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在加重农民负担上打主意(论文文献综述)
李邵根[1](2019)在《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文中提出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一轮的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展开。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指导下,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运动,承担了宣传发动工作,并教导群众订立公约,监督并执行公约。在随后进行的司法大跃进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被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并深刻影响了司法审判的方式。在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改为调处委员会,承担起宣传、教育和处罚不良行为的职能,调解工作减少讼累的核心功能被弱化。由于核心功能的弱化,调解组织与宣传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同质化程度增强,人民调解制度逐步衰落。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讲述乡村自治的历史传统。北宋伊始,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导,乡村社会盛行乡约制度,内容包括以礼教为基础的行为规范和以自治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明清时代,乡约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制度,并大力推行。在民国中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倡乡村自治,乡约制度在此盛行出现了以“息讼会”为代表的民间调解组织。第二章讲述人民调解制度的兴起与发展。在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政府积极推行调解制度,并以立法的方式建立调解组织、制定调解规范。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将人民调解制度推向全国各地。1954年3月22政务院公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人民调解制度成为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第三章讲述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变化。早期的爱国公约运动本质上是战争动员,号召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在集体化运动完成后,为了教育人民爱护公共财产和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政府再次推行爱国公约制度。在新一轮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组织被改为调处组织,承担起宣传公约和执行公约的职责。第四章讲述司法大跃进中的社会主义爱国公约。在大跃进时期,爱国公约的性质有了新的定义,人民调处组织也有了新的任务。在司法大跃进的狂热情绪主导下,人民调解制度被视为共产主义行为规范的萌芽,被视为旧司法制度的最佳替代者。但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减少讼累的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第五章是对人民调解制度兴衰的法理分析。文章回顾了人民调解制度运行的法律文化背景,总结近代化、现代化及战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考察乡村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通过对调解员出任资格变化的分析,指出隐藏在其后的观念转变。最后,文章对人民调解制度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荀利波[2](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汪洋[3](2017)在《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文中指出20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和取得民族独立自强的问题。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一个县的农村如何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中期通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建构起新的秩序。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京山县农村基层社会入手,分析了中共最初的农村活动直至领导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建立过程。本文首先通过传统的文本研究和访谈的结合,分析了传统的乡村秩序怎样陷入困境的。笔者认为在中共大规模的介入到京山县的乡村基层前,农村的秩序面临着很大冲击。这其中有“天”的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生产上的破坏,乡村基层的秩序也面临着匪患的冲击,同时国民党的政权建设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这种秩序的破坏不仅有着传统王朝的秩序破坏的特征,我们还要看到其中现代化要素的介入反倒使得农村精英向城市转移,匪患的武力加强,内卷化带来的更多干扰性因素,以及外国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某种冲击。中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抗日战争大规模介入到京山县的农村基层中的,它所领导的带有全盘性抗争和改造的事业对农村的秩序重归稳定提供了极大助力。这种助力也为中共迅速的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提供了帮助。