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网上订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韩立峰,亓雪冬[1](2021)在《基于微服务的高校网上订餐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主流。在后疫情时代,本着"应线上尽线上"指导思想,设计实现了基于微服务的网上订餐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用户访问层、业务微服务层和基础服务层三层,在中间业务层将用户登录、餐品预订、用户支付、商户结算等功能抽取为微服务,微服务通过调用基础服务层校园一卡通开放平台Rest API,实现基于一卡通的身份认证和支付功能。微服务架构的实现采用Dubbo框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调用和负载均衡的能力。
覃志宏[2](2021)在《移动订餐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如何减少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提高员工用餐体验和减少订餐、用餐耗时,是企事业单位食堂共同面临的问题和需求。研究开发一种集订餐和交互功能于一体的手机订餐交易管理系统,将其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订餐业务中,不仅可为单位员工提供一种灵活便捷的订餐和交流餐饮知识的方式,有效减少员工在订餐上所耗费的时间,还可节省食堂经营成本和工作效率,打造便捷的食堂订餐及就餐模式。本论文阐述了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的移动订餐APP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该系统基于B/S结构和Eclipse平台,主要采用Java进行开发设计,在SSM框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VC架构的实现方案。手机客户端应用Android UI开发技术遵照MVC模式进行开发,运用HTTP协议来实现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选用My SQL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Tomcat作为Web服务器。本论文用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统功能模块图等分析了系统功能的运行流程和组织结构,并对系统的业务过程和分析过程进行UML建模,通过用例图、流程图等展示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给出了各主要功能的运用界面。最后对本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测试和总结。本移动订餐APP系统的主要功能由手机用户端和服务端两部分组成。手机用户端包括注册和登录、关注、收藏、订餐、发布菜谱、菜谱评论、用户留言等功能。服务端包括用户管理、菜谱管理、分类管理、评论管理、公告管理等功能,管理员通过后台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经测试,本移动订餐APP系统已基本实现预期的功能,系统运行效果稳定。
傅凤[3](2020)在《基于饮食安全的餐饮外卖系统的设计与创新 ——以“一餐系统”微信小程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购”也驶入了“快车道”,手机购物已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购物方式。人们可以在网上购买衣服,也可以“订餐”——让“热乎的套餐”随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已成为一种“新常态”。然而,人们在大口品尝“外卖”之时,一种挥之不去的隐忧——“此餐安全吗”,始终与之相伴。“新冠疫情”更是将这种担忧推至极限,无不期待着一种新的、令人放心的“饮食安全”系统出现。基于广大消费者对网络订餐安全的高度关注,首先设计了消费者调查问卷,并实地走访了餐品制作现场,梳理了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剖析与研究,理清了现有外卖系统优劣势,以及新的餐饮外卖系统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待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多角度入手,包括餐品安全的内涵与表达、餐品的制作过程与监控、配送环节与方案等,对新的订餐系统——“一餐系统”进行了多角度的定位研究与架构设计,提出了“一餐系统”创新点与竞争力,为交互流程设计奠定了基础。其次,在餐饮外卖制作方面,从装备设计入手,探讨了自动化智能制作的可实现性,包括净菜加工、自动烹饪、自动分餐以及自动连续包装等。研究表明,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完成从原料到成品餐的制备过程自动化,如果再结合现有的电子商务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从原料到成品餐配送的“一条龙”服务,尤其是“团餐”——从硬件角度构建了一道安全屏障。另外,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利用Ps、Illustrator等软件,结合“微信小程序”构建技术,探讨了点餐平台的设计及模型构建,使“一餐系统”除了具有现有点餐系统的常规功能外,还具有制作过程全程直播、发票等信息可查询等特色功能——从而从软件角度构建了一道安全屏障。最后,从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商业运营以及盈利模式六个方面对“一餐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表明,基于饮食安全理念而设计开发的“一餐系统”微信小程序是可行的,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前消费者面临的迫切需求。
