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脑卒中住院患者吞咽功能评估及影像学部位的临床研究【目的】: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不同文献报道,22%~65%的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但在临床吞咽困难的患者并未得到针对性治疗,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吞咽困难的恢复时间大大延长。传统观点认为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是由于脑干或双侧大脑半球受损,但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各个部位损伤均可导致吞咽困难。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结合影像学分析不同部位损伤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发生机制;常规卒中治疗后仍伴有吞咽困难患者的发生率;既往有无脑卒中病史对吞咽困难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连续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20例,依据患者此次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2组,首次卒中组患者147例,非首次卒中组即既往有卒中病史患者173例。所有意识清楚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及常规治疗2周后采用窪田氏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窪田氏饮水试验≥3级及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认为伴有吞咽功能异常。对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2组患者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统计;对不同卒中损伤部位的吞咽困难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320例患者中113例存在吞咽障碍,达35.31%,常规治疗2周后,仍有33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达10.31%。不同部位受损吞咽困难发生率各不相同,2组患者中,首次卒中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为28.57%,而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为41.04%,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尤其在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各个部位受损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发生率不同,以延髓和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病变为首;常规药物治疗不能使所有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恢复,应对吞咽障碍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二、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临床研究【目的】:脑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但在临床并未给予重视。文献报道,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约为15%,而一周后即上升至30%。营养障碍会导致预后不良,延缓患者的康复。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既往的卒中病史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连续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20例,依据患者此次入院前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2组,首次卒中组患者147例,非首次卒中组即既往有卒中病史患者173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h内进行相关营养指标测量,评估2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320例患者通过营养评估,共111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达34.69%,其中首次卒中患者为23.13%,而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为44.51%,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临床医生在常规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尤其是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对存在营养障碍患者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三、脑卒中伴有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大型FOOD试验表明,营养不良是导致卒中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存在营养不良的卒中患者即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营养不良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昏迷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连续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经吞咽功能评估,伴有吞咽困难(窪田氏饮水试验≥3级)或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和匀浆膳组。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营养支持治疗21d分别记录TSF、AMC、Hb、ALB、PA,同时观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肠道感染、尿道感染和褥疮)及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变化,昏迷患者记录恢复清醒的时间。【结果】:治疗后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匀浆膳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匀浆膳组,临床疗效优于匀浆膳组,昏迷患者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匀浆膳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对昏迷患者起到促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