伴随着全面的胜利,中共开始了在京山县农村的更大改造活动。带有革命化理想目标的执政党在地权变迁中,实现了对农村政权和民众心理的重塑,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将自身的意志施加于农村社会之中,从而构建新的秩序。地权变迁中国家利用农业生产体制性的变化,获得了大批的拥护者,建立起稳固的政权组织,同时利用阶级力量的话语在农村开展广泛的动员、教育以及斗争工作,力图对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性的整合。这种国家与乡村之间的互动,整体而言,国家处于相对主动的一方,多层次的乡村各阶层相对被动,这也是国家力量能不断较为成功介入到基层实施改造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政策的施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各阶层基于已有的情感认知、利益等因素对国家力量形成了跟随、徘徊、抵抗等现象。这种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既有着农民各阶层一致性的一面,也有着各阶层各不相同的一面。通过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在地权变迁中的表现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国家力量在传统因素较强的农村如何试图建构起一个新的符合现代化工业化以及革命理想化需要的世界。
钟桂华[4](2015)在《雄师劲旅 激战华北显军威 金戈铁马 血战江南歼强敌 精锐兵锋 征战粤东肃顽匪 离开塔山的日子(连载十四)——英雄四纵(41军)入关南下征战战事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功地进行了塔山一线阻击战。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保证了我军攻克锦州战役的胜利,保证了我军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胜利,保证了我军辽沈战役歼敌47万人的巨大胜利,为解放全东北以至全中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功的塔山一线阻击战,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享有极高的盛誉,是我军军史上野战阵地坚守防御成功的光辉战例,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们的骄傲。
郭严隶[5](2014)在《野沙(上)》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1穆非子临去的时候,拉着自己女人的手说,吉娜,你是我不该得到的。都是因为错误。他告诉了她两个秘密,一个是她原本应该属于东方白玉,是他的父亲用了手段,使东方白玉成为一名僧人,而她嫁给了他。另外一个,她的父亲得到的那块玉佩不是真的,真东西藏在天龙神山龙肩峰巅侧的空度母修行洞中。穆非子说,吉娜,我的眼睛闭上后,你就去找东方白玉吧,把我的这些话讲给他,把他接到这里来。你们一起抚养可怜的权儿。东方白玉会是个跟我一样
顾伯冲[6](2013)在《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者,天下之大本也。"我们的祖先用新石器敲开了文明之门,人类从非历史走向了历史。一部中国古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封建帝国的大厦就坐落在这个文明成果之上。农民生活在封建帝国的年代里,是在安居乐业,还是啸聚倡乱,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影响着每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命质量,也影响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敏感性语言,"起义"一词承载着中国人的复杂情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断,从根子上讲,是由封建专制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它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
李曰东[7](2013)在《通向果园的路》文中指出第一章红杏村地处鲁东南丘陵地带,它地势平坦四周遍是丘陵,俨然坐落于一个小盆地之中。按风水先生讲,这里是块风水宝地。缘何称其为宝地?说这村北面和西面的丘陵与众不同。人们对风水怀有神秘感,便相信其说。先说村西面的地理特点。村西不远处有一块硕大奇石,形状酷似古时朝庭官员的乌纱帽,还有纱帽翅,故人们称其为乌纱帽。巨石北崖脚下有一深潭,此地叫淹子。潭水清澈幽深,蓝黑瘆人,那是有灵性鳖的家园,鳖也看上了这块好地方。老人讲,潭照富主昌,潭映贵人出,潭耀一方五谷生。这充分说明此地富庶有余,人杰地灵。自五十年代,这里的村民截潭筑坝在此修起一座水库。为修水库,人们在纱帽石上炸石垒溢洪道,破坏了纱帽翅。古时,纱帽石
焦冲[8](2013)在《俗世男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大约还有两百多米远,站在马路牙子上的丁小钰便看见了自家的枣红色福克斯朝着她驰骋而来,于是欠身引颈望了望,并没招手。她相信车里的马峰肯定已经发现了她,并不只因为她穿着显眼的嫩黄色燕尾裙,更重要的是出于惯性——每天下班后她都在儿等他来接她一起回家,就算他闭着眼睛也该知道什么时候
郭小兵[9](2012)在《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文中提出《财政评论》是民国时期一份以财政金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性权威刊物,发表了许多经济学家财政金融方面的学术成果。《财政评论》的刊行为中国经济理论界探讨中国的财政经济问题、传播与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尤其是财税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财政评论》自1939年元月创刊至1949年停刊,历时十年之久,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两个阶段,且其所涉内容庞杂,既有对财政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的研究和介绍,也有对国内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因此,本文选取《财政评论》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该期刊的梳理和归纳,对民国特别是战争条件下的财政及经济思想有所认识。