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迪尼亚古大陆华南位置探讨: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的证据及其与塞舌尔地块的比较

罗迪尼亚古大陆华南位置探讨: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的证据及其与塞舌尔地块的比较

一、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认为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耿元生,旷红伟,杜利林,柳永清[2](2020)在《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文中认为我国三个主要的古老陆块(华北、华南和塔里木陆块)都发育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根据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7个阶段,其中1.78Ga和1.32Ga两期影响范围较大,可以构成大火成岩省。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岩均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意味着华北并未介入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过程。华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从1.78Ga到1.5Ga的四期岩浆事件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1.4Ga左右的一期岩浆-构造事件分布局限,可能形成于局部的构造拼合背景。1.0Ga左右的岩浆事件,在华南陆块的不同部位表现形式不同,意味着发生过不同地块的拼合。从0.95Ga到0.82Ga的岩浆事件主要分布在江南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北缘,这一阶段的岩浆事件导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拼接成一体,形成华南陆块。之后从0.78Ga到0.72Ga的岩浆事件几乎遍布华南陆块,反映了陆块形成后的伸展过程。塔里木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1.78Ga和1.5Ga的岩浆事件仅在局部有反映,它们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1.4Ga的岩浆事件在塔里木陆块的北缘和西南缘表现形式不同,北缘钙碱性岩浆岩形成于大陆弧构造背景,而西南缘A2型花岗岩则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0.96~0.88Ga期间,塔里木东南缘和北缘的花岗岩以I型和S型为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而在塔里木陆块的西南缘该时期则形成了塞拉加兹塔格群中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0.88~0.82Ga期间,在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形成了与俯冲增生相关的岩浆岩组合,而在东南缘则形成了与拉张构造环境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塔里木陆块不同部位,不同阶段岩浆岩组合的差异意味着塔里木陆块原来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陆块,很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块体拼合而成的。华北、华南和塔里木三个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差异演化,揭示了它们各自形成陆块的过程和方式及相互关系

冼汉标[3](2020)在《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为重建古生代华南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裂解过程,确定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华南与其它陆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文对华南陆块湖南张家界-湘西地区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和芷江地区新元古代板溪群马底驿组的两套红层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并对马底驿组中的火山灰夹层进行了锆石U-Pb定年。通过等温剩磁获得曲线、Lowrie实验及系统热退磁等实验,从云台观组样品中获得了一个由赤铁矿携带、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的稳定特征剩磁,对应的古地磁极为33.6°N,236.4°E(A95=3°)。从马底驿组红层样品中得到了一个由赤铁矿携带、通过了倒转检验的特征剩磁,对应的古地磁极为34.3°N,82.4°E(dp=3.7°,dm=3.9°)。马底驿组古地磁采样剖面中的两层火山灰的样品给出了两个一致的SIMS锆石206Pb/238U年龄:801.9±6.3和804.6±9.6Ma,将这一古地磁极的时代限定在~800Ma。这两个古地磁极与华南比之年轻的古地磁极都不相似,进一步排除了后期重磁化的可能。这两个古地磁极为华南在~800 Ma和中泥盆世(~385 Ma)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古地理位置提供了准确的约束。华南与冈瓦纳古生代的视极移曲线拟合表明,华南自早寒武世至早泥盆世(~540-400 Ma)都与东冈瓦纳相连,以其东南缘靠近澳大利亚西北。在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晚期之间(~400-385 Ma),华南开始与东冈瓦纳裂解,同时两者之间的古特提斯洋也逐渐打开。~385 Ma之后,随着冈瓦纳向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运动,华南依然停留在赤道附近,其间的古特提斯洋不断扩张并在~360 Ma时其纬向宽度达到~1600 km。这一基于古地磁数据重建的古地理演化模型也得到了地质、物源分析和古生物证据的支持。马底驿组的古地磁极表明华南在~800 Ma时位于高纬度地区,与~820 Ma时无明显纬度差异。而全球同时期的高质量古地磁极则显示,~800 Ma时East Svalbard、澳大利亚和劳伦都在赤道附近,与华南存在巨大的纬向距离。这一差异说明当时华南不可能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澳大利亚与劳伦之间。

