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庞伟,孙玉栋

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庞伟,孙玉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税收增长,税收努力,税收分享,政府竞争

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庞伟,孙玉栋[1](2019)在《税收分享、财政努力与税收增长——基于政府竞争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4—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增值税收入数据,利用广义中介分析方法建立了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重点分析了财政努力中介效应和经济竞争调节效应对税收分享与税收增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地方政府税收返还后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实际分享比例能够明显提高地区的财政努力程度,但受政府竞争影响后其影响转为负面。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财政努力的中介效应并不显着,增值税收入分享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值税分享比例的调整会对财政努力水平产生更大幅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窦文静[2](2019)在《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这直接决定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然而这次改革仍然受到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改革并不彻底,中央政府的事权不断减少,但是财权却在扩大,而地方政府则恰恰相反。地方政府面临着其拥有的事权与其财权的不匹配、其财力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而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其自身财力的增长,有进一步加深地区间的横向税收竞争的动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制,使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权责清晰、区域均衡、财力协调,此外为了健全地方税收体系,需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以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和横向税收竞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收入持续失衡的现状,尤其是经过税制改革的“营改增”之后,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却在上升。因此收入的上移和支出的下移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横行税收竞争的进一步加深;其次分析了横向税收竞争叁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经济增长因素的驱动、企业税收激励效应和政府间财政关系驱动;最后,通过搜集和整理中国各省市1998-2016年的统计数据和指标,进行空间杜宾计量模型的检验,分析中央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对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央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不断提高。这会进一步加深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税收竞争,通过进一步的分阶段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2002年我国实施所得税分享税改革后,中央政府的税收权相对不断变大,此时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税收竞争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本文提出,在研究我国的横向税收竞争的问题时,也应该将中央政府的情况考虑在内;此外本文研究也表明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规范化,需要合理、科学得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政资源配置。(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15)

张煊赫[3](2019)在《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GDP年均10%的增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问题却逐渐凸显,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热议的话题,我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开始被诟病,环境保护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已经改变,环境保护成为我国今后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同行者,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我国环境污染的成因复杂,本文试图以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视角看待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税收竞争在环境污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入手,深入了解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最新的理论层面的成果,紧接着通过建立模型详细阐述了税收竞争对于环境污染的传导机制,接下来对我国的税收竞争状况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并结合近些年的环境污染状况分析,将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纳入空间滞后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税收竞争强度作为衡量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指标,同时以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选取2011-2017年全国30个省市的数据构建全国及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过程中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排放增加,但是对于废水,税收竞争却表现出“趋优竞争”,税收竞争反而降低了废水的排放,这与之前学者提出的“骑跷跷板”效应相吻合,地方政府针对不同污染物采取了不同策略;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中,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趋劣竞争,东中部地区的税收竞争反而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对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学涯[4](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学者认为税收竞争就是地方政府之间的一种博弈行为,是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来鼓励生产要素流入本地区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通常而言,这种竞争手段带来本辖区的税收收入下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致使地方政府只是一个执行机构,没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难以使得地方政府间产生税收竞争。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它的追逐不可避免。再加上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机制的刺激,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为税收竞争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在税收管理权限上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并无税种开征及税率调整权限,对于地方政府间是否确实存在税收竞争行为,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选择最新年份的样本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验证地方政府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行为,如果存在,具体效应如何。本文首先地方政府形成税收竞争的理论进行了回顾,指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财政分权理论和官员晋升制度。然后简单的描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发展历程,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改革开放后实行财政分权以及市场体制建设后的结果。并指出了中国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即税收优惠、税收返还、税收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及放松税收征管等方式。同时概括了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主要特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预算管理约束软化加剧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要素流动性的不足制约了我国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文章第四和第五部分是本文主体部分,分别对全国范围和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进行了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地方政府间都显着存在税收竞争行为。其中,地理权重比经济权重估计的空间反应系数值更大,表明考虑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间税收竞争行为更为明显。就全国范围看,地理权重估计的空间杜宾误差模型(SDEM)的空间反应系数为0.75,表明平均当相邻地区的税负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受影响地区的税负水平将下降0.75个百分点,税收竞争程度较为明显,要警惕“逐底竞争”的恶性结果对地方政府财力收入的影响;第二,基于地理权重估计的结果高于基于经济权重估计的结果,说明了地理位置上相邻地区的竞争行为更激烈;第叁,从解释变量来看,对地区税负水平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有地区的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开放程度。但是每个地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第四,地区的税负水平还受到相邻地区的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相邻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受影响地区的税负水平呈现负向相关关系,表明当相邻地区的地区发展水平越高,受影响地区的税负水平越低,进一步说明了税收资源是具有竞争性的。基于此,文章第六部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促使我国在鼓励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同时也要合理规范好税收竞争,避免出现恶意的税收竞争。具体来说,一要差异化治理,防止税收收入差距的加大;二是要规范税收竞争秩序,避免滥用税收优惠政策现象的出现;叁是要完善地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从多维度考察政府官员,不能仅以经济指标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上官绪明,葛斌华[5](2019)在《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环境治理与雾霾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7—2016年我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及工具变量,系统地考察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环境治理策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逐底的税收竞争显着加剧了本地雾霾污染,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环境治理强度对本地防霾治霾具有积极的效果,对邻近地区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逐底的税收竞争抑制了环境治理政策的减霾效应,环境治理政策未达到引导良性税收竞争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竞争和环境治理强度对大中城市治霾的影响显着低于小城市,且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治理策略的防霾治霾效果越来越显着。因此,需引导地方政府税收由逐底竞争转向逐顶竞争,在充分考虑城市异质性下强化环境治理政策的倒逼效应,并构建地方政府间防霾治霾的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9年05期)

