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口老龄化趋势,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人口老龄化被国际社会视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人口年龄构成老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国际社会通常把年满60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龄人口,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就全球而言,老年人口每年以2%增长,比整个人口增长得快得多。至少在今后25年内,老年人口将继续比其他年龄组更快速地增长。60岁以上人口的年增长率在2025至2030年间将达到2.8%。这样迅速增长在大多数国家将需要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作广泛深入的调整。在我国,特别是农村,正面临着日趋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老年人口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达到5938万人,占整个农村人口的7.35%;农村老年人规模迅速增长,规模约是城市的两倍。同时农村老年人家庭数量增长迅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总数为6839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其中67.35%在农村,农村家庭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比例达22%。在中国人口整体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增长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压力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地区。本文就是在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三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的基本理论分析。本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的程度指标,老龄化的成因。一般来说,老龄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的一种人口转变,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中国家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要晚一些。其次在研究综述中列举了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的学术观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说,老龄化会导致高额税费以支付养老金,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老龄化会增加储蓄投资,并产生一个银发市场。第二部分主要对养老保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说明,首先介绍了养老保障的定义及构成分析,养老保障主要是由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构成,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内容又由于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其次,介绍了农村养老保障的涵义及其历史沿革,一般来说,农村养老保障主要有家庭养老、国家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按先后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体现为不同的模式。第一个阶段为家庭养老阶段,第二阶段为国家、社会养老保障阶段。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的制度安排己走过了一元化的时代,正在往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二章,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压力分析。这一章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包括农村老龄化的现状,成因,特点,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和农村青壮年的迁出,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一般来说,我国农村的老龄化有数量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差异显著等特点。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拥有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因此,农村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形式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建国以前,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养老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唯一形式。建国以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建国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的集体保障,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10月到人民公社成立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非五保老人完全依靠家庭保障,五保供养制度萌芽;第二个时期是人民公社时期(1957年到80年代初),该时期的特点是集体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初至今,该时期的特点是以家庭保障为主,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不少问题:家庭养老削弱,土地保障功能下降,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等。第三章,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探讨。这一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在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并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一些对策。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良好的覆盖农业人口并强制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几个特点:农村保障项目相当全面,覆盖面宽,享受均等化保险待遇;农村保障标准高,津贴丰厚,养老保险基金得到财政及公共保险部门支持;农村保障管理好,具有较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一些发展中国根据本国的国情,也选择了适合本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在做各种有益的尝试。这些经验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不少可借鉴之处。从长远来看,要解决老龄化下的农村养老问题,只有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但在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还不具备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条件。近期内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1)根据地区差异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2)继续强化家庭养老。3)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的扶持力度。4)实行实物换保障。5)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地位。6)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7)通过宣传教育,更新养老观念。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目前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已使得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农村老龄化的趋势和农村养老的现状,探究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以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本文综合运用了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老龄化的相关理论和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理论相结合,综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目前在我国不具备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条件,只能根据地区差异建立多层次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提出当前仍应坚持家庭养老为农村养老主要形式,但财政也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本文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1)第一手的数据资料获取不足;2)对养老服务没有作深入研究;3)在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以繁昌县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3)
- [2].事业单位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7)
- [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养老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10)
- [4].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2)
- [5].探究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J]. 经贸实践 2016(14)
- [6].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2)
- [7].“时间储蓄”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研究[J]. 商 2015(46)
- [8].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J]. 价值工程 2016(12)
- [9].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J]. 善天下 2019(11)
- [10].大庆市养老保障体系现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22)
- [11].医养模式:发展养老保障体系的“泰康样本”[J]. 当代金融家 2017(09)
- [12].跨越时间 构建养老保障体系里程碑[J]. 当代金融家 2017(09)
- [13].构建“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的里程碑[J]. 当代金融家 2017(09)
- [14].多元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革设想[J]. 科学中国人 2015(14)
- [15].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探析[J]. 农家参谋 2020(02)
- [16].完善西安市养老保障体系路径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7)
- [17].关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框架和当下的现实问题[J]. 北方经济 2019(05)
- [18].“新常态”视角下商业保险对养老保障体系影响的研究[J]. 西部皮革 2016(22)
- [19].土地流转视角下的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7(01)
- [20].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问题[J]. 中外企业家 2014(33)
- [21].借助商业保险重建养老保障体系[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4)
- [22].对建立和完善闽北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23].河南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基于方案设计的新视角[J]. 兰州学刊 2013(08)
- [24].逐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到来[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7)
- [25].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 中国民政 2012(02)
- [26].完善我国全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J]. 中国民政 2012(05)
- [27].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状况与展望[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2(03)
- [28].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J]. 商 2012(24)
- [29].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参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 [30].“共担·互补·协调”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