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可译性论文-苏日嘎拉图

翻译可译性论文-苏日嘎拉图

导读:本文包含了翻译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差异角度,可译性限度,蒙汉翻译,问题

翻译可译性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嘎拉图[1](2019)在《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语言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但在翻译过程中,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翻译障碍或翻译错误,导致两者之间的含义存在鲜明的差异,继而影响聆听者的感受。想要顺利完成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首先翻译者必须通晓两种语言,其次翻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才能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笔者简单探讨了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吴常亮[2](2018)在《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障碍和难题,要想顺利的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的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之一,其承载着两种语言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其可译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本文对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解决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8期)

林正奇[3](2015)在《通感英汉翻译可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通感形成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原因,并讨论了作为修辞手法的通感在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其分为完全可译,相对可译以及完全不可以。文中就叁种其情况给出了解释分析。(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5年08期)

冯一洁[4](2012)在《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之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点,所以语际翻译是可能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可译性成为翻译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并不排除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通过事例着重分析了翻译的可译性为什么有限度,并且分析了不可译的情况及其补救方法。(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2年73期)

杨渊艺,王翡[5](2011)在《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的可译性简单来说是指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它开创性地将语言学与哲学结合,对翻译中遇到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教育学术)》期刊2011年06期)

庄会彬,张培翠[6](2010)在《翻译可译性的语言学思辨》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本身是不完美的,信息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自然也会出现扭曲,因此说,语言是不可译的;但是信息本身对于两种语言是对等的,要翻译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完全可以回归到信息源,再映射到目的语,这样看来,语言又是可译的。本文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辩证思考。(本文来源于《潍坊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杨岚[7](2009)在《翻译可译性障碍产生的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双语差异出发,指出双语间转换确实存在内涵、形式、文化、风格等方面的障碍,并对这些障碍进行了描述和解析了原因。(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9年51期)

黄亚丽[8](2007)在《翻译可译性的原型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可译性问题一直是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结构主义观点以传统范畴理论为基础,从共性论和单一论两个角度研究可译性。共性论者认为语言的共性确保了可译性的存在,一种语言能够表达的内容另一种语言也一定能够表达;而单一论者认为任何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极大的阻碍了文章的可译性。有的学者折衷地认为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艺术层次为不可译。这种结构主义翻译观一味强调“原作”和“译作”或“语言”与“意义”区别的范畴系统。与此相反,解构主义消解一切,让人们重新思考可译性问题,但无穷解释和否定一切让人无所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心理学的重大发现原型理论已被运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根据原型理论,原型整合了所有范畴成员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人类用以比较的认知参照点。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抽象性、整合性、动态性和优先性。文化和语境因素在原型识别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型的这些特征使得原型理论对许多领域的研究,包括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说服力。原型观点将翻译视为一个原型范畴,进而更加有效地研究可译性问题。本文从原型理论出发,对翻译研究中的可译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提出可译性研究的原型途径。经过认真分析,文章认为翻译是试图通过目的语寻找一个最佳原语样例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判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关键在于是否有接近原作或译作原型的样例,并从四个角度分析可译性问题。认知层面是否可译取决于有没有接近认知原型的样例;表达层面是否可译取决于有没有接近表达原型的样例;同样,文化层面是否可译也要看有没有接近文化原型的样例;艺术层面是否可译自然也要看有没有接近文化原型的样例。论证过程中,作者选取了《论语》的四个英语通行译本作为范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15)

李英军[9](2006)在《隐喻翻译可译性限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的研究历时两千多年,传统的隐喻研究只囿于修辞研究,把隐喻只是看作语言修饰,就像蛋糕上的糖衣,味道香甜,但却无甚用处。现代隐喻研究拓宽了研究视野,隐喻研究现在引起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的兴趣。莱科夫从认知的角度为隐喻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隐喻研究发现,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从根本上它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无论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哺育了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隐喻,在中西各自的文明发展史上,隐喻的翻译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翻译家和学者们的兴趣。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赋予了隐喻的特殊性,人们对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一直在探讨、研究之中。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翻译实践的历史和一些翻译理论,然后介绍了一些翻译理论,主要集中介绍了对等理论,特别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本文也介绍了隐喻研究发展的历史,从以亚力士多德和罗马学者为代表的,早期的,仅限于修辞方面的隐喻研究,理查逊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理论到莱科夫对隐喻研究的贡献。就隐喻翻译而言,本文介绍了达科特,纽马克及一些认知隐喻翻译的观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一、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知经验的差异为隐喻翻译带来了难度。二、汉语和英语独特的语言特点使得隐喻翻译极为困难,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语音差异,形态差异和句法差异)说明了这一点。叁、文化差异也增加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这一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差异和传说及典故的不同历史起源。四、源语的篇章风格也为隐喻翻译设置了障碍,在很多情况下很难翻译。最后本文专门用一章提供一些隐喻翻译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做出以下结论:由于认知经验的不同,语言特点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差异和语言风格的迥异,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隐喻翻译中很难消除这些差异。然而,不管消除这些差异的困难有多大,尽管隐喻翻译有其局限,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致力于隐喻翻译,寻求更成功的隐喻翻译。(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6-12-01)

袁小春[10](2005)在《试论翻译可译性的理论依据及其转化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深化。同构理论解释了文化和语言是如何保证或阻碍跨语际交流的。文章也介绍了一些在英汉翻译中经常采用的把不可译变成可译的技巧和策略,这些技巧和策略就是翻译中的变通。(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S1期)

翻译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障碍和难题,要想顺利的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的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之一,其承载着两种语言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其可译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本文对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解决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翻译可译性论文参考文献

[1].苏日嘎拉图.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

[2].吴常亮.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蒙汉翻译可译性限度问题探讨[J].才智.2018

[3].林正奇.通感英汉翻译可译性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5

[4].冯一洁.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之论[J].考试周刊.2012

[5].杨渊艺,王翡.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

[6].庄会彬,张培翠.翻译可译性的语言学思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

[7].杨岚.翻译可译性障碍产生的原因探析[J].考试周刊.2009

[8].黄亚丽.翻译可译性的原型理论解读[D].西南大学.2007

[9].李英军.隐喻翻译可译性限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10].袁小春.试论翻译可译性的理论依据及其转化途径[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标签:;  ;  ;  ;  

翻译可译性论文-苏日嘎拉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