刘昊岗[4](2020)在《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文中指出滇中是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是研究扬子古陆前寒武纪地质过程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事件响应的关键地区。八街群及其下伏的昆阳群是扬子陆块西南部中、新元古界代表性地层单元,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组合,并发育少量的火山碎屑岩系。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地质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理论、方法,重点研究八街群、昆阳群地层年代学特征、沉积地质特征。基于火山碎屑岩系的年代学特征、沉积物源特征分别探讨了昆阳群、八街群的年代地层格架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主要取得以下新的认识和进展:1.获得昆阳群美党组精确SHRIMP锆石U-Pb年龄(945±17)Ma,指示昆阳群美党组应属新元古界底部。2.首次获得禄表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78.5±4.7)Ma、(878±4)Ma,佐证了八街群应属青白口系。3.美党组岔河段底部砾岩为层间砾岩,可能代表一次区域性抬升。禄表组斜层理数据显示其古流向指向北北东,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西南部;华家箐组底部砾岩砾石扁平面指向北,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北部。4.禄表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谱系图显示物源来自于滇中陆块和华夏陆块拼合形成的统一陆块。5.禄表组、华家箐组连续沉积时期,沉积海盆发生强烈构造转换,华家箐组底部发育砾岩,华家箐组沉积物古流向从清水沟组、禄表组的正北转为朝南。这一转化可能代表了川西南扬子陆块和滇中地区滇中陆块碰撞造山的启动。

李阳[5](2020)在《扬子地块西缘峨眉山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扬子地块的西缘有大量的新元古代岩浆岩产出,这些岩浆岩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过程提供了诸多强说服力的证据。本次研究区的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峨眉山张沟岩浆岩体。本文通过对地处扬子地块西缘的新元古代峨眉山张沟岩浆岩体进行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锆石U-Pb年代学测年和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峨眉山张沟岩浆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峨眉山张沟岩浆岩体的形成时代,探讨了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岩浆源区性质、构造地质背景以及岩石成因,对岩浆岩进行成因分析的同时,将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具体时间,裂解的主要机制,以及相应的运动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说明,该成果对于分析扬子地块西缘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主要机制及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岩浆岩岩体由两种不同颜色的二长花岗岩及辉绿岩岩脉组成,其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二长花岗岩的测年结果分别为818±30Ma和817±34Ma,通过对其进行主微量稀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花岗岩均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的A型花岗岩,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Hf、Ti、Nb、Ta、Th、Eu等相对亏损,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大,具负铈异常及负铕异常,表明轻稀土元素内部分馏较强,同时斜长石结晶分异作用较强。形成于地壳减薄的伸展构造背景,出现在碰撞后(造山后)和板内构造背景。辉绿岩岩脉的测年结果为814±43Ma,属于钾钙碱性基性岩;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Hf、Ti、Th、Zr等相对亏损,也表现出了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大,显示出微弱的正铕异常,表明斜长石未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于裂谷环境或者造山带,此时已完成碰撞而处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阶段。通过对比扬子地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测年结果,发现其年龄分布特征与前人对整个华南及澳大利亚的对比结果一致,因此认为峨眉山岩浆岩岩体的形成可能与新元古代引起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幔柱活动有关,同时结合不同地区花岗岩和基性岩特征,总结出华南中—新元古代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

赵俊丞[6](2020)在《川西德昌大陆槽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文中指出扬子板块西缘发育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国内外地质学家对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地幔柱、岛弧和板块-裂谷三种成因模式。本文在收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扬子板块西缘德昌县大陆槽地区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研究,先后开展了野外地质考察、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工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总结了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的特征,探讨了岩石成因、物质来源和形成构造环境与构造意义。本文获得了大陆槽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770.8±2.0 Ma(DLC1708)和791.3±1.7 Ma(DLC1712),确定花岗岩成岩时代为新元古代。岩石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具有高SiO2(73.7876.27 wt.%)、高碱(Na2O+K2O=6.17-10.81%)和富钾特征;分异较强(分异指数DI值为94-98)。样品富铝(Al2O3=12.26-13.76%,A/CNK=1.02-1.15),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属钙碱性岩石(里特曼指数σ=2.03-2.31)。岩石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缓的右缓倾型稀土元素特征。大陆槽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εHf(t)平均值为正值,指示其源岩为新生地壳物质。本文认为源区物质是幔源岩浆底侵于下地壳,形成中基性火成岩,经岩浆作用再次熔融,并与部分壳源物质混合后分异演化而形成的花岗岩。在新元古代时期,扬子板块西缘处于岛弧环境,属于活动大陆边缘。本文有关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支持“岛弧模式”,即大陆槽花岗岩的形成与汇聚板块边缘下的俯冲作用有关,整个华南陆块,在这一时期都应处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

