]. 中国三峡 2019(03)
- [4].山葵墨入病的预防研究[J]. 科技视界 2018(23)
- [5].雷波县山葵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 中国蔬菜 2017(02)
- [6].山葵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 农村百事通 2017(07)
- [7].种植山葵:快速致富[J]. 农村百事通 2015(15)
- [8].烛照令[J]. 北方文学 2020(04)
- [9].金普村 山葵铺就致富路[J]. 致富天地 2018(02)
- [10].让人爱恨两重天的十字花科调料[J]. 大自然 2016(05)
- [11].伊豆的山葵[J]. 祝你幸福(中旬刊) 2017(03)
- [12].把这里当家来经营——台商罗霓云扎根云南的故事[J]. 台声 2020(21)
- [13].湖北高山地区引种山葵的关键技术[J]. 长江蔬菜 2011(15)
- [14].山葵墨入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5].日本山葵的组培快繁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1)
- [16].响应面法优化山葵酸菜加工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24)
- [17].遮光处理对山葵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5)
- [18].高山特色蔬菜山葵高效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08(19)
- [19].响应面优化山葵酸奶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9(05)
- [20].两种方法提取山葵精油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 2011(09)
- [21].天全县林下山葵种植技术初探[J]. 四川林勘设计 2008(03)
- [22].山葵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 江西农业 2018(02)
- [23].山葵组培中抗褐化剂的筛选及其对增殖和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7)
- [24].山葵套种绿肥保护地覆盖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13(15)
- [25].山葵精油抑菌作用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01)
- [26].高山特色蔬菜“山葵”及其栽培要点[J]. 农村百事通 2009(18)
- [27].山葵生物学特性、关键技术及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8].餐桌“冒牌货”转正记[J].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0(06)
- [29].山葵根茎的贮藏及其风味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1)
- [30].即食山葵花苔的研发[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