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

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

论文摘要

传统的侵权行为法规则之下,损失分配的基本模式都是加害人承担主义。但是由于侵权责任在制度上的局限,使得受害人的赔偿完全依赖于加害人的财产能力。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传统的侵权责任制度不但承担了补偿受害人损失的责任,不少情况下还被迫承担了分散损失的重任,导致侵权责任被不适当地扩大化,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损害分散的思想已逐渐成为侵权法的思考方式,在侵权法之外,逐渐发展出新的损失分散机制,例如社会保障、救助基金等等,来实现损失的社会化,从而实现及时、充分地补偿受害人的目的。损失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在于分配正义。用分配正义观来看待侵权责任,就不仅要考虑加害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这一事实本身,还要考虑各方当事人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能力,责任负担的分配主要考虑加害人和受害人各方分散损失的能力。我国当前的侵权责任、社会保险、责任保险、社会救助基金、第一方保险等机制需要加以改进,以建立一个多种机制协调配合的损失分配体系。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损失的转移——加害人承担主义
  •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功能与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一、侵权行为法的具体功能
  • 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侵权行为法功能的影响
  • 三、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
  • 第二节 结果责任原则
  • 一、从私力复仇到损害赔偿
  • 二、损害赔偿的结果责任原则——从群体责任到个人责任
  • 三、结果责任原则产生的原因——同态复仇的影响
  • 四、结果责任原则的功能——社会安全
  • 第三节 过错责任原则
  •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
  • 二、过错责任原则与个人主义
  •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自由与安全的平衡
  • 四、过错责任原则的局限性——弱势的受害人
  • 五、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上的表现
  • 第四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
  •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性
  •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与风险行为
  •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社会责任
  •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分配风险
  • 五、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困境
  • 六、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上的表现
  • 第五节 公平责任原则
  • 一、公平责任原则的特性
  • 二、公平责任原则与自然法
  • 三、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上的表现
  • 四、公平责任原则的功能——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之间
  • 五、公平责任原则的弊端
  • 第二章 传统的损失承担模式的危机——以中国问题为例
  •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个案的考查
  •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
  •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规定
  •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后的难题
  •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制度的修改
  • 五、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二节 侵权责任的扩张——对传统的损失分担模式的修正
  • 一、侵权法立法意图的变化——从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到偏重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 二、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变化
  • 三、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扩大
  • 四、侵权责任赔偿义务人范围的扩张
  • 五、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提高
  • 第三节 传统损失分担模式的危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一、客观过错标准的扩大化的消极影响——以校园伤害事故为例
  •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泛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三、赔偿标准的提高带来的负面效应——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例
  • 四、传统损失分担模式的危机
  • 第三章 危机的化解机制——损失社会化
  • 第一节 从转嫁损失到损失的社会化
  • 一、侵权法确立的转嫁损失模式的不足
  • 二、损失分配理念的变化——从转嫁损失到损失社会化
  • 三、侵权规则的核心价值的转变——从制裁加害人到赔偿受害人
  • 第二节 损失社会化产生的背景分析
  • 一、工业事故的严重性成为损失社会化的直接诱因
  • 二、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为损失社会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 三、现实主义法学思想为损失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三节 损失社会化的法哲学基础
  • 一、经济分析法学对损失社会化的论证
  • 二、矫正正义理论对损失社会化的批判
  • 三、分配正义理论对损失社会化的论证
  • 四、两种正义观在损失社会化理论中的协调
  • 第四节 损失社会化对侵权法的影响
  • 一、损失社会化的制度功能
  • 二、损失社会化制度在综合事故处理机制中的地位
  • 三、损失社会化对侵权法的影响
  • 第四章 损失社会化的制度构造
  • 第一节 加害人主导型损失社会化制度——责任保险
  • 一、责任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 二、责任保险作为损失社会化制度的必然性
  • 三、责任保险的制度价值
  • 四、责任保险危机及其克服
  • 第二节 受害人主导型损失社会化制度——第一方保险
  • 一、第一方保险的制度内容
  • 二、第一方保险的制度价值
  • 三、第一方保险在损失社会化机制中的地位
  • 第三节 第三方主导型损失社会化制度——社会保险
  • 一、社会保险的制度内容
  • 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理念和价值
  • 三、排他型社会保险模式的现实与构想
  • 四、兼容型社会保险模式
  • 第五章 在侵权责任与损失社会化之间——中国的道路
  •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扩张与限制——对《侵权责任法(草案)》的评析
  • 一、过错标准的客观化
  • 二、过错推定的扩大化
  • 三、无过错责任的扩张与限制
  • 四、公平责任的扩张与限制
  • 五、连带责任的扩张与限制
  • 六、其他侵权责任规则的扩张与限制
  • 七、总评
  • 第二节 我国损失社会化制度的完善
  • 一、推动责任保险,尤其是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
  • 二、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 三、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意外伤害保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害人介入情况下因果关系探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2].受害人过错对加害人无过错责任范围的影响——风险比例规则的提出与适用[J]. 法学论坛 2011(01)
    • [3].浅析加害人不明的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4)
    • [4].“拷问”不休为哪般[J]. 咬文嚼字 2011(11)
    • [5].小区高楼抛掷物致人损害加害人不明时责任主体的确定[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8)
    • [6].权威发布[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7(04)
    • [7].论“共同侵权行为规定”之解释——以“共同”的解释和加害人不明情形的解释为中心[J]. 清华法学 2013(03)
    • [8].论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加害人不明[J]. 政治与法律 2010(04)
    • [9].公诉案件刑事和解中加害人赔偿若干问题思考[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6)
    • [10].大学生受骗的逆向角色转换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1].和谐社会下的恢复性司法[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 [12].在“刑事伙伴”视野下探讨被害人的“反抗”与加害人的“犯意”[J]. 法制与社会 2018(34)
    • [13].刑事和解制度初论——以刑事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1(10)
    • [14].刑事和解“反悔”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兼议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标准[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2)
    • [15].“蛋壳脑袋”规则之反思与解构[J]. 中国法学 2017(01)
    • [16].论加害人不明时损失分担规则适用之限缩[J]. 河北法学 2015(11)
    • [17].浅谈惩罚性赔偿对社会的影响[J]. 科技广场 2013(03)
    • [18].刍议赔礼道歉不应作为一项民事责任[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7)
    • [19].被害人对刑事案件加害人定罪量刑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0(36)
    • [20].刑事被害人过错问题探析[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21].论对刑事案件中加害人财产权的保护——以“吴英集资诈骗案”为引[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05)
    • [22].刑事和解的法理依据[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 [23].刑事和解的机理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4].不能确定加害人和车主,赔偿责任由谁当?[J]. 安全与健康 2010(10)
    • [25].论赔偿损失对刑事责任的影响[J]. 中国检察官 2014(21)
    • [26].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7].谈谈作为一种法律责任的赔礼道歉[J]. 南方论刊 2016(10)
    • [28].论侵权法中的“受害人过失”[J]. 法制与社会 2015(31)
    • [29].共同侵权之“共同”标准:反思与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3)
    • [30].加害人不明的建筑物抛掷物责任探究——兼评《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83条[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标签:;  ;  ;  ;  ;  

    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