崔晓庄[7](2020)在《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陆块西南缘,即传统意义上的“康滇地轴”,保留了华南最为完整的前寒武纪地质记录,一直是开展前寒武纪地质学与超大陆重建研究的理想工作区。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扬子陆块西南缘元江地区撮科杂岩的变花岗质岩以及会理地区通安组和会理群的火山-沉积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撮科杂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变质过程,恢复了扬子陆块西南缘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地壳演化史,探讨了扬子陆块初始克拉通化与Nuna超大陆聚合的时空联系;揭示了通安组和会理群的地层时代、沉积物源及火山岩成因,解析了扬子陆块西南缘中元古代的盆地动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全球超大陆旋回的响应。撮科杂岩是最近在扬子陆块西南缘识别出的早前寒武纪基底杂岩,对探究早期大陆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6件变花岗质岩样品的锆石颗粒具有清晰振荡环带、较高的Th/U比以及岩浆REE模式,指示其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3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3061±23、3073±23和3110±6 Ma,是目前已知的整个扬子陆块南部的最古老基底岩石。它们的εHf(t)值介于-3.2与2.6之间,对应的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TDM2)年龄为3.52~3.43 Ga,指示来自古太古代地壳物质的再造。2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1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855±16、2853±14和2857±9 Ma,指示一期重要的~2.85 Ga岩浆事件。这些样品具有正的εHf(t)值(0.2~5.0)和较年轻的TDM2年龄(3.26~2.97 Ga),指示它们形成自新生陆壳的重熔。这些锆石Hf同位素数据揭示,撮科杂岩记录的地壳增生事件最早发生于古太古代早期(~3.5 Ga),随后于中太古代早期(~3.1 Ga)同步发生了显着的地壳增生和再造事件,最后于中太古代晚期(~2.85 Ga)再次经历了地壳改造。综合已发表的扬子陆块太古代基底杂岩的锆石U-Pb-Hf数据,确认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古元古代岩浆岩对研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及其在全球超大陆构型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揭示2件变二长花岗岩结晶于~2.22和~2.35 Ga,1件变花岗闪长岩结晶于~2.36 Ga,1件花岗质片麻岩结晶于2.34 Ga,并记录了~1.96 Ga变质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2件变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94和~1.89 Ga。这些样品具有负的锆石εHf(t)值(-14.0~-1.9)和明显老的TDM2年龄(3.50~2.93 Ga),指示大量古-中太古代地壳物质参与了古元古代的多期次地壳再造。结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确定它们为古老地壳源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2.36~2.33 Ga变花岗质岩代表一次碰撞事件终止后的后碰撞岩浆作用,而~2.22 Ga A2型花岗岩则可能产自与增生事件有关的弧后伸展环境。整合、对比扬子陆块东部与西部的古元古代锆石年龄数据,证实二者具有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其中,西部以广泛发育早古元古代(2.5~2.2 Ga)岩浆作用为特色,并经历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2.50,2.36,1.97~1.95和1.86~1.83Ga);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仅经历了2.15~1.85 Ga与俯冲、碰撞相关的岩浆和变质作用。扬子陆块广泛分布的2.0~1.9 Ga岩浆和变质记录可能响应于其初始克拉通化过程,与全球Nuna超大陆的聚合有关。火山-沉积序列可形成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盆地中,是探究超大陆聚合与裂解过程中地球深部动力学与表层盆地响应的关键记录。通安组是扬子陆块西南缘最具代表性的中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序列之一。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通安组一段底部变变玄武岩结晶于1.73~1.72 Ga,显示类似于OIB的地球化学性质;而三段中上部变凝灰岩和变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为1.55~1.45 Ga,变玄武岩具有可与E-MORB相对比的地球化学特征。详细的野外观测和沉积学研究证实,一段为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的洪积扇-辫状河-滨岸相沉积,二段代表后裂谷热沉降阶段的稳定台地环境,三段已演化为深海盆地,可见发育于大陆斜坡的浊流沉积,四段为海洋环流不受限制的陆表海环境。碎屑锆石形态学与U-Pb年龄指示,通安组的碎屑物源主要为扬子陆块与多期碰撞事件有关的古元古代岩浆岩。综合区域岩浆-变质-沉积事件记录,确认以通安组为代表的中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序列较为完整地记录了1.75~1.40 Ga期间扬子陆块西南缘由陆内裂谷盆地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是全球Nun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岩石圈长期伸展的结果。通过系统研究盆地沉积序列中碎屑锆石的特征年龄和Hf同位素,可揭示沉积物源和盆地动力学的转换过程。会理群作为扬子陆块最具代表性的中元古代晚期地层之一,被认为是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沉积响应。采自会理群层型剖面的变碎屑沉积岩的碎屑锆石最年轻峰值年龄将其沉积时代大致限定为1.1~1.0 Ga。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会理群内部碎屑物源发生了急剧转变。其中,力马河组以2.34~1.72 Ga的碎屑锆石为主,具有多个物源供给区,如中元古代早期地层的沉积再循环;相比而言,天宝山组的物源具有双向性,主要剥蚀自邻近的岩浆岩,特别是同沉积作用的岩浆岩比例显着增加。基于本文新数据和区域地质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方案,即由早期(约1.18~1.06 Ga)的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演变为晚期(约1.05~0.94 Ga)的弧后伸展盆地。此外,认为扬子陆块中元古代晚期地层序列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之前的沉积记录。