李柳萍[6](2019)在《湖南省试点“省直管县”县市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财政分权制度的深化,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逐渐控制财政收入。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税收已成为政府间经济利益竞争的中心。本文通过建立税收反应函数,并运用湖南省2016年各省直管县的截面数据,检验湖南省省直管县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行为策略。(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14期)

董亮[7](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优质税源进行争夺始终是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收入与GDP高速增长的“秘诀”,在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和GDP至上的晋升考核激励机制二者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税收竞争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要素资源的流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对税收资源的争夺。以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地方间良性的税收竞争可以加快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公共品的提供;反之,恶性的税收竞争会扰乱市场经济规律,扭曲资源配置和税负的分配。而当前由于我国不匹配的财权事权、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不科学的政绩考核等因素导致当前我国存在地方政府突破政策底线、税收保护主义等恶性税收竞争问题,并且已经产生地方财政风险加剧、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支出结构失衡等一系列消极效应。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地方间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希望通过对良性税收竞争与恶性税收竞争进行系统的定义来准确界定地方税收竞争行为属于良性还是恶性,为后文构建地方间良性税收竞争秩序提供参考。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出现的各类税收竞争行为最终目的是促进地方GDP持续增长,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竞争的不平衡性导致税收竞争经济效应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的角度探究我国不同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行为是否真正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会产生何种影响。基于此,本文拟用门槛面板计量模型对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通过选取我国2003-2017年31个省份数据建立门槛面板模型,结果发现,东部省份税收竞争虽然促进经济增长,但促进作用随着税收竞争程度的加剧而减弱;对于中部省份而言,无论税收竞争处于何种程度其都会抑制经济增长;对于西部省份而言,随着税收竞争程度的加剧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会越强烈。基于上述研究,为构建良性的地方税收竞争秩序,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从本质上来说,要想减少地方间恶性税收竞争的发生,就是要防止地方间出现无序的重复博弈行为。具体而言,一是加快税收优惠法治化建设,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系;二是推进地方税收竞争透明化;叁是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环境;四是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许敬轩,王小龙,何振[8](2019)在《多维绩效考核、中国式政府竞争与地方税收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双重绩效考核下,晋升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展开税收征管的"逐底竞争"还是"争优竞赛"?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绩效考核改革,提高居民福利。理论结果表明,如果相对于辖区居民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偏好程度,绩效考核更看重经济增长,则晋升激励的加强会使地方政府放松税收征管,展开税收"逐底竞争",反之则使其展开税收"争优竞赛"。实证以地级市所辖县的个数度量县级官员的竞争程度,利用小河流长度作为其工具变量,探究了晋升激励对税收征管的影响。结果发现,市辖县的个数与税收征管力度为"U型"关系,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是相对更重要的考核指标。根据上述结论,政府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需要考虑居民偏好,完善居民的监督和偏好反应机制,加强政府对居民偏好的回应,以提高辖区居民福利。(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路春城,武嘉盟[9](2019)在《地方税收竞争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中国省级政府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地方财政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且不可回避的财政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经验数据,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对我国地方税收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一是我国地方政府显着存在税收竞争行为,且并未出现恶性"逐底竞争",地方税收竞争促进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二是我国地方税收竞争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存在差异,经济越发达地区促进作用越明显;叁是我国地方税收竞争除税率形式的竞争外,集聚租形式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实证分析本文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协调区域发展,改革建设多层次税收优惠体制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公共财政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曾小林,陈俊宏[10](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非规范性税收竞争的策略形式及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会运用一些隐蔽、模糊的方式,变相降低有效税率,达到吸引税源的目的。本文立足我国特殊的财税体制环境,归纳出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税收竞争的策略形式,并作出效应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05期)

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这直接决定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然而这次改革仍然受到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改革并不彻底,中央政府的事权不断减少,但是财权却在扩大,而地方政府则恰恰相反。地方政府面临着其拥有的事权与其财权的不匹配、其财力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而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其自身财力的增长,有进一步加深地区间的横向税收竞争的动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制,使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权责清晰、区域均衡、财力协调,此外为了健全地方税收体系,需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以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和横向税收竞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收入持续失衡的现状,尤其是经过税制改革的“营改增”之后,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却在上升。因此收入的上移和支出的下移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横行税收竞争的进一步加深;其次分析了横向税收竞争叁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经济增长因素的驱动、企业税收激励效应和政府间财政关系驱动;最后,通过搜集和整理中国各省市1998-2016年的统计数据和指标,进行空间杜宾计量模型的检验,分析中央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对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央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不断提高。这会进一步加深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税收竞争,通过进一步的分阶段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2002年我国实施所得税分享税改革后,中央政府的税收权相对不断变大,此时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税收竞争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本文提出,在研究我国的横向税收竞争的问题时,也应该将中央政府的情况考虑在内;此外本文研究也表明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规范化,需要合理、科学得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政资源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1].庞伟,孙玉栋.税收分享、财政努力与税收增长——基于政府竞争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2].窦文静.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3].张煊赫.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赵学涯.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

[5].上官绪明,葛斌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环境治理与雾霾污染[J].当代财经.2019

[6].李柳萍.湖南省试点“省直管县”县市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研究[J].纳税.2019

[7].董亮.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9

[8].许敬轩,王小龙,何振.多维绩效考核、中国式政府竞争与地方税收征管[J].经济研究.2019

[9].路春城,武嘉盟.地方税收竞争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中国省级政府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19

[10].曾小林,陈俊宏.我国地方政府非规范性税收竞争的策略形式及效应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

标签:;  ;  ;  ;  

政府间税收竞争论文-庞伟,孙玉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