张锐[4](2019)在《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配送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旅客对旅途中餐饮服务的需求急速增长。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自2017年开放,订餐需求量急剧增加,未来各车站配送中心配送效率和规定的旅客下单提前时间量将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上订餐平台能更好的服务旅客,本文基于生产配送联合调度思想,对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的配送方案优化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的实际运营模式,从平台的经营主体、服务范围以及业务范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现有运营模式下配送失败率较高、旅客下单需至少提前1小时以及订单配送失败后售后服务工作不足等问题。同时基于供应链研究领域的多环节联合优化思想,提出了高速铁路网上订餐生产配送联合调度的优化策略。接着,针对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提供的预订业务,构建了以订单配送失败率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高速铁路网上订餐预存订单联合调度模型,并设计了遗传模拟退火求解算法。同时,针对实时订购业务,构建了高速铁路网上订餐实时订单的联合调度模型,设计了三阶段启发式求解算法。然后,以武汉站实际为案例背景,分别构建了上述两模型的求解案例。为保证模型的普适性,对商家的生产能力、相对坐标采取随机生成的策略。订单的配送时间窗则在武汉站实际的到发时刻表中随机选取。最后,根据封装品的离线配送案例的求解结果,验证了预存订单联合调度模型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订单配送的成功率,同时还验证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上的优势;根据即食品的在线配送案例验证了实时订单的联合调度模型能减少订单的平均服务时间,一定程度上缩减旅客下单的提前时间,在算法效率上,证明了三阶段启发式算法解决实时订单配送问题的优越性。
郝恬[5](2019)在《针对双用户的订餐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课题研究基础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中小学生订餐配送系统的设计”,在笔者研究生学习阶段网络订餐平台迅速普及。因此,将网络订餐这一现象延续性研究。在过去五年内,网络移动终端迅速发展并得到普及,网络订餐平台的数量及影响急速发展。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中国政府放开二胎政策,老龄化问题以及儿童成长话题引起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双用户指的是网络服务环节中,选择、支付、反馈环节的用户与实际享用服务内容、产品的用户不是同一用户的现象。目前,网络订餐的主流用户以中、青年人为主,这一用户群体也正是频繁使用网络的人群,老年人、儿童等边缘化的用户需要通过家人的帮助完成订餐,而现存的订餐平台的服务,且设计较为初步。根据文献研究可知,目前对于老年人少有使用外卖平台的现象已被学界关注。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市场不大,结论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现象的分析,均未深入探究解决方案。本设计以网络订餐的边缘化用户为研究重点,对不同情况用户的用餐行为进行研究,将这类用户的就餐现象概括为“双用户现象”。提炼双用户现象中的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在使用网络订餐系统时的流程、障碍、矛盾和需求,绘制用户画像,总结设计重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将间接用户在接受用餐服务期间的状态分成寄托型和依赖型两大类。根据分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总结提炼双用户双方在接受用餐服务过程中的矛盾、障碍、需求,对三大类间接用户生活形态绘制用户画像、典型的使用流程。最终发现在双用户现象的订餐系统流程中,间接用户的参与及反馈环节存在很多问题,接收食品的时效和确认手段也缺乏专门方案。除此之外,情感陪伴的缺失导直接用户通过订餐无法满足给间接用户。基于用户研究结果,搭建出了一个双用户条件下的订餐配送系统,将线上与线下结合,效率与情感相协调,将各个要素重新搭配。对户外用餐的传统和已有的订餐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献、书籍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比国内外用户研究研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研究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过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问卷调研分析阶段,根据已有网络订餐要素满意度设计问卷,网络发放后对收回的179份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发现问题;第二阶段为观察、访谈阶段,对间接用户进行主要观察访谈,结合直接用户的意见,总结问题痛点;第三阶段为设计实践阶段,规划双用户订餐系统,并根据该系统设计网络订餐跑送系统,作为该系统规划的设计案例。
王金朔,孙延辉[6](2018)在《基于SSM和Java的网上订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就餐快捷性的需求,文章拟设计一款网上订餐系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设计拟采用目前最流行的SSM框架和IDEA开发工具,结合WEB前端的JS完成后台和前端的交互数据。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模块的功能,用户登录注册模块、选择菜单模块、添加到购物车模块、还有管理员模块的设计。论文选用少量的高效测试数据进行系统测试,用来检验相关的接口以及前端数据的传递是否有问题。经测试验证,文章设计的网上订餐系统,能够完成上述所有功能并且运行稳定、可靠。
罗扬威,曾纪沾[7](2018)在《网络订餐管理系统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表的设计,利用JSP的动态生成页面编程技术,实现了用网络展示餐饮信息、浏览餐饮页面、注册客户、更改客户信息;同时,完成管理人员对餐饮信息的添加、餐饮价格的更改等相关功能。基于系统开发的软件工程规范的需要,严格执行设计步骤来完成该系统的设计,并且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完成了网上订餐系统平台的构建,实现预期的网上订餐的基本功能。
