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城市化的潜力和拓展空间十分巨大,房地产业也将处于一种不断被激活和快速发展的状态。因此,借鉴东部发达城市的经验教训,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两者互动发展关系的评价模型,对2006年西部11省市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评价,分析其互动关系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西部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籍此推导出研究目标和实践经验基本相符的结论。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和述评,总结归纳了各种论点、研究现状及不足;进而构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结合2006年数据,析探讨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互动发展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各指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X4)对房地产业直接作用系数最大,房地产业各指标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指标X1)对城市化直接作用系数较大。根据前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立足西部地区现状,深入分析制约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持续推进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关注城市化发展问题1.1.2 关注房地产业发展问题1.1.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关系的提出1.2 研究现状1.2.1 关于城市化相关问题的研究1.2.2 关于房地产业相关问题的研究1.2.3 关于城市化和房地产相关性问题的研究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1.4 论文研究框架1.4.1 研究方法1.4.2 论文内容与框架2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相关理论2.1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2.1.1 城市化的内涵2.1.2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2.1.3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2.2 房地产业的相关理论2.2.1 房地产业的含义2.2.2 房地产业的特征2.2.3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2.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相关性的理论2.3.1 集聚经济理论2.3.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2.4 本章小结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3.1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相互协调推进3.1.1 城市化促进房地产业全面发展3.1.2 房地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3.1.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机制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存在的矛盾3.2.1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业产生的负面效应3.2.2 现阶段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3.3 本章小结4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定性分析4.1 西部地区城市化4.1.1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4.1.2 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选择4.2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4.2.1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现状4.2.2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机遇4.3 本章小结5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5.1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5.1.1 主成分分析原理5.1.2 房地产业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5.1.3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5.2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5.2.1 城市化评价指标的选择5.2.2 主成分分析5.3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关系的通径分析5.3.1 通径分析的原理5.3.2 房地产发展各指标与城市化综合指标的通径分析5.3.3 城市化各指标与房地产业发展综合指标的通径分析5.4 本章小结6 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6.1 构建优化西部城市土地利用的长效机制6.1.1 完善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6.1.2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6.1.3 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保障机制6.2 西部地区发挥城市化与房地产业良性互动效应的措施6.2.1 加快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房地产开发创造条件6.2.2 统筹西部城市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西部6.3 西部地区避免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现存矛盾的措施6.3.1 完善西部房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6.3.2 协调西部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关系6.4 本章小结7 总结与展望7.1 研究结论7.2 研究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西部地区论文;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论文; 互动发展关系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 通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