刘航[8](2019)在《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扬子陆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也备受关注。扬子陆块周缘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研究对象。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扬子东南缘和西缘的新元古代岩浆与沉积作用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成果。然而,扬子北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和沉积岩研究程度相对薄弱,且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扬子北缘早新元古代大洪山基性侵入岩、中-晚新元古代随县群沉积岩及晚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O同位素研究,约束岩浆形成过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变化,探讨扬子北缘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包括早-中新元古代俯冲-伸展过程和晚新元古代裂谷盆地-被动陆缘过程;分析随县群沉积岩物源特征,对比同时期扬子周缘及Rodinia超大陆主要陆块各地层物源异同,进而约束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大洪山基性岩主要由中-细粒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侵位于ca.815 Ma。它们的主、微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La/Yb)N=0.53–3.43。Sr-Nd-Pb同位素组成分别为87Sr/86Sr(i)=0.70295–0.70779,εNd(t)=-2.7+4.1,206Pb/204Pb=17.57–18.46,207Pb/204Pb=15.43–15.56,208Pb/204Pb=37.45–38.12。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大洪山基性岩经历了显着的地壳混染作用。AFC计算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了5–20%地壳物质混染。大洪山基性岩具低的U/Th(0.18–0.38)、Th/Zr(0.001–0.008)和Nb/Y(0.16–0.36)比值,表明其源区未受俯冲流体或熔体的改造。较原始的基性岩样品显示亏损的Nd-Pb同位素组成,与亏损地幔端元相似,指示其来自软流圈地幔。随县群主要由砂岩和粉砂岩组成,火山岩夹层与之伴生。碎屑锆石U-Pb年龄分三组,其峰值分别为2450 Ma、~1990 Ma和~750 Ma,εHf(t)值范围为-22.5+11.1。随县群碎屑锆石U-Pb年龄峰值和Hf同位素组成与南秦岭前寒武纪岩浆岩一致。这些沉积岩具有高La/Sc(0.91–7.28),Th/Sc(0.56–2.16),低Cr/Th比值(0.94–5.28),与长英质岩浆岩类似。扬子周缘同时期沉积岩碎屑锆石的新元古代U-Pb年龄峰值为770710Ma,其年龄分布与εHf(t)值扬子周缘新元古代岩浆岩一致,显示近源沉积特征。扬子陆块和印度西北缘保存着相似的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和碎屑锆石年龄峰值,表明它们具有亲缘关系,二者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位置。基性-超基性岩墙群侵位于ca..680–650 Ma。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N-MORB型、E-MORB型和ARC型。狮子岩辉长岩表现为N-MORB特征,具低Rb/Y(<0.5),Nb/Y(<0.1),Nb/Zr(<0.03),Th/Zr(<0.003),高εNd(t)(+4.3+5.4),低207Pb/204Pb(15.48)和206Pb/204Pb(17.57),其源区为软流圈地幔。银洞山辉石岩为E-MORB特征,具有低87Sr/86Sr(i)(0.70384–0.70410),高εNd(t)(+4.2+5.4)、高Pb同位素(207Pb/204Pb=15.53–15.54,206Pb/204Pb=18.18–18.37)。它们的锆石εHf=+13.1+15.0,δ18O=+4.43+5.17‰。上述特征表明其源区为亏损地幔经历了洋岛物质的俯冲改造。独崇山辉长岩为ARC型特征,具高Nb/Zr(0.07–0.16),Nb/Yb(3.52–20.1),低εNd(-7.1-4.5),正的锆石εHf(-0.5+4.2)和地幔特征δ18O值(+5.41+6.41‰),表明来自俯冲熔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并经历了下地壳混染作用。晚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墙群侵入裂谷系火山-沉积岩序列,被浅海-深海沉积覆盖,表明扬子北缘由裂谷盆地向初始洋盆的转换,即原特提斯洋的打开。前人研究表明,扬子北缘早新元古代(>850 Ma)基性岩以钙碱性为主,源区为俯冲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指示洋壳俯冲过程。Ca.830-815 Ma,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以MORB型为主,地幔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基性岩地幔源区的转变可能与板片断离相关,扬子北缘转换为伸展环境。Ca.820 Ma,陡岭杂岩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顺时针P-T轨迹指示弧陆碰撞过程。中-晚新元古代(ca.780–680 Ma),扬子北缘发育大规模火山-沉积岩,其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低δ18O值和近源沉积等特征,指示形成于伸展环境。晚新元古代(ca.680–635 Ma),基性-超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特征与现今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结合震旦纪(<620 Ma)碳酸盐岩盖层(如陡山沱组、灯影组),指示扬子北缘初始洋盆的开启,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因此,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1)>850 Ma板片俯冲;(2)ca.840–820 Ma弧后盆地;(3)ca.820 Ma弧陆碰撞;(4)ca.780–680伸展盆地;(5)<680–635 Ma原特提斯洋开启及被动陆缘沉积。扬子北缘早-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变质事件类似于典型的增生造山带,在时间尺度和类型上与Rodinia超大陆内部格林维尔期造山事件明显不同。中-晚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过程也不同于Rodinia内部Proto-Pacific Ocean洋的形成过程。扬子北缘与同期塔里木东北缘、印度西北缘具有相似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这三个陆块可能连在一起,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部。

