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其有效的抗凝作用和低廉的价格,至今仍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但华法林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剂量偏小会降低治疗血栓形成的效果,剂量偏大则会增大出血的风险,甚至引发大出血等副作用。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同时,也成倍地增加了患者出血的发生率,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在治疗初期的数周到数月内。使用华法林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稳定剂量在不同种族间及个体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个体间稳定剂量的差异可达20倍以上。因此,将不同患者的华法林剂量调整到既安全又有效的范围,是长期以来临床用药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造成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体表面积、药物的相互作用、饮食习惯和疾病状态等。然而,非遗传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为有限,并非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进展和华法林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阐明,遗传因素在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知与华法林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相关的基因达30余种,其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VKORC1)的基因多态性和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CYP2C9)是影响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最主要的两个遗传因素。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是华法林作用的靶蛋白。华法林通过抑制VKOR,使无活性的氧化型(还氧化物型)VK无法还原为有活性的还原型(氢醌型)VK而起到抗凝作用。多个VKORC1的SNP位点被发现与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相关,其中常见的两个SNP是第一内含子的1173C>T和3′UTR的3730G>A。这些SNP位点呈高度连锁不平衡,经单倍型分析分为A、B两组单体型,A组(H1和H2)与华法林低剂量相关,B组(H7、H8和H9)与高剂量相关。CYP2C9是华法林最主要的代谢酶。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CYP2C9的等位基因有30种,其中以*1(野生型)、*2(Arg144Cys)、*3(Ile359Leu)最为常见。携带有变异性等位基因的患者,其华法林代谢酶的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并且,其出血的危险性增加2~3倍。最近已有学者对这两个基因在华法林个体差异中的贡献大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显示VKORC1和CYP2C9的多态性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贡献比例分别6-37%和5-22%。近年来,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结合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算法相继出现。但这些算法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进行前瞻性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以评价其安全性和剂量预测的可靠性。目前,针对华法林的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仅见于欧美国家白种人的报道,由于存在人种间的差异,有必要对其他种族人群特别是中国人进行研究。与我们的研究几乎同时进行的只针对病例组的中国人群前瞻性研究报告最近刚发表(2008年1月),我们在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测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中国人群的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前瞻性临床和实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中国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明确VKORC1和CYP2C9多态性与中国人华法林用量个体间差异的相关性,结合非遗传因素,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稳定剂量预测算法;经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该算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探寻适合中国人群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模式。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的real-time PCR 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方法,使其能够达到简单、快速、准确和经济的要求,适用于普通临床实验室开展基因分型。设计与方法本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1)候选基因的选取,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和评价;(2)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回顾性研究及稳定剂量预测算法的建立;(3)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华法林剂量预测算法指导临床用药的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针对VKORC1 T6484C和CYP2C9 A1075C,两个SNP位点,我们分别设计了基于DHPLC和基于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的real-time PCR两种基因分型方法。以测序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所用时间和成本进行比较,选择较为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方法作用于本研究的基因分型。在回顾性研究中,共266例已达稳定剂量的临床病人进入研究计划,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饮酒、同时服用的药物和饮食习惯等。每例采集血样2ml做基因分析。将各因素分别与稳定剂量作相关性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确定与华法林用量相关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与稳定剂量作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决定系数R2,即各因素的总和能解释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原因的比例。据此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作为华法林稳定剂量的预测算法。在前瞻性研究中,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同期初次服用华法林的病例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实验组病例服药前先测定VKORC1和CYP2C9的基因型,代入华法林剂量预测算法计算出稳定剂量,患者的前3次用药按此剂量服药,再以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INR)的变化逐步调整至实际稳定剂量;对照组按传统方式用药,并逐步调整至稳定剂量。INR的监测频率为:从用药开始到出院期间为每天1次;出院后为每周1次,获得稳定剂量后为每月1次。详细记录到达稳定剂量的天数,出现副作用的情况及时间。实验数据用生存分析法处理。终点事件定为:(1)到达稳定剂量的时间(天);(2)到达出现副反应(INR>3.5,出血或静脉栓塞)的时间(天)。用log-rank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终点事件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个因素对终点事件的影响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稳定剂量时间的风险比HR(hazard ration)。结果与讨论本研究建立了两种基于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方法,即分别采用DHPLC和real-time PCR对VKORC1和CYP2C9进行基因分型的技术。两种方法都具有很高的准确性,DHPLC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的符合率为99%,而real-time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与DHPLC相比,real-time PCR方法更简便、省时和廉价,而且具有一定的通量,适合前瞻性研究中对VKORC1和CYP2C9基因型的快速检测。在回顾性研究中的266例患者中,华法林稳定剂量的范围是0.625~8.125mg/d,平均2.95±1.18mg/d,变异系数(CV)40%,最大剂量和最小剂量之间相差13倍。这进一步证实人群中华法林稳定剂量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影响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非遗传因素中,我们选取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是否伴有糖尿病、主要的治疗疾病和平均INR等8种因素进行分析。将这8种非遗传因素分别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经自然对数转换)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吸烟、饮酒、是否伴有糖尿病、主要的治疗疾病5种等级因素与华法林稳定剂量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而年龄、体表面积和平均INR均与华法林稳定剂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患者华法林的稳定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10到90岁,年龄每增加10岁,华法林稳定剂量降低0.2mg,年龄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贡献是7.1%。