民国时期尽管在所有制方面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民国又是一个为中国未来的思想与制度建设而服务的“创造前提的阶段”,研究民国经济思想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应用现代经济学和史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财政评论》本身及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全面地回顾、分析、解剖民国后期的经济思想,以期能为今天的经济思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迪。文章首先对《财政评论》的总体概况进行了分析。1939年元旦,民国期刊《财政评论》(1939-1948)在抗战的炮火声中创刊于香港,到1948(1948年第19卷只出版1-3期)年共计出版发行19卷,为月刊的形式进行出版,每卷6期,共计111期。《财政评论》以“进化论”为哲学理论基础,以“民生史观”作为发展观,以古典、新古典为研究范式,秉承“不急不随”的学术立场,以渐进与改良为其政策取向,对于经济问题的分析较少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而更加崇尚价值中立的原则是其一贯的宗旨与办刊方针。《财政评论》的作者群体涉及十分广泛,其中不乏有各经济学界名人和政界要员。《财政评论》虽然以“财政”命名,但它涉及的研究主题甚为广泛,是一本以财政金融为特色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其文章涉及经济学诸多领域,其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与流派、财政学、金融与贸易问题、国际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等。在对《财政评论》的整体框架描述之后,作者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是渐进的,是随着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的。《财政评论》的内容也大体围绕这一时期的主题来编排期刊。战时阶段,无论是税制改革还是统制经济的实施,抑或专卖的实施都是服务于战时的财政与经济的;战后无论是国际贸易问题还是金融领域的信托问题的探讨,都是围绕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可以说工业化是战后学者共同的理论指向。因此,本文的主体内容即围绕此“两大主题”,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以“专题”的形式对于《财政评论》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二章基于战时经济的角度分析《财政评论》体现出的财政思想,分别探讨了战时财政论、自治财政论、战时公债政策、战时租税政策以及在战时被国民政府特别倚重的战时专卖制度。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学者们运用和借鉴西方财税理论对于战时财政所提出的观点,对国民政府解决战时财政困难、筹措战费从而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学者们能够提出利用战争时机着力推进直接税,进而改造我国的租税体系的思想相当可贵的。第三章对《财政评论》中文章体现的公共财政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新公债哲学的评介、分税制改革思想、公共财政与宪政、财政管理与监督思想。其中两个方面的评介最为重要,一是民国财政学界分税制改革的思想,另一个是民国时期宪政与财政关系的思想,对于它们的讨论可以为今天公共财政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启发。除此之外,本章还关注了公共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问题,民国时期这方面的制度许多是开创性的,正是学者们的思想推动了民国时期财税制度的变革。第四章主要对《财政评论》的税收问题进行了考察。本章首先评介了租税原则与中国税制,租税原则是税收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了瓦格纳的租税原则将社会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凌驾于财政原则之上,主张累进税率,他的租税原则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很大,其思想特别受到民国经济学人的关注与钟爱,直接催生了我国民国时期的直接税改革,十分注重税收公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共同的价值观,这一点与上述思想不无关系。其次对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两种目标模式做了剖析,近代中国在税制目标模式的选择上直接税为主体的模式的提出体现了税收公平与财政的现代化特征,但“双主体”的选择反映了民国税制改革思想逐步趋于理性与现实。第三节是税收改革思想分论,笔者重点选择了该期刊中关于直接税中的遗产税、间接税中的关税思想作为分析对象。主要是考虑遗产税在均平方面特殊的意义,加之在当今的中国遗产税也是呼之欲出,或许可以提供借鉴;近代中国税收制度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关税自主,该期刊所体现的思想可以代表民国学者的共同特征,即努力寻求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结合点,而骨子里却倾向于保护关税。第五章是总结概括《财政评论》中体现的货币金融思想,该期刊涉及金融问题的文章很多,主要是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说、通货膨胀问题、信托问题。在对这些介绍和评价西方经济思想的文章进行的梳理和总结中,可以使我们看到民国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于国外理论所持的态度是一种的“批判的接受”,这也是每一位学者所需要的治学态度;另外,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现实的经济状况和问题也十分关注,适时的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对于解决战时出现的诸如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制度、法币币值等问题均有所裨益。