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离膜论文-严敏

氢分离膜论文-严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氢分离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氢分离膜,质子导体,掺杂的BaCeO_3,化学稳定性

氢分离膜论文文献综述

严敏[1](2017)在《离子掺杂对Ni-BaCeO_3基氢分离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逐渐耗竭,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氢气因燃烧热值高、环保,来源广泛(化石燃料、生物质、太阳能等)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工业制氢所得到的产物通常为混合物,因此需要进行氢气分离。其中,质子-电子混合导体氢分离膜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分离效率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质子导体的研究中,Ba Ce O_3基质子导体的电导率较高,但是其化学稳定性较差,因此,Ni-Ba Ce O_3基氢分离膜的化学稳定性也较差。采用Zr对Ba Ce O_3进行掺杂可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但是会降低电导率,同时使烧结活性变差。鉴于此,本论文对In、Ta、Gd、Tb、Y掺杂的Ba Ce O_3基质子导体和In、Ta、Y共掺的Ni–Ba Ce O_3基质子-电子混合导体氢分离膜进行了研究。采用柠檬酸盐法及改进的柠檬酸盐法制备了In、Ta共掺的Ba Ce O_3基质子导体,并测试了其在H_2O和CO_2中的化学稳定性和湿润10%H_2中的电导率。结果表明,In掺杂可以提高样品的烧结活性且烧结活性随着In掺杂量的增加而提高,而Ta掺杂会降低样品的烧结活性。单掺杂In可以提高样品在水中的化学稳定性,但是对粉末样品在高浓度CO_2气氛下的稳定性影响不大。In、Ta共掺杂可以大幅提高样品在CO_2中的稳定性,且稳定性随着Ta掺量的增大而提高。In、Ta掺杂会降低Ba Ce O_3体系的质子电导率,且质子电导率随着元素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BCI25Ta5在800℃时湿氢气下的电导率为1.16′10~(-3)S/cm。将In、Ta、Y共掺杂的Ba Ce O_3基质子导体,与Ni进行混合后,在5%H_2+95%Ar气氛下进行烧结,制备了致密的混合导体氢分离膜。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在湿润10%H_2气氛中的电导率高于在干燥空气和湿润N_2气氛中的电导率。其中,在干燥空气和湿润N_2下,BCI10Ta10Y10的电导率高于BCTa10Y20和BCI20Ta10的电导率。在700℃~900℃时,氢分离膜Ni-BCI10Ta10Y10的氢渗透率低于Ni-BCY30;但是在湿润20%CO_2下,Ni-BCI10Ta10Y10的氢渗透率基本保持不变,而Ni-BCY30的氢渗透率大幅下降,说明In、Ta共掺会降低Ni-Ba Ce O_3体系的氢渗透率,但是会提高其化学稳定性,而SEM及XRD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表面均发生了化学反应。对In、Tb共掺及In、Gd共掺的Ba Ce O_3基质子导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在H_2O和CO_2中的表现与BCY相近,化学稳定性均较差。Tb、Gd单掺均会提高样品的电导率,同时In、Tb共掺样品的电导率较低,而In、Gd共掺样品的电导率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2](2017)在《天津工大谭小耀教授团队高温氢分离膜研究获重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天津工业大学新闻网2017年3月22日讯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化学院谭小耀教授带领的无机膜创新团队在高温氢分离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制备出低成本高透量、高稳定性Ni基金属中空纤维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膜领域着名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6,509:156-163)上,本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王明明.(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王坤[3](2016)在《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气作为本世纪最具前途的洁净能源载体,如何获取高纯度氢气成为亟需解决的氢能利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膜分离技术净化提纯氢气是目前公认的可行的解决途径。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以非贵金属为膜基材料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是最有可能成为大规模氢气燃料生产分离过程中所需的重要能源材料。但当前研究的致密覆盖结构复合金属膜因钯金属用量仍偏高而难以进一步降低膜成本,并因覆盖膜的破裂与基体材料分离甚至脱落而达不到所要求的膜使用寿命。为解决以上问题,论文针对一种特殊的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利用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微观尺度上研究了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相比致密结构复合金属膜所具有的各种优越性。首先,借鉴强化传热原理,引入形状因子和体积分数,推导出适用于不同结构复合金属膜等效氢渗透系数的计算通式,与致密结构复合金属膜对比分析后可知,离散结构复合金属膜不仅具有较高的透氢性能而且有效降低了钯材料的使用量。又进一步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致密结构与离散结构复合金属膜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嵌入形状、嵌入深度、颗粒间距对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发现离散结构复合金属膜在高温下可保持高的结构热稳定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随后,利用高压冷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并通过SEM实验研究了颗粒沉积于基体成膜的膜结构形貌与变形特征,验证了冷喷涂技术制备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的可行性。最后,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尺度上研究了较大和超大钯团簇沉积于钽基体的微观过程及微观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团簇沉积过程、界面结构及团簇结构重整的影响,发现了沉积过程中界面合金形成以及团簇结构重整的规律。由分子动力学模拟可知,当基体初始温度及撞击速度增至一定值后,团簇以类椭球体或锥体的形状嵌入基体。团簇在碰撞沉积基体过程中,团簇与基体原子间的迁移、混合、扩散及替换,使得团簇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处生成了合金化合物。通过冷喷涂实验及EDS能谱分析,发现颗粒与基体结合界面及边缘处同时有颗粒与基体金属元素的存在,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保持一致。同时,团簇与基体接触的界面边缘区域,原子在团簇周围发生聚集与实验中观察到的颗粒沉积后发生的金属射流现象类似。论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宏观数值模拟研究了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具有较高的透氢性和热稳定性,并使用冷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且进一步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深入分析了钯颗粒碰撞沉积钽基体的微观过程、表面特性及结构演变,相关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相互印证。从而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证明了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膜的优越性,并获悉制备具有优越透氢性及结构热稳定性复合金属膜的冷喷涂工作参数,对制备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高会元,王岭[4](2014)在《Pd-Cu合金氢分离膜耐H_2S性能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presence of a limited amount of H2S in H2-rich feed adversely affects the Pd-Cu membrane permeation performance due to the sulphidization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A theoret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tolerant performance of the Pd-Cu membranes in presence of H2S under the industrial water-gas-shift(WGS)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ideas of surface coverage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of H2S and H2 on Pd-Cu surface were introduced in the model. The surface sulphidization of the Pd-Cu membranes mainly depended on the pressure ratio of H2S to H2, temperature and S-adsorbed surface coverage, i.e., the occurrence of sulphidization on the surface was not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bulk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body centered cubic and face centered cubic(bcc or fcc)] of Pd-Cu alloy membranes because of the surface segregation phenomena. The resulting equilibrium equations for the H2S adsorption/sulphidization reactions were solved to calculate the pressure ratio of H2S to H2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A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was performed through a comparison between lots of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model calculations over a rather broad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An extremely good agreement was obtained in the different cases, and thus, the model can serve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S-resistant Pd alloy membrane materials for hydrogen separation.(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4年05期)