同样,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体表面积每增加1m2,华法林稳定剂量增加1.54mg,体表面积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贡献是4.9%。经单因素相关性分析,VKORC1和CYP2C9两个基因均与华法林稳定剂量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VKORC1和CYP2C9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的贡献分别是26.5%和21%。把单因素相关分析中与华法林稳定剂量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最后在多元回归中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体表面积、VKORC1和CYP2C9。根据最佳回归模型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即华法林稳定剂量的预测算法,该方程可解释华法林稳定剂量个体差异54.1%的原因。在前瞻性研究中,共有112例患者入选,最后完成整个随访过程的病例有95例,其中实验组49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稳定剂量的平均时间分别是27.4±1.8天和34.8±1.9天,中位时间分别是24.0±1.6天和33.0±4.4天。两组患者获得稳定剂量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1),说明本研究中的稳定剂量预测算法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调整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组别、性别、年龄、体表面积、VKORC1和CYP2C9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华法林稳定剂量调整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只有组别和年龄(P=0.019,P=0.037)两个因素。在随访期内,在相同病例数的情况下,实验组获得稳定剂量的患者数是对照组的1.764倍(HR:1.764,95%CI:1.084-2.869,P=0.022)。患者获得稳定剂量的时间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4个年龄组中,≥5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获得稳定剂量的时间显著增加。在前瞻性研究的4个次要观察指标中,只有获得稳定剂量的比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81.6%和63%。其他3个指标,即住院调整时间,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到达副反应的时间在两组患者中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有6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获得稳定剂量,这69例患者的平均预测剂量和平均实际剂量分别为2.89±0.66 mg/d和2.82±1.09mg/d,预测剂量比实际剂量平均高0.07±0.81mg/d。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0.676,P<0.001)。有66.7%的患者的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相比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说明结合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算法可以很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结论回顾性研究表明年龄、体表面积,以及VKORC1和CYP2C9多态性对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中起着主导作用。结合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算法,可解释华法林用量个体差异54.1%的原因。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获得稳定剂量的调整时间显著少于按传统用药的对照组,患者的预测稳定剂量与实际稳定剂量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前瞻性研究证实我们提出的华法林预测算法可以很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有助于提高华法林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南省黎族与汉族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CYP2C9~*3基因多态性差异[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03)
- [2].基于体外CYP2C9抑制数据定量预测体内氯沙坦钾-格列齐特的相互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12)
- [3].海南黎族与汉族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CYP2C9* 3基因多态性差异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5)
- [4].大鼠肝微粒体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2C9酶的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24)
- [5].CYP2C9基因多态性对苯溴马隆药动学的影响[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10)
- [6].浙江沿海汉族人群CYP2C9基因多态性与甲苯磺丁脲代谢活性关系[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02)
- [7].120例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患者CYP2C9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01)
- [8].藏药余甘子对大鼠CYP2C9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1)
- [9].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应用剂量关系的研究[J]. 武警医学 2011(05)
- [10].药物代谢酶CYP2C9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14)
- [11].CYP2C9基因突变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初始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12)
- [12].奥拉西坦对肝微粒体酶CYP2C9活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房 2014(21)
- [13].内蒙古地区蒙古族VKORC1-1639 G/A和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应用剂量关系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20)
- [14].基于CYP2C9靶蛋白的心血管药物个体化用药效能评价[J]. 军事医学 2014(04)
- [15].CYP2C9基因多态性对苯妥因体内代谢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08)
- [16].药师参与CYP2C9突变基因携带者服用华法林致抗凝过量个体化方案的调整1例[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1)
- [17].基于计算模拟与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YP2C9与双酚A的相互作用[J]. 分析试验室 2020(05)
- [18].CYP2C9、CYP2A6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9].胺碘酮/华法林对CYP2C9和VKORC1分型患者抗凝作用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06)
- [20].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指导临床华法林初始抗凝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6)
- [21].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2)
- [22].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VKORC1及CYP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临床应用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11)
- [23].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12)
- [24].探针药物法评价艾瑞昔布对大鼠CYP2C9酶的影响[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5(02)
- [25].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人华法林用药量的关联[J]. 医药导报 2015(06)
- [26].临床药师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J]. 今日药学 2015(08)
- [27].湖北地区房颤患者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华法林用量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 2014(04)
- [28].老年患者VKORC1和CYP2C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应用的影响及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 2012(23)
- [29].SLO1B1和CYP2C9联合突变对那格列奈降血糖效果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3)
- [30].硝苯地平对人孕烷X受体介导的CYP2B6和CYP2C9的转录调节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