第六章对于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思想作了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外汇政策与汇率问题、贸易政策与制度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从理论视野的角度来看,国民政府后期的对外贸易研究的视野更加广阔。现代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如关税问题、汇率问题、对外贸易政策等,在该时期的对外贸易研究中均有涉及。特别是关税与汇率两个问题,在这一时期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知识界和学者们对于对外贸易政策所持的主张不尽相同,但无论是主张自由贸易的还是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仅仅将贸易政策视为服务于中国工业化目标的手段,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展民族经济作必须采取的手段。政策只是手段,而发展才是目的,无论是自由还是保护,都要服务于发展工业这一根本目标。第七章是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其他经济问题进行评述,主要是工业化思想以及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选择的论争,重点述评了统制经济与计划经济思潮以及对计划经济思潮的反思,特别介绍了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对于工业发展优先顺序的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他们认为,中国工业发展应该秉承“轻重工业应该同时并进”,应该说很好地处理了轻重工业的辩证关系。但学者们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处理国营与民营的关系时,对于国营企业的弊端和效率认识不足,他们的这种主导思想决定了他们国营化的政策取向,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第八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财政评论》进行了总体总结与评价,进而得出借鉴与启示。笔者分析了《财政评论》积极影响因素,即它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同时也考察了《财政评论》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王文婧[10](201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中国农民具有发家求富、谨慎逐利等阶级特征,以“实利”为政治、经济活动的基点。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一心渴求发家致富,追求经济实利的农民,尤其是作为农民主体的中农,却呈现出实际行为与心理逻辑的错位:放弃单干,加入合作社,掀起了入社热潮,似是做出了违反“理性”的行为。本文试图以中农在农业合作化时期的行为特征表现与心理变化逻辑为视角,透析隐藏在这二者矛盾背后的复杂动因和发生机制,指出这一时期中农行为、心理的变化,实质是在强势政治力量、群体压力、经济诱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做出的无奈而“理性”的选择。土改后,中国乡村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社会心理状况等层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出现中农化趋势,在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中农成为农村人口的大多数。因此,中农之向背,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影响着新生政权的巩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根据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中农划分为依靠对象、团结对象,其实质是对中农阶级的内部分化与动员。调整阶级政策,意味着重新界定中农阶级身份,对中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除高强度的政治压力之外,群体内部的压力、政治宣传的动员、政策倾斜的诱惑等,无一不在挤压着中农的生存空间,限制了中农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新下中农首先加入到了互助合作的队伍之中,多数上中农则仍然坚持单干;然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渐入高潮后,富裕中农亦争先恐后入社,掀起办社、入社的虚假热潮。其时,对重重重压下的中农而言,放弃暂时的经济利益,或主动或被动地融入入社大流,是处于全能政治下无奈而又最为明智的选择。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在强势政治主导的社会环境中,由发家致富、追求单干,转为屈服强力、入社自保,再到质疑合作化、闹退社,最后重返合作社,一心追求发家致富的中农终于湮没在了以集体化为目标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浪潮中。梳理该历史时期国家不断渗入乡村的进程,研究其间国家阶级政策、阶级行为与心理的复杂流变,分析不断扩张中的国家力量与阶级阶层的互动过程,目的在于透过中农阶级的行为表象,深入探析其实际政治行为与政治心理相悖的根源,洞见乡村政治复杂的运行结构与运作模式;反思历史,作为当代中国政党处理多元化社会阶层关系的历史参照,进而为其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开展有序的阶层互动提供历史借鉴。
二、别在加重农民负担上打主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在加重农民负担上打主意(论文提纲范文)
(1)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论题由来 |
二、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乡村自治的历史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从吕氏乡约到申明亭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从吕氏乡约到乡约宣讲 |