张浩,廖全[5](2014)在《新型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强化氢传输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不同结构新型复合金属膜强化氢传输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强化氢传输过程与机理,针对不同结构的流动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微肋结构能够扰动并破坏壁面边界层,对模型中的传质效果有一定提高。由此提出了效果更佳的新矩形肋片结构复合金属膜,分析得出这种特殊结构复合金属膜的传质效果大大优于传统复合金属膜。(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张浩,廖全[6](2013)在《新型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热应力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热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在不同工作温度条件下,对常规的平板式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和本文所提出的新型镶嵌式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内的热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材料匹配及工作温度条件下,新型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内沿交界面端面处向下逐渐减小的压应力会使该复合结构更加紧密牢固,从理论上证实了这种镶嵌结构能够大幅延长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使用寿命,为这种镶嵌结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张浩[7](2013)在《新型镶嵌结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氢气燃烧热值高、对环境无污染等诸多优势,既可直接用于汽车、船舶、火箭、宇宙飞船发动机,也可供燃料电池用于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电源等场合,因此氢能被认为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载体。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氢气生产主要是采用热化学法(即:燃料重整反应)将煤、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直接转换成含有一定氢气组分的混合燃料。然而,在碳氢燃料重整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等),造成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减弱,从而大幅降低燃料电池发电效率,缩短其使用寿命,这是目前制约清洁、高效燃料电池实际推广应用最主要的障碍之一。鉴于此,需要对燃料重整反应后的含氢混合气体进行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氢气,供燃料电池或其他设备使用。金属钯膜因其独特的氢气选择透过性,可耦合于氢气生产过程中,获得高纯度的氢气。采用钒、钽或铌等金属作为膜基材的传统复合膜,相对以前纯金属钯膜成本大大降低,且具有优良的氢选择性和透过能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因不同金属材料间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常规夹层型平板结构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经过长期反复高低温运行后,会导致热应力集中,在钯及钯合金沉积层中出现破裂、与基板材料分离、甚至脱落等现象,最终使失去保护的基体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快速氧化,生成氢原子难以穿透的致密氧化层,大大地影响到常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实际使用寿命。针对传统复合膜的缺点与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镶嵌结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并对不同微肋结构的复合膜进行强化氢传输的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在给定微肋结构参数条件下,随着入口混合气体速度的增加,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氢强化传输效率有所下降;矩形微肋结构复合膜不仅具有比半圆微肋结构复合膜有更好的流场扰动效果,而且有更多的氢气突破了壁面的浓度边界层,强化复合膜的氢传输性能。在分析比较前面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微肋强化流动传热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矩形肋片结构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通过对该结构复合膜的模拟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特殊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复合膜的氢分离效率。此外,为验证本文所提出镶嵌结构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建立了此种镶嵌结构复合膜与传统夹层型平板结构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平板结构复合膜最大热应力集中在交界面的端面附近,且交界面钯膜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是导致复合膜在高温运行时出现破裂、与基体材料分离、甚至脱落等现象的根本原因;虽然镶嵌结构复合膜的最大热应力也出现在材料的交界面附近,但是在交界面上钯膜侧承受的是压应力,而这种交界面端面处向下逐渐减小的压应力会使该镶嵌结构结合得更加紧密牢固,从理论上证实了这种镶嵌结构能够大大地延长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制备透氢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提供实验和理论分析数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3-05-01)