廖博文[9](2019)在《川西南部前寒武纪关键层位定年与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格局》文中提出川西南部位于扬子古陆西南缘,以大量发育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为特征,具备造山带沉积地层、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基本特征。本文利用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大地构造学理论、方法,通过关键层位锆石U-Pb定年,优化了研究区主要地层单元的对比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解析天宝山组的形成时代、岩浆活动特征和原型盆地属性,重塑了新元古代板块构造格局,探讨与其江南造山带的关系,取得以下主要新进展:1.会理北部的天宝山组中上部获得流纹质熔结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1007.3±8.1 Ma,证实天宝山组时代可延续至新元古代早期。2.盐边县北部,雅砻江沿岸出露的原对比成为列谷六组的一套酸性火山岩夹凝灰质泥岩岩系中获得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703.0±4.1 Ma,结合区域地层对比确定,这套火山岩系属观音崖组底部,年龄703.0±4.1 Ma是观音崖组底界年龄。3.根据天宝山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组合及其横向变化,确定天宝山组形成于岩浆弧及其弧后盆地,当时的川西南地区应处于仰冲板块南缘,属俯冲型造山带。4.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天宝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源区为古老地壳重熔为主及部分来源于新生地壳。5.基于论文研究获得的新成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再造了康滇古陆晚前南华纪构造古地理格局,并将该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划分为17301650 Ma大陆裂谷期、16501126 Ma被动大陆边缘发育期和1126820 Ma会聚造山阶段,进而讨论了江南造山带的西延方向。

朱利岗[10](2019)在《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文中指出云南武定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的中南段,区域内前寒武纪铁铜矿产丰富,其古-中元古代地层由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目前认为康滇地区为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成矿带。本文以云南迤纳厂、邵家坡和鹅头厂矿床为例,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在迤纳厂矿床中观察到磷灰石CL图像有环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核部较亮部分富含La、Ce、Nd等稀土元素,表现为两期稀土富集作用,在稀土成矿早期有较强烈的稀土富集,在稀土成矿晚期稀土富集作用逐渐减弱,这与磷灰石背散射图像中从核部到边缘稀土矿物颗粒由大变小至没有的规律相吻合。2、通过对不同类型矿石矿物学的分析得出迤纳厂矿床、邵家坡矿床、鹅头厂矿床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都含有一定量的稀土矿物和铀矿物,只是数量不同。在邵家坡铜矿床中首次观察到矿石中赋存稀土矿物和铀矿物,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钙矿、氟碳铈矿、独居石等,铀矿物呈包裹体状分布在黄铜矿中。在鹅头厂铁矿床中也赋存有独居石和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和铀矿物,铀矿物主要分布在黄铁矿和石英中。3、迤纳厂矿床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δ34SV-CDT值集中在+1‰+3‰表明硫来源于岩浆硫,而鹅头厂矿床和邵家坡矿床硫化物中的硫来源于海水硫酸盐;原位铅同位素表明铅来源于地幔或地幔岩浆上涌;氢氧同位素分析得出δ18OH2O值为2.7‰10.7‰及δDV-SMOW值为-98.2‰-47.7‰,表明成矿流体在成矿早期来自岩浆作用,在成矿晚期有变质水的加入;碳氧同位素分析得出δ13CV-PDB值为-2.4‰1.00‰及δ18OV-SMOW值为6.9‰18.4‰,在成矿早期少量来自深源地幔包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矿石中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897±14Ma、886±72Ma,为区域上发生变质作用的时间,其与该区稀土矿物的富集成矿作用有联系。4、中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及砂岩锆石U-Pb同位素研究表明,古-中元古代本区有岩浆岩活动,碎屑锆石中存在大量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其中最老锆石年龄为2948±13Ma。中基性岩浆岩锆石的Hf-O同位素图解中得出其主要来自亏损地幔,研究区的矿化作用与亏损地幔源岩浆活动有关。