一、吕氏乡约——乡规民约的形成与其中义理 |
二、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乡绅阶层与乡村建设 |
一、中国乡村的领导者 |
二、中国乡绅阶层的兴亡史 |
三、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民自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山西村治运动——息讼会及其功能 |
一、山西村治运动及其宗旨 |
二、息讼会的设立及其章程 |
小结 |
第二章 人民调解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在抗日根据地创立人民调解制度 |
一、抗日根据地的调解制度 |
二、抗日根据地政府颁行的调解法规 |
第二节 建国前后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 |
二、新政权与人民调解制度 |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确立 |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的主要内容 |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对人民调解制度作了新的定位..71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变化 |
第一节 爱国公约的由来 |
一、爱国公约运动的基本精神 |
二、早期的爱国公约运动 |
第二节 爱国公约运动的兴起 |
一、爱国公约订立与执行的情况 |
二、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的爱国公约 |
第三节 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制度 |
一、新一轮爱国公约运动的提出 |
二、爱国公约和人民调处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司法大跃进中的社会主义爱国公约 |
第一节 爱国公约的新角色——大跃进中的司法 |
一、对爱国公约的新定义 |
二、司法大跃进与人民调处工作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爱国公约运动与人民调处制度的结合 |
一、大跃进时期的爱国公约 |
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的约束力 |
三、社会主义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工作的效果 |
第三节 调解案例分析——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
一、对新婚姻法实施中产生的纠纷进行调解 |
二、对家庭纠纷的调解 |
三、对群众进行科学知识教育 |
四、处理治安案件 |
五、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
第四节 人民司法大跃进的结局 |
一、紧急叫停‘共产风’,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结束 |
二、人民调处组织的结局 |
小结 |
第五章 人民调解制度兴衰的法理分析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运行的法律文化背景 |
一、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战争过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三、乡村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 |
第二节 调解员的出任资格的变化与隐藏其后的观念转变 |
一、士绅的衰落与退出 |
二、主持调解的新旧人员变化 |
三、民间调解的内容、主导思想与方式的变化 |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变化 |
一、作为调解制度存在基础的乡村自治已经被彻底消解 |
二、调解组织已经由群众自治组织演变为具有行政色彩的机构 |
小结 |
结论 |
一、自治精神是人民调解制度兴盛的基础 |
二、法律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现实需要为前提 |
三、建设法律制度,必须考虑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三、研究的区域和时间的界定 |
四、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材料来源 |
五、本文研究重难点 |
六、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失序与混沌:生态恶化的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天灾抑或人祸? |
一、水旱连年 |
二、战事:雪上加霜 |
三、灾害应对 |
第二节 匪患肆虐 |
一、流匪如风 |
二、“土”匪横行 |
第三节 失败的政权建设 |
一、失衡的职能 |
二、保甲组织:名实难副 |
三、政治人物难称其职 |
第四节 农民经济状况与行为选择 |
一、收不抵支 |
二、向何处去? |
第二章 革命走进乡村:从边缘到中心 |
第一节 革命初临 |
一、董必武的学生 |
二、革命活动 |
第二节: 抗日战争:革命走向中心 |
一、汉流组织的帮助 |
二、陈大姐与李司令 |
第三节 革命支前:从翻深到翻身 |
一、支前任务 |
二、支前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地权变动下的国家权力 |
第一节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
一、急性土改 |
二、京山县土改概况 |
三、京山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二节 地权变迁中的权力体系构建 |
一、京山县乡村权力的网络体系 |
二、基层建党办社 |
第三节 生产环节中的国家权力 |
一、干部领导生产 |
二、生产中的政治选举与表达 |
三、生产中的政治教育 |
四、生产中的家庭 |
第四章 地权变迁下的情感、阶级与利益 |
第一节 亲不亲,阶级分 |
一、情感与观念之惑 |
二、阶级觉悟:同姓敌人与异姓兄弟 |
三、阶级身份的划分 |
第二节 身份与话语:合作化时代的双重工具化运用 |
一、组织起来 |
二、“揩油”:阶级话语的武器 |
三、谁在反对? |
第五章 乡村的领导者:国家的干部 |
第一节 干部配置 |
一、土改前后干部的构成与流动 |
二、党员干部:红与专的要求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一、整风培训:身份认同 |
