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探析

寻衅滋事罪探析

论文摘要

寻衅滋事罪作为1997年刑法新设立的一个罪名,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正是由于该类案件的多发性,我们更应该认真把握该罪的性质以便准确认定,以免有失偏颇。实践中,在认定该罪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殴打他人是否具有“随意”性不易判断;二是“情节严重”、“情节恶劣”、“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三是兼有几种情形但均未达到“情节严重”、“情节恶劣”、“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情节或者结果要求时是否可以综合考虑从而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没有达成共识;四是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的四种情形与分则中某些犯罪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导致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存在困难。对此,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并无相关规定,以致出现同案不同罪的尴尬境地。本文试图针对以上问题对本罪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难题。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为本论,第三部分为结论。第一部分前言主要阐述了写作本文的目的。该部分内容介绍了寻衅滋事罪是从1979年刑法流氓罪中分解出来的一个新罪名,但其客观方面的四种情形不是有情节要求就是有结果要求,导致司法适用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引出写作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本罪的深入探讨以期达到司法认定的统一。第二部分本论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罪名性质的分析。有学者指出寻衅滋事罪是堵截性罪名,笔者对此表示不同意见,并从本罪的客体、主观故意、刑法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第二章对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的四种情形容易出现的模糊认识,从客观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个人观点阐述了对“随意”的判断、对“情节严重”、“情节恶劣”、“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把握以及兼具客观方面的几种情形但均未达到情节要求或者结果要求时的处理方式。第三章是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本章涉及寻衅滋事罪与非罪、与近似犯罪之间的界限问题,主要分析了寻衅滋事罪与一般的寻衅滋事行为、与民事纠纷引发的闹事行为的区别,同时着重以案例的形式阐明了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与抢劫罪之间的界限。第四章研究了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问题。主要讨论了共犯的实行过限和承继的共犯问题并对中途离开的纠集人的责任认定、非过限行为实施人的责任认定以及教唆犯的责任认定进行了具体分析。结论部分是对寻衅滋事罪的综合评价。首先,针对寻衅滋事罪废止论者的呼声提出寻衅滋事罪的存在有其固有的价值;其次,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所包容的范围应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不能超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规定所对应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即不能包容致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危害后果;最后,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或有情节要求或有结果要求,对此应有具体的操作标准,故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做法对此规定量化的标准,做到以硬性的规定作为参照,同时综合考虑行为手段、行为发生场所等因素,凭着司法工作人员的良心和正义感、法律知识和社会经验,准确地定罪量刑,做到不枉不纵。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罪名的性质
  • 第二章 客观方面
  • 第一节 现状
  •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
  •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
  •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随意"的概念难以把握
  • 二、"情节严重"、"情节恶劣"、"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
  • 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兼具几种情形但均未达到情节要求或者结果要求时的处理方式
  • 第三节 个人观点
  • 一、随意的判断
  • 二、"情节严重"、"情节恶劣"、"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把握
  • 三、兼具几种情形的认定
  • 第三章 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
  • 一、与一般寻衅行为的界限
  • 二、与因民事纠纷引发的闹事行为的界限
  • 第二节 与近似犯罪之间的界限
  • 一、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 二、与抢劫罪的界限
  • 第四章 共同犯罪
  • 第一节 共犯实行过限问题
  • 一、中途离开的纠集人的责任认定
  • 二、非过限行为实施人的责任认定
  • 三、教唆犯的责任认定
  • 第二节 承继的共犯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探析——以法律的继受为视角考察寻衅滋事罪的存在根据[J]. 财经政法资讯 2012(02)
    • [2].饱受争议的寻衅滋事罪[J]. 检察风云 2020(01)
    • [3].济南市“网络寻衅滋事罪”司法实践适用现状调查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20(01)
    • [4].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三性”审视[J]. 学术界 2020(05)
    • [5].浅析“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2)
    • [6].浅谈寻衅滋事罪传统认定的缺陷[J]. 法制博览 2018(14)
    • [7].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论寻衅滋事罪“口袋”属性的限制和消减[J]. 政法论丛 2018(03)
    • [9].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应对路径初探[J]. 法制博览 2018(17)
    • [10].寻衅滋事罪的司法适用困境与立法架构[J]. 人民法治 2018(07)
    • [11].寻衅滋事罪法理探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2].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3].寻衅滋事罪犯罪客观方面的疑难分析[J]. 法制与经济 2017(05)
    • [14].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的法教义学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5].浅议寻衅滋事罪[J]. 法制与社会 2017(26)
    • [16].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的理解与适用[J]. 萍乡学院学报 2016(02)
    • [17].关于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6)
    • [18].网络时代寻衅滋事罪的法教义学展开[J]. 法制与社会 2016(22)
    • [19].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J]. 法学 2015(04)
    • [20].寻衅滋事罪犯罪客体的新定位[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3)
    • [21].寻衅滋事罪的适用路径探析[J]. 中国检察官 2015(12)
    • [22].寻衅滋事罪的情节解读与界定探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 [23].浅析“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J]. 知识文库 2016(18)
    • [24].暴力恐吓同学 索钱财被判刑[J]. 青春期健康 2017(03)
    • [25].破解“好面子”难题[J]. 法律与生活 2017(11)
    • [26].女生被三十多人扇耳光 3名18岁打人学生被判刑[J]. 青春期健康 2017(09)
    • [27].一则案例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J]. 长江丛刊 2017(12)
    • [28].寻衅滋事罪名争议:被忽视的正当防卫[J]. 法律与生活 2017(18)
    • [29].恶意跳桥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J]. 法治论坛 2014(02)
    • [30].关于寻衅滋事罪的认定[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寻衅滋事罪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