朱志文[8](2013)在《高性能与高稳定性致密陶瓷氢分离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材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备受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更是增加了人们对清洁能源的渴望。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天然气的水汽重整和煤炭以及生物质的气化。由于反应产物是含氢的混合气体,因此经过氢分离环节才能得到高纯度的氢气。传统的氢分离技术主要有变压吸附、深冷分离和膜分离叁种。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膜分离是将来主要发展的氢分离技术,它具有能耗低,可以连续分离,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氢分离膜又分为很多种类,致密的陶瓷氢分离膜是其中的一种。人们对致密陶瓷氢分离膜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最初的单相分离膜,到后来的金属陶瓷双相分离膜,氢渗透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稳定性较差的铈酸盐到掺杂改性后的较稳定铈酸盐,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些发展给致密陶瓷氢分离膜的应用带来了希望,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从目前陶瓷氢分离膜存在的氢渗透量低和化学稳定性差两个缺点出发,展开了实验研究,目标是制备高渗透性能和高稳定性的致密陶瓷氢分离膜。第一章是论文综述,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质子导体材料以及潜在的应用;随后详细介绍了陶瓷氢分离膜的渗透原理以及渗透理论。对各种材料的致密陶瓷氢分离膜做了全面的阐述,着重介绍SrCeO3, BaCeO3, La2Ce207和La6WO12材料体系。最后论述了目前致密陶瓷氢分离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介绍了Ni-Ba(Zr0.iCe0.7)Y0.2O3-δ(BZCY)金属陶瓷双相非对称结构氢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氢渗透性能研究。利用共压成型技术和两步烧结工艺首次成功制备了双相非对称氢分离膜。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是采用了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一步合成NiO-BZCY复合粉体。粉体中NiO和BZCY两相彼此独立,没有副反应发生,而且两者均匀混合。此外,蓬松的NiO-BZCY粉体利于运用共压技术制备厚度较小的薄膜。另一个关键步骤是两步烧结,首先在空气中煅烧排除支撑体中的有机造孔剂,随后在5%H2/Ar气氛下烧结致密。30μm的Ni-BZCY非对称膜表现出了优越的氢渗透性能,在20%H2/Ar的氢化学势梯度下,900℃时的氢渗透速率为1.37×10-7mol cm-2s-1.通过制备不同厚度的非对称膜,我们还研究了膜厚度倒数与氢渗透量的关系。第叁章研究了Ni-La0.5Ce0.5O2-δ(LDC)非对称膜的制备和氢渗透性质。通过采用无机造孔剂,一步烧结制备了Ni-LDC非对称膜。性能评价表明氢渗透速率随温度和原料气氢分压的升高而不断增大;在20%H2/Ar的氢化学势梯度下,900℃时48μm厚的非对称膜氢渗透速率为6.8×10-8mol cm-2s-1,相比于600μm厚对称膜的1.57×10-8mol cm-2s-1高4倍多。膜两侧是否添加水蒸气对氢分离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两侧水蒸气的添加都会引起氢渗透速率的增加,特别是吹扫气一侧,3%H20湿润吹扫气后氢渗透量提升1.5-2.0倍。C02气氛下的长期氢渗透测试表明Ni-LDC非对称膜具有出色的稳定性。第四章研究了单相混合质子-电子LDC非对称氢分离膜的氢渗透性质。鉴于LDC电解质的燃料电池测试结果预示着LDC具有一定的电子电导,我们制备了Ni-LDC支撑的致密LDC非对称膜并对其氢渗透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氢渗透速率与温度和氢分压梯度的变化关系反映:在20%H2/Ar的氢化学势梯度下,温度从700到900℃,氢渗透速率由3.27×10-9增加到2.67×10-8mol cm-2s-1;原料气中氢气含量自20%增加到80%,900℃时氢渗透速率从2.67x10-8升高到4.51×10-8mol cm-2s-1。膜两侧是否添加水蒸气对氢渗透速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原料气侧加入水蒸气,LDC的电子电导降低,氢渗透速率降低;吹扫气侧加入水蒸气,发生水的裂解反应,氢渗透量增加。第五章研究了Ni-Ba(Zr0.7Pr0.1)Y0.2O3-δ(BZPY)氢分离膜的氢渗透性质。在1440℃烧结10h,可得到致密的Ni-BZPY氢分离膜。Ni-BZPY的氢渗透性能随温度和原料气氢分压的升高而增大。原料气为湿润40%H2/N2且吹扫气为干燥氩气时,950℃时氢渗透性能是1.21×10-8molcm-2s-1。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有利于氢渗透速率的提高并轻微地降低表观激活能。氢渗透性能与膜厚度的倒数存在线性关系,表明在测试的厚度范围内,氢渗透受体扩散控制。长期的氢渗透测试结果表明Ni-BZPY膜在潮湿的30%CO2气氛下化学性质稳定。第六章给出了外短路BZCY非对称膜的制备与氢渗透性能研究。在多孔Ni-BZCY支撑的致密BZCY膜表面和侧面涂覆Pt浆提供电子通道,就构成了外短路BZCY非对称膜。此结构的氢分离膜在增大致密膜中质子传导相体积的同时又不损失电子电导,使得氢渗透性能进一步提高。在原料气为20%H2/N2(3%H2O)且吹扫器为干燥氩气时,900℃温度下膜的氢渗透速率高达1.71×10-7mol cm-2s-1。实验结果分析得知外短路BZCY非对称膜的氢渗透速率可能仍然是体扩散步骤决定。长期的氢渗透测试显示,3%C02气氛下,氢分离膜可保持稳定的氢渗透输出;但在20%CO2气氛下,45h后氢渗透速率衰减了约8%。(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4-01)