二、学习领导合作化 |
三、学习与规训 |
第三节 干部问题 |
一、人际交往:阶级意识不清 |
二、贪污腐化 |
三、作风问题 |
第四节 处于国家与乡村间的干部 |
第六章 阶级斗争:秩序的维护 |
第一节 狂风暴雨 |
一、对敌斗争:“关管杀” |
二、难以过关:自我了结 |
第二节 暗处的敌人 |
一、混入生产组织的阴谋 |
二、乡间案件幕后黑手 |
三、农民的心思 |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隐伏 |
一、民间信仰组织的基础 |
二、清理会道门组织与两种话语 |
三、剪不断,理还乱 |
结语 |
一、新秩序的来龙去脉 |
二、历史与现实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雄师劲旅 激战华北显军威 金戈铁马 血战江南歼强敌 精锐兵锋 征战粤东肃顽匪 离开塔山的日子(连载十四)——英雄四纵(41军)入关南下征战战事录(论文提纲范文)
惯匪包剿 |
刘郎林匪部被全歼(下) |
(7)通向果园的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二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三章 |
1 |
2 |
3 |
4 |
5 |
6 |
第四章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章 |
1 |
2 |
3 |
4 |
第六章 |
1 |
2 |
3 |
4 |
第七章 |
1 |
2 |
3 |
4 |
第八章 |
1 |
2 |
3 |
4 |
第九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十章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一章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 |
1 |
2 |
3 |
4 |
第十三章 |
1 |
2 |
3 |
4 |
第十四章 |
1 |
2 |
3 |
第十五章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六章 |
1 |
2 |
3 |
(8)俗世男女(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尾声 |
(9)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评论》的概况分析 |
第一节 《财政评论》的办刊始末、刊物发行与办刊方针 |
一、创办始末 |
二、刊物发行 |
三、办刊方针 |
第二节 《财政评论》的办刊特色与所处地位 |
一、办刊特色 |
二、所处地位 |
第三节 《财政评论》的作者简况 |
一、特约撰述人情况 |
二、作者群体 |
第四节 《财政评论》栏目设置、研究领域与文献统计分析 |
一、栏目介绍 |
二、研究领域与文献统计 |
第二章 《财政评论》关于战时财政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战时财政论 |
一、战时财政体制的建立与演进 |
二、关于国家战时财政论 |
三、关于地方自治财政论 |
第二节 关于战时财政措施的研究 |
一、关于战时租税与公债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战时专卖制度的研究 |
第三节 《财政评论》关于战时财政理论与政策的评介 |
一、关于战时源泉论的评介 |
二、关于周期性平衡财政政策的评介 |
小结 |
第三章 《财政评论》关于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西方公共财政思想评介 |
一、关于公债新哲学的评介 |
二、关于国家信用的述评 |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及其改革思想评析 |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与演变 |
二、《财政评论》分税制改革思想 |
第三节 关于宪政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讨论 |
一、基于宪政视角的公共财政思想 |
二、关于宪政条件下财政与经济制度的讨论 |
三、关于宪政与财政监督之关系的讨论 |
四、关于宪政与课税权关系的讨论 |
五、关于租税政策与民主政治的讨论 |
第四节 关于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的讨论 |
一、关于超然主计制度的讨论 |
二、关于财政管理与监督系统之公库制度的讨论 |
三、关于财政监督之审计制度的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财政评论》关于税收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租税原则的讨论 |
一、关于租税原则的评介 |
二、关于租税原则与中国税制的讨论 |
第二节 关于税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 |
一、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目标模式论 |
二、直接税和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论 |
第三节 税制改革思想分论 |
一、关于直接税之遗产税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间接税之关税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财政评论》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财政评论》关于西方金融理论与学说的评介 |
一、关于货币数量论的评介 |
二、关于购买力评价说的评介 |
第二节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
一、关于通货膨胀与汇价关系的讨论 |
二、关于通货膨胀与利率的讨论 |
三、关于各主要国家战时通货膨胀治理的比较研究 |
四、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信托与国民经济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信托与工业化的讨论 |
二、关于信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讨论 |