二、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实验测试方法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2.5 小结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3.1.2 边界断裂特征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5.1 测试分析结果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5.1.3 锆石U-Pb年龄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5.4.1 碎屑组分证据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2)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华北陆块(华北克拉通)
    1.2 华南陆块
    1.3 塔里木陆块(塔里木克拉通)
    1.4 Ga的变形花岗岩(图3)。
2 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序列
    2.1 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序列
    2.2 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序列
    2.3 塔里木及周缘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序列
3 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差异演化
4 几个有关问题的讨论
    4.1 关于1.4Ga左右岩浆事件的性质
    4.2 关于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时限
    4.3 华南陆块中1.0Ga左右岩浆事件所提出的问题
5 结论

(3)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
        1.2.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
        1.2.2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
    1.3 华南在新元古代至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
        1.3.1 华南与冈瓦纳大陆的古地理关联
        1.3.2 华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古地理位置
    1.4 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古地磁研究现状
        1.4.1 新元古代
        1.4.2 古生代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5.1 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2 完成工作量
2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基本理论
    2.1 岩石磁学基本理论
        2.1.1 主要岩石磁学参数及常见磁性矿物
        2.1.2 主要剩磁类型
    2.2 古地磁学与古板块重建
    2.3 古地磁极可靠性判别标准
    2.4 野外检验
        2.4.1 褶皱检验(Fold test)
        2.4.2 砾石检验(Conglomerate test)
        2.4.3 烘烤接触检验(Baked contact test)
        2.4.4 倒转检验(Reversal test)
        2.4.5 剩磁方向关联检验(Remanence direction correlation test)
        2.4.6 区域一致性检验(Regional consistency test)
    2.5 沉积岩磁倾角浅化
3 地质背景与采样
    3.1 华南陆块地质概况
        3.1.1 太古宙至中元古代
        3.1.2 新元古代
        3.1.3 显生宙
    3.2 张家界-湘西地区中泥盆统云台观组古地磁采样
    3.3 新元古代板溪群马底驿组年代学与古地磁学采样
4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测试与分析方法
        4.1.1 古地磁与岩石磁学实验
        4.1.2 锆石U-Pb年代学实验
    4.2 中泥盆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
        4.2.1 岩石磁学结果
        4.2.2 热退磁结果
        4.2.3 与前人结果的比较
    4.3 马底驿组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结果
        4.3.1 马底驿组火山灰SI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4.3.2 马底驿组红层古地磁结果
        4.3.3 磁倾角浅化校正
5 大地构造意义
    5.1 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运动特征
    5.2 华南与冈瓦纳的连接与裂解
    5.3 华南在~800 Ma的古地理位置与Rodinia超大陆重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数据
    附录2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4 获奖情况

(4)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地形及交通状况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与新认识
        1.4.1 工作量
        1.4.2 主要新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石屏岩群
        2.1.2 大红山群
        2.1.3 东川群
        2.1.4 昆阳群
        2.1.5 八街群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岩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2.5.1 古地磁与古陆位置
        2.5.2 区域地质演化史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及其对八街群、昆阳群年代地层位置的约束
    3.1 分析方法
    3.2 美党组碎屑锆石测年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
        3.2.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3 禄表组火山岩测年及年代地层学意义
        3.3.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4 滇中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的优化
第4章 八街群古流向、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4.1 八街群序列
    4.2 古流向
        4.2.1 禄表组古流向
        4.2.2 华家箐组古流向
        4.2.3 八街群物源讨论
    4.3 禄表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布特征
        4.3.1 分析方法
        4.3.2 样品采样位置与岩性特征
        4.3.3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
        4.3.4 物源指示意义
    4.4 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格局
        4.4.1 1200-1126Ma被动陆缘阶段
        4.4.2 1050-950Ma洋陆俯冲早期阶段
        4.4.3 950Ma-825Ma洋陆俯冲晚期阶段
        4.4.4 825-820Ma碰撞造山阶段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扬子地块西缘峨眉山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工作量统计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Rodinia超大陆研究现状
        1.3.2 花岗岩研究现状
        1.3.3 基性脉岩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区域地层
        2.2.3 区域构造
        2.2.4 区域岩浆岩
        2.2.5 区域矿产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3.1 岩体地质特征
        3.1.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3.1.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3.1.3 辉绿岩岩脉
    3.2 岩石学特征
        3.2.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3.2.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3.2.3 辉绿岩岩脉
第4章 分析方法
    4.1 SIMS锆石原位O同位素
    4.2 SIMS锆石U-Pb测年
    4.3 SIMS锆石原位Hf同位素
    4.4 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第5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SIMS锆石原位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1.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5.1.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5.1.3 辉绿岩岩脉
    5.2 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特征
        5.2.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5.2.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5.2.3 辉绿岩岩脉
    5.3 主量元素特征
        5.3.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5.3.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5.3.3 辉绿岩岩脉
    5.4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5.4.1 灰白色二长花岗岩
        5.4.2 肉红色二长花岗岩
        5.4.3 辉绿岩岩脉
第6章 讨论
    6.1 年龄分布
    6.2 岩石成因
        6.2.1 花岗岩
        6.2.2 辉绿岩岩脉
    6.3 岩浆源区
        6.3.1 SIMS锆石原位O同位素分析
        6.3.2 LA-ICP-MS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6.4 构造背景
        6.4.1 花岗岩
        6.4.2 辉绿岩岩脉
    6.5 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表