刘菲,王仲民,周怀营,胡朝浩[9](2011)在《化学镀Pd膜的结构及其对Nb-Ti-Ni体系氢分离膜的氢渗透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碱性化学镀在Nb-Ti-Ni合金膜片表面和载玻片上沉积了Pd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对Pd沉积膜的相结构、成分、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Pd沉积膜为非晶态结构,膜层呈现球状颗粒密排沉积形态,颗粒尺寸在1μm左右,膜中的P含量在3%~4%(质量分数,下同)。膜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在经675K热处理后,膜层仍保持其初始的颗粒密排沉积特征,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尺寸有轻微增大的趋势,出现Pd相和Pd6P相。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非晶态Pd膜可显着提高合金膜片的氢渗透电流密度,相应的氢扩散系数增大,而非晶膜层经热处理后,其氢扩散系数有较明显的降低。(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1年10期)

刘卫[10](2010)在《新型氧化物-金属混合导体氢分离膜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氧化物金属混合导体氢分离膜由于理论透氢选择性100%,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是很有前景的氢分离膜材料。利用BaCeO_3质子导体与Ni复合制成金属陶瓷氢分离膜是当前氧化物陶瓷金属型氢分离膜的研究主流,然而,BaCeO_3体系在CO_2和H_2O中的化学稳定性很差,虽然通过Zr掺杂可适度提高体系的化学稳定性,但仍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寻找新型氢分离性能优良且稳定性高的材料体系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报告中,作者总结了实验室在致密氧化物金属陶瓷氢分离膜研究方面的多年学术积累,报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萤石结构新型氧化物金属氢分离膜的制备与研究,探索了新体系的质子传导机理,评价了新体系材料在苛刻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并通过双掺杂手段及非对称膜概念和中空纤维管技术进一步提高膜材料的氢渗透率。(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期刊2010-10-15)

氢分离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天津工业大学新闻网2017年3月22日讯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化学院谭小耀教授带领的无机膜创新团队在高温氢分离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制备出低成本高透量、高稳定性Ni基金属中空纤维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膜领域着名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6,509:156-163)上,本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王明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氢分离膜论文参考文献

[1].严敏.离子掺杂对Ni-BaCeO_3基氢分离膜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天津工大谭小耀教授团队高温氢分离膜研究获重要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17

[3].王坤.离散结构表面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

[4].高会元,王岭.Pd-Cu合金氢分离膜耐H_2S性能分析(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4

[5].张浩,廖全.新型复合金属氢分离膜强化氢传输的数值模拟[J].电源技术.2014

[6].张浩,廖全.新型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热应力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7].张浩.新型镶嵌结构复合金属氢分离膜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3

[8].朱志文.高性能与高稳定性致密陶瓷氢分离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9].刘菲,王仲民,周怀营,胡朝浩.化学镀Pd膜的结构及其对Nb-Ti-Ni体系氢分离膜的氢渗透催化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

[10].刘卫.新型氧化物-金属混合导体氢分离膜的制备与研究[C].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2010

标签:;  ;  ;  ;  

氢分离膜论文-严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