王尚勇[8](2018)在《基于混合加密的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研究》文中认为电子商务是与互联网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创造了基础条件,而在电子商务行业愈发火热的同时来自安全方面的威胁却敲响了警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所依赖的传统上的加密算法已经不足以抵御现有计算机的超强破解攻击,这对于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面对愈发紧迫的形势,面对电子商务要求更高的安全需求,无论是虚拟货币的区块链技术,还是对原有算法的优化,混合加密体制思想的提出,都在为电子商务的安全而考虑。本文即是针对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数据加密而提出的加密算法的研究。当前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数据加密主要是由对称加密算法与公钥加密算法来实现的,尤其是RSA算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两者相比较而言,公钥加密安全性能更好但加密效率不高,而对称加密则与之相反。而768bit的RSA算法被强力破解标志着公钥加密算法的安全已经有些不足了。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电子商务的需求考虑,论文在对比当前应用较多的几种加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加密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二维码的算法模型以及基于数字签名的算法模型,主要研究内容为:1.从电子商务的定义作为切入点,阐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由此引出当前乃至以后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问题。2.针对电子商务的安全威胁引出电子商务安全体系,对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针对信息加密部分作了重要的研究。3.对目前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是加密技术)研究对比,对以对称加密与公钥加密为主的主流加密算法的加密思想以及特征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CDSA签名方案。4.对混合加密方案的设计思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基于二维码的L-ECC加密算法模型以及改进的基于混沌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方案模型L-ECDSA,并对二者进行了性能分析。5.采用JSP技术设计了一个常用的电子商务系统,网上订餐系统,对其相关的开发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L-ECDSA模型对系统的签名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在安全性、抗伪造以及处理速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朱晓凤[9](2018)在《中小型企业食堂的微信订餐及膳食决策优化系统》文中提出企业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关系到员工的用餐问题,同时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食堂的管理和服务十分重要。中小型企业食堂多采用“经验配餐+现场订餐”方式,食堂员工根据自身经验配餐,用户在就餐时点餐,容易使得食堂的管理和服务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无法实现个性化需求订餐。由于食堂一般固定菜谱,无法满足员工需求,员工可能自带或者外卖,无法确定就餐人数,从而导致浪费或者食物不足的现象;二是在就餐高峰用户就餐效率低。用户需现场点餐,取餐慢,排队等待时间长,效率低;三是财务核算不规范。食堂员工口头计算用户订餐费用,易出错并且效率低;四是无法按量采购食材。传统食堂无法按需按量采购食材,会造成食材库存增加成本或者食材不够影响食堂正常经营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中小型企业食堂的管理和员工就餐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企业员工提供个性化订餐需求。本文针对用户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粒子群(Hybrid Algorithm of Genetic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多目标营养的膳食决策优化方法,建立能量、蛋白质、脂肪、钙和铁五种营养目标的膳食决策优化模型,利用GAPSO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并进行膳食决策优化的MATLAB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五种营养素达标的前提下获取合理的膳食配餐方案,为员工膳食结构的优化提供新方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手机微信订餐平台中,为员工提供膳食指导。针对食堂就餐效率低、财务核算不规范、无法按量采购食材等问题,实现了中小型企业食堂的订餐系统的开发。系统主要包括员工手机微信订餐平台、食堂后台管理系统以及刷卡显示装置,手机微信订餐平台和食堂后台管理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2013进行开发,系统采用ASP.NET MVC框架和SQL Server2008数据库。刷卡显示装置利用AVR单片机技术进行开发。为解决食堂浪费或者食物不足、无法按量采购食材等问题,实现菜品生产的物料需求计划,根据用户的订单获取食材采购清单和菜品清单,食堂按量采购食材并按量备餐。企业员工利用手机微信订餐平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订餐,订餐完毕后食堂后台管理系统统计订餐信息,食堂员工根据用户订单按量采购食材并按量备餐。