(6)川西德昌大陆槽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依托情况与工作量
        1.4.1 项目依托情况
        1.4.2 完成的工作量
    1.5 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断层
        2.2.2 褶皱
    2.3 岩浆岩
3 野外地质学特征及岩相学特征
    3.1 野外地质学特征
    3.2 岩相学特征
4 分析测试方法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4.3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5 分析结果
    5.1 锆石U-PB年代学
    5.2 锆石稀土元素特征
    5.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特征
    5.4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5.5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6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构造背景
    6.1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6.2 岩浆源区
    6.3 构造背景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超大陆旋回
        1.2.2 华南早前寒武纪地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2章 太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与演化
    2.1 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撮科杂岩
    2.2 岩石学特征
    2.3 分析结果
        2.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2
        2.3.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4
        2.3.3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5
        2.3.4 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样品LH18
        2.3.5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样品LH20
        2.3.6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样品LH22
    2.4 讨论
        2.4.1 扬子陆块南部中太古代基底
        2.4.2 地壳增生与再造事件
        2.4.3 对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古元古代多期次碰撞事件
    3.1 地质背景及样品
        3.1.1 区域地质概况
        3.1.2 岩石样品描述
    3.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3.2.1 SHRIMP U-Pb年龄及Hf同位素
        3.2.2 LA-ICP-MS U-Pb年龄及Hf同位素
    3.3 全岩地球化学
        3.3.1 变二长花岗岩样品CK01
        3.3.2 变二长花岗岩样品CK02&变花岗闪长岩CK03
        3.3.3 花岗质片麻岩样品MJC03
    3.4 讨论
        3.4.1 变花岗质岩的岩石成因
        3.4.2 构造热事件的时空格架
        3.4.3 早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3.4.4 对Nun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元古代早期板内伸展作用
    4.1 地质背景
        4.1.1 区域地质概况
        4.1.2 通安组
    4.2 岩石学特征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4.3.2 全岩元素地球化学
    4.4 讨论
        4.4.1 通安组沉积时限
        4.4.2 变玄武岩的岩石成因
        4.4.3 变碎屑沉积岩的物源
        4.4.4 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
        4.4.5 对Nun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元古代晚期盆地动力学转换
    5.1 地质背景
        5.1.1 区域地质概况
        5.1.2 会理群
    5.2 岩石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形态学与Th/U比
        5.3.2 锆石U-Pb年代学
        5.3.3 锆石Lu-Hf同位素
    5.4 讨论
        5.4.1 会理群沉积时限的约束
        5.4.2 会理群沉积物源转换
        5.4.3 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变
        5.4.4 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8)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1.1.2 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1.1.3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基性侵入岩
        1.3.2 南秦岭地区随县群沉积序列
        1.3.3 南秦岭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墙群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陆核崆岭地区
    2.2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
    2.3 扬子北缘南秦岭地区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4 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5 SIMS锆石O同位素分析
    3.6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3.7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大洪山辉绿-辉长岩
    4.1 前言
    4.2 岩石学特征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特征及U-Pb年龄
        4.3.2 主微量元素组成
        4.3.3 Sr-Nd-Pb同位素组成
    4.4 讨论
        4.4.1 后期蚀变作用
        4.4.2 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
        4.4.3 源区属性
        4.4.4 软流圈地幔熔融
        4.4.5 构造意义
    4.5 主要认识
第五章 随县群沉积岩
    5.1 前言
    5.2 岩石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4 讨论
        5.4.1 随县群沉积年龄
        5.4.2 物源源区属性
        5.4.3 近源沉积
        5.4.4 构造环境
        5.4.5 扬子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
    5.5 主要认识
第六章 晚新元古代武当-随枣地区基性-超基性脉岩
    6.1 前言
    6.2 岩石特征
    6.3 分析结果
        6.3.1 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