三、关于信托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财政评论》关于贸易理论与实务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外汇政策与汇率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战后工业化期间的汇率高低的争执 |
二、基于外汇市场开放条件下的外汇政策的讨论 |
三、关于汇率修改的标准与汇率修订原则的探讨 |
第二节 关于贸易政策和制度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战后国际贸易趋势的预测与分析 |
二、战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思想主张 |
三、关于具有机动性的计划贸易政策主张 |
四、战后实行对外贸易保育政策的主张 |
第三节 关于国际收支的讨论 |
一、关于战后国际收支状况的讨论 |
二、关于对外贸易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的讨论 |
三、关于贸易平衡的方法 |
小结 |
第七章 《财政评论》关于其他经济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工业化过程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的议论 |
二、关于工业化的资本问题的讨论 |
三、有关工业化过程中的国营与民营的争论 |
第二节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选择的论争 |
一、基于民生主义下计划经济与自由主义的讨论 |
二、关于民生主义体制、资本主义体制、统制经济、计划经济的讨论 |
三、关于自由的计划经济的主张 |
四、关于统制经济的讨论 |
五、对于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质疑与反思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关于《财政评论》的评价与总结 |
一、《财政评论》的学术贡献 |
二、《财政评论》的积极影响 |
三、《财政评论》的现实启示 |
四、《财政评论》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反思、借鉴与警示 |
一、历史的反思 |
二、当前值得借鉴的方面 |
三、当前可以得到的警示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类文献 |
二、着作类文献 |
三、学术论文类文献 |
附录一:《财政评论》文章索引(按照作者分列) |
附录二:《财政评论》主要作者群体简况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件 |
(10)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史学领域 |
(二) 社会学领域 |
(三) 政治学领域 |
三、研究特色 |
(一) 以特定阶层为核心的研究对象 |
(二) 多学科的理论视角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前的中农政策 |
一、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农政策(1921-1949年) |
二、土改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农政策(1950-1951年) |
(一) 中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农政策的实施 |
第三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
二、社会结构:“中农化” |
(一) 出现“两极分化” |
(二) 呈现“中农化”趋势 |
三、社会心理:阶级意识的深入与传统观念的延续 |
第四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农政策的演变 |
一、互助合作初步发展阶段(1951.12-1953.10):保护中农,允许单干 |
二、农业合作化加快发展阶段(1953.11-1955.6):依靠、团结中农 |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阶段(1955.7-1956.12):分化中农,区别对待 |
第五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中农政治行为 |
一、中农的两难选择 |
(一) 单干或加入互助组 |
(二) 入社或不入社 |
二、中农的抵制 |
(一) 日常形式:消极抵制 |
(二) 闹退社风潮:公开抵制 |
第六章 中农政治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 |
一、心理本原:发家求富 |
二、入社热潮与中农心理的错位 |
(一) 新老下中农入社的心理动因 |
(二) 新老上中农(富裕中农)入社的复杂心理 |
三、闹退社风潮中的中农心理 |
(一) 下中农:反差下的失望 |
(二) 上中农:挤压中的不满 |
第七章 结语 |
一、国家力量的渗入:以阶级政策为路径 |
二、错位的政治行为与心理 |
三、建构政党与社会阶层的良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别在加重农民负担上打主意(论文参考文献)
- [1]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 李邵根.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乡村政治:地权变迁中的秩序建构 ——湖北省京山县的个案考察(1949-1956年)[D]. 汪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4]雄师劲旅 激战华北显军威 金戈铁马 血战江南歼强敌 精锐兵锋 征战粤东肃顽匪 离开塔山的日子(连载十四)——英雄四纵(41军)入关南下征战战事录[J]. 钟桂华. 中国地名, 2015(03)
- [5]野沙(上)[J]. 郭严隶. 中国作家, 2014(17)
- [6]帝国死结:中国式农民起义[J]. 顾伯冲. 中国作家, 2013(22)
- [7]通向果园的路[J]. 李曰东.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02)
- [8]俗世男女[J]. 焦冲.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1)
- [9]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D]. 郭小兵. 武汉大学, 2012(07)
- [10]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研究[D]. 王文婧. 南京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