徐帆[10](2018)在《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传统的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飞跃,借助商务平台进行品牌推广,提升销售量,餐饮业可专注于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发展。传统的流通领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出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与互联网相结合,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在这种背景下,网上订餐应运而生。网上订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在研究当下已存的订餐平台的现状与发展之后,分析订餐平台发展的潜力,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设计而实现的。系统客户端提供给用户选择菜品分类、点餐、保存当前点餐到购物车、提交订单的功能,管理端给商户提供添加、修改、删除菜单以及查看、修改订单状态,以及给平台管理员提供管理用户的功能。在设计和开发网上订餐系统的过程中,使用类图与用例分析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流程图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流程,并使用S2SH、JavaEE等技术来实现系统。这些技术使系统有更好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后期维护与升级。主要工作特色:(1)平台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了权限分配,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平台所有者、加盟店家和消费者。有利于更多商户加盟平台,形成集约型服务。(2)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完成包括添加、修改商品,菜单浏览,购物车,生成、处理订单。后台管理中商户管店铺,平台管理员管商户,形成有效的监管和独立的业务经营模式。(3)应用定位技术,向消费者推送最近距离店家,缩短送餐时间。
二、设计网上订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网上订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服务的高校网上订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网上订餐系统 |
2 微服务架构 |
3 网上订餐系统架构设计 |
4 网上订餐系统微服务实现 |
4.1 订餐系统运转整体流程 |
4.2 支付微服务的设计 |
(1) 服务端定义支付微服务接口 |
(2) 服务端实现支付微服务接口 |
(3) 声明暴露支付微服务 |
(4) 服务消费者调用支付微服务 |
5 系统部署方案 |
6 总结 |
(2)移动订餐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相关技术概述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业务过程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3 用例分析和建模 |
2.4 业务流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客户端详细设计 |
3.4.1 开发环境设计 |
3.4.2 用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
3.5 服务端详细设计 |
3.5.1 用户管理 |
3.5.2 菜谱管理 |
3.5.3 评论管理 |
3.5.4 公告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 |
4.1 用户功能模块的实现 |
4.1.1 用户注册登录模块 |
4.1.2 用户订餐模块 |
4.1.3 首页模块 |
4.1.4 发布食谱模块 |
4.1.5 浏览食谱模块 |
4.1.6 查看用户信息和关注模块 |
4.1.7 用户聊天界面 |
4.1.8 查看公告界面 |
4.2 管理员功能模块的实现 |
4.2.1 用户管理界面 |
4.2.2 菜谱管理界面 |
4.2.3 公告管理界面 |
4.2.4 类别管理界面 |
4.3 手机app的实现和发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系统主要功能测试 |
5.2.1 登录与登出 |
5.2.2 食谱查询功能测试 |
5.2.3 订餐功能测试 |
5.2.4 菜谱分类功能测试 |
5.2.5 管理权限功能测试 |
5.2.6 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饮食安全的餐饮外卖系统的设计与创新 ——以“一餐系统”微信小程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调研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外卖系统的剖析与研究 |
2.1 外卖系统的商家调研和消费者用户调查研究 |
2.1.1 对餐品制作端的调查及分析 |
2.1.2 面向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2.1.3 其他建议的汇总分析 |
2.2 现有主要外卖系统的优势与问题 |
2.2.1 “平台+品牌”之利与“平台通病”之弊 |
2.2.2 资本优势与创新的尴尬 |
2.2.3 “好吃”与“吃好”的博弈 |
2.2.4 “送的快”唱响与“做的快”回响 |
2.2.5 “看的清”的魅力与“查的明”的潜力 |
2.3 新外卖系统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
2.3.1 找准“平地崛起”的突破口 |
2.3.2 品牌自营与平台化 |
2.3.3 技术创新标准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餐系统的创新点研究与设计 |
3.1 基于餐品安全需求的“一餐系统”硬件系统创新设计 |
3.2 基于品牌愿景与系统定位的“一餐系统”运营模式创新设计 |
3.3 基于易识别、易使用、可满足需求的“一餐系统”的体验设计 |
3.4 “一餐系统”的饮食安全及其内涵表达创新设计 |
3.4.1 饮食安全的内涵 |
3.4.2 均衡营养饮食对人体的作用 |
3.4.3 如何做到均衡健康饮食 |
3.4.4 饮食安全在外卖中的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餐系统的架构与交互流程设计 |
