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学理论
作者: 林立公
导师: 陈秉公
关键词: 道德治理,合理性,民主政治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任何政治学说,都具有一以贯之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政治和道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出于治理社会的需要,就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文章认为,道德治理是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权力发挥道德作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社会的活动。道德治理的根本功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道德治理的内容包括社会制度道德建设和国民道德建设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道德治理的价值元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当中,建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包括法律道德化、道德制度化和政治社会化体系在内的道德治理方法系统,加强以执政党、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为重心,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的政治人道德建设,这几个方面是实现道德治理的基本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道德治理的保障体系。
论文目录:
绪论
一、本文研究对象、目的和创新点
二、道德治理问题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 道德治理的涵义
第一节 道德治理的本质和主、客体
第二节 道德治理的内容
第三节 道德治理的功能
第四节 道德治理的特点
第五节 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关系
第二章 道德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治理理论
第二节 儒家道德治理思想
第三节 西方道德治理思想
第三章 道德治理的合理性
第一节 道德治理合理性的公共权力维度
第二节 道德治理合理性的政治合法性维度
第三节 道德治理合理性的人性维度
第四节 道德治理合理性的社会维度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道德治理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终极价值
第二节 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统一的道德体系
第三节 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统一的道德治理方法系统
第四节 政治人道德建设
第五节 建设道德治理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1-17
参考文献
- [1].伦理语境下的恐怖主义[D]. 张满生.湖南师范大学2004
- [2].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 戴景平.吉林大学2007
- [3].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 晁天义.陕西师范大学2006
- [4].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 王艳秀.吉林大学2008
- [5].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 彭华松.中南大学2013
- [6].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 杨鑫.中共中央党校2009
相关论文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问题研究[D]. 刘志新.天津师范大学2003
- [2].道德与人的幸福[D]. 高恒天.复旦大学2003
- [3].道德需要论[D]. 彭柏林.湖南师范大学2006
- [4].建构中国道德建设的理想图景[D]. 王为全.吉林大学2006
- [5].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 辛治洋.南京师范大学2006
- [6].论道德的文化价值[D]. 刘合行.南京师范大学2006
- [7].道德正义论[D]. 丁雪枫.东南大学2005
- [8].道德的空间与政治的属性[D]. 蒋龙祥.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