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磁悬浮型低速磁浮系统通常采用无叠片钢轨,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的相对运动导致钢轨中产生涡流。涡流会减弱气隙磁场使悬浮力下降,尤其是在电磁铁端部,并且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大悬浮力下降更明显。同时,涡流还会产生与直线感应电机推进力相反的阻力。本文对钢轨涡流效应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的实验验证,并提出了减弱涡流影响的方案。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分别对钢轨涡流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涡流密度随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涡流改变了气隙磁通密度的分布,随着速度的提高,电磁铁前端气隙磁通密度减弱,末端气隙磁通密度增强,平均气隙磁通密度减小。涡流导致悬浮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电磁铁长度、磁极宽度、轨道厚度、悬浮间隙等参数均会影响电磁铁的涡流-速度特性。其次设计了永磁磁路以减弱钢轨涡流对悬浮力的影响。该永磁磁路采用由铁轭和永磁体组成的U型结构,并通过设计永磁体尺寸,使其工作在最大磁能积点附近,以达到减轻自重和减小成本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永磁磁路能够有效减弱钢轨涡流对电磁铁悬浮力的影响。最后以唐山试验线低速磁浮列车CMS-04为实验对象对钢轨涡流效应进行实验验证。利用磁悬浮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实验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钢轨涡流效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轨涡流确实降低了电磁铁悬浮力,验证了钢轨涡流效应的理论分析结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EMS诱变对沙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醉鱼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 2020(02)
- [3].罗布麻EMS突变体库构建及黄酮变异突变体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3)
- [4].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10)
- [5].当前EMS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和应用[J]. 科技资讯 2016(34)
- [6].芝麻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J].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1)
- [7].浅谈海洋石油平台EM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7)
- [8].浅谈EMS系统在本钢燃气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 [9].EMS诱变甘蔗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J]. 甘蔗糖业 2017(02)
- [10].对传输网集中EMS规划方案的探讨[J]. 信息通信 2017(05)
- [11].不同浓度EMS对紫薇幼苗的诱变效应[J]. 凯里学院学报 2017(03)
- [12].亚洲棉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J]. 棉花学报 2017(04)
- [13].蓝花丹EMS诱变研究初报[J]. 绿色科技 2017(09)
- [14].EMS处理青刀豆最佳诱变剂量的选择[J]. 长江蔬菜 2015(24)
- [15].EMS自行小车新型防撞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 装备维修技术 2016(02)
- [16].微创经皮肾镜EMS联合钬激光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06)
- [17].EMS系统对生物制品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长寿 2020(02)
- [18].浅析中国邮政EMS未来的战略发展[J]. 智富时代 2017(01)
- [19].EMS诱变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06)
- [20].EMS诱变后甘蓝型油菜植株性状、种子粒重与含油量变异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06)
- [21].EMS教学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6)
- [22].EMS处理对牛皮杜鹃组培苗叶片再生及耐热性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7)
- [23].不同浓度EMS对甜荞种子发芽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1)
- [24].散结镇痛胶囊对EMs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05)
- [25].EMS对紫花苜蓿中苜一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 2015(02)
- [26].EMS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皮质脓肿17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08)
- [27].EMS处理对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影响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02)
- [28].EMS与民营快递企业的比较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8)
- [29].EMS对新春11小麦抗性淀粉和农艺性状的诱变效果[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3)
- [30].中华补血草EMS突变体创制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