        6.3.2 主微量元素特征
        6.3.3 Sr-Nd-Pb同位素组成
    6.4 讨论
        6.4.1 热液蚀变
        6.4.2 地壳混染作用
        6.4.3 地幔源区
        6.4.4 扬子北缘裂解过程
        6.4.5 原特提斯洋的开启
    6.5 主要认识
第七章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
    7.1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7.2 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认识及结论
    8.2 尚未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川西南部前寒武纪关键层位定年与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完成工作量
    1.4 新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前寒武纪地层
        2.1.1 前南华纪浅变质岩系
        2.1.2 南华系
        2.1.3 震旦系(盖层)
    2.2 区域侵入岩
    2.3 区域构造
        2.3.1 断裂
        2.3.2 褶皱
    2.4 菜子园蛇绿杂岩
第三章 关键层位定年及区域地层意义
    3.1 天宝山组
        3.1.1 研究现状
        3.1.2 地层层序与采样位置
        3.1.3 样品分选与锆石特征
        3.1.4 测试程序与结果
        3.1.5 区域地层学意义
    3.2 盐边群
        3.2.1 研究现状
        3.2.2 地层层序与采样位置
        3.2.3 样品分选与锆石特征
        3.2.4 测试程序与结果
        3.2.5 区域地层学意义
    3.3 观音崖组
        3.3.1 研究现状
        3.3.2 地层层序与采样位置
        3.3.3 样品分选与锆石特征
        3.3.4 测试程序与结果
        3.3.5 区域地层学意义
第四章 新元古代初期原型盆地与板块构造环境
    4.1 火山岩类型、地化特征及其Lu-Hf同位素对构造环境的约束
        4.1.1 TAS分类和Zr/TiO_2-Nb/Y分类
        4.1.2 主量元素
        4.1.3 微量元素
        4.1.4 稀土元素
    4.2 Lu-Hf同位素分析
        4.2.1 测试方法
        4.2.2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4.2.3 岩浆源区讨论
    4.3 康滇地区构造古地理格局
        4.3.1 天宝山组构造环境
        4.3.2 沉积地质特征对原型盆地的约束
    4.4 康滇古陆中段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OCG矿床国外研究现状
        1.2.2 IOCG矿床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3 典型矿床地质
    3.1 迤纳厂铁-铜-金-铀-稀土矿床
        3.1.1 矿体地质特征
        3.1.2 矿石物质组成
        3.1.3 矿石结构构造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阶段
    3.2 邵家坡铜矿床
        3.2.1 矿体地质特征
        3.2.2 矿石物质组成
        3.2.3 矿石结构构造
        3.2.4 围岩蚀变
    3.3 鹅头厂(罗茨)铁矿床
        3.3.1 矿体地质特征
        3.3.2 矿石物质组成
        3.3.3 矿石结构构造
        3.3.4 围岩蚀变
4 岩石地质地球化学
    4.1 实验验测试方法
    4.2 岩石学特征
    4.3 岩石地球化学
        4.3.1 主量元素
        4.3.2 微量元素
        4.3.3 稀土元素
    4.4 锆石U-Pb年代学
        4.4.1 中性岩浆岩年龄
        4.4.2 基性岩浆岩年龄
    4.5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5.1 锆石微量元素含量
        4.5.2 锆石饱和温度与Ti温度
        4.5.3 陆壳锆石与洋壳锆石
        4.5.4 热液锆石与岩浆锆石
    4.6 同位素地球化学
        4.6.1 Sr-Nd同位素
        4.6.2 Lu-Hf同位素
        4.6.3 O同位素
    4.7 岩浆岩成因
5 矿床地球化学
    5.1 实验测试方法
    5.2 矿石地球化学
        5.2.1 迤纳厂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5.2.2 邵家坡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5.2.3 鹅头厂矿床矿石地球化学
    5.3 成矿流体特征
        5.3.1 迤纳厂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5.3.2 邵家坡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5.4 同位素地球化学
        5.4.1 氢、氧同位素
        5.4.2 碳、氧同位素
        5.4.3 硫同位素
        5.4.4 铅同位素
    5.5 ~(40) Ar/~(39)Ar年代学分析
        5.5.1 样品特征
        5.5.2 测试结果
6 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6.1 成矿作用
        6.1.1 成矿物质来源
        6.1.2 成矿流体性质
        6.1.3 成矿元素迁移和富集机制
    6.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6.3 成岩成矿模式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2]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J]. 耿元生,旷红伟,杜利林,柳永清. 岩石学报, 2020(08)
  • [3]华南新元古代马底驿组和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古地磁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冼汉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D]. 刘昊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扬子地块西缘峨眉山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启示[D]. 李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川西德昌大陆槽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D]. 赵俊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D]. 崔晓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D]. 刘航.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川西南部前寒武纪关键层位定年与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格局[D]. 廖博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云南武定地区铁-铜-金-铀-稀土矿成矿作用与成矿动力学[D]. 朱利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标签:;  ;  ;  ;  

罗迪尼亚古大陆华南位置探讨: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的证据及其与塞舌尔地块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