4.1 一餐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定位设计 |
4.1.1 “首页”的需求分析与定位 |
4.1.2 “餐播”的需求分析与定位 |
4.1.3 “订单”的需求分析与定位 |
4.1.4 “我的”的需求分析与定位 |
4.2 一餐系统的架构图设计 |
4.2.1 “首页”的架构图设计 |
4.2.2 “餐播”的架构图设计 |
4.2.3 “订单”的架构图设计 |
4.2.4 “我的”的架构图设计 |
4.3 一餐系统的功能流程设计 |
4.3.1 “首页”的功能流程设计 |
4.3.2 “订单”的操作流程设计 |
4.3.3 “餐播”的操作功能流程设计 |
4.3.4 “我的”的操作功能流程设计 |
4.4 一餐系统的视觉界面及交互流程设计 |
4.4.1 微信小程序界面设计的设计原则 |
4.4.2 微信小程序界面设计的设计方法 |
4.4.3 “一餐系统”使用交互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5.1 文化环境(Political Factors)可行性分析 |
5.2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可行性分析 |
5.3 社会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可行性分析 |
5.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可行性分析 |
5.5 商业运营(Commercial Operation)可行性分析 |
5.6 盈利模式(Profit Model)可行性分析 |
5.7 可行性分析总结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配送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速铁路旅客餐饮服务研究 |
1.3.2 网上订餐系统配送调度研究 |
1.3.3 联合调度的求解算法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2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的运营模式分析 |
2.1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系统的服务特点 |
2.1.1 高速铁路运输服务特点 |
2.1.2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特点 |
2.1.3 配送中心服务人员的工作特点 |
2.2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平台的经营模式 |
2.2.1 网上订餐平台的经营主体 |
2.2.2 网上订餐平台的服务范围 |
2.2.3 网上订餐平台的业务范围 |
2.3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系统服务现状问题 |
2.4 高速铁路网上订餐系统服务改进方向 |
2.4.1 多环节联合优化提高配送成功率 |
2.4.2 多环节联合优化缩减下单提前量 |
2.4.3 多信息综合反馈改善售后服务质量 |
2.5 基于联合优化思想的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优化策略 |
2.5.1 引入高速铁路预存订单生产配送联合调度方法 |
2.5.2 引入高速铁路实时订单生产配送联合调度方法 |
3 高速铁路预存订单联合调度模型 |
3.1 封装品类联合调度问题描述 |
3.2 问题分析与模型假设 |
3.3 参数描述与模型建立 |
3.3.1 生产环节调度 |
3.3.2 配送环节调度 |
3.3.2 并行机生产-PDPTW配送联合调度 |
3.4 预存订单联合调度模型的算法设计 |
3.4.1 启发式算法研究 |
3.4.2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3.4.3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
4 高速铁路实时订单联合调度模型 |
4.1 即食品类联合调度问题描述 |
4.2 问题分析与模型假设 |
4.3 参数描述与模型建立 |
4.4 实时订单联合调度模型算法设计 |
4.4.1 算法思路 |
4.4.2 算法流程 |
5 算例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
5.1 封装品类离线配送算例分析 |
5.1.1 案例概况 |
5.1.2 实验思路及参数设置 |
5.1.3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1.4 实验结论 |
5.2 即食品类在线配送算例分析 |
5.2.1 案例概况 |
5.2.2 实验思路及参数设置 |
5.2.3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2.4 实验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针对双用户的订餐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以用户为中心的现象研究——双用户现象 |
1.2.2 网络订餐服务系统中的矛盾背景 |
1.3 课题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1 异处就餐历史背景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计划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网络订餐系统解析 |
2.1 订餐的种类及现状调研 |
2.1.1 基于线下经营的自营订餐外卖系统 |
2.1.2 第三方订餐外卖配送平台系统 |
2.1.3 针对线下到店就餐的网上预订系统 |
2.2 网络订餐特征及主体用户特征分析 |
2.2.1 网络订餐主题用户的外因特征 |
2.2.2 网络订餐主题用户的习惯特征 |
2.2.3 网络订餐主题用户的心理特征 |
2.3 网络订餐用户扩充发展 |
2.3.1 网络订餐间接用户现象 |
2.3.2 网络订餐平台间接用户服务现状 |
2.3.3 网络订餐间接用户形态分类 |
2.4 间接用户形成原因归类 |
2.5 小结 |
第3章 以双用户为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
3.1 双用户背景概述 |
3.1.1 双用户的概念定义 |
3.1.2 双用户现象存在与现状 |
3.1.3 双用户各要素界定与特点 |
3.2 用户调研与分析 |
3.2.1 研究目标 |
3.2.2 目标人群定位 |
3.2.3 用户调研方案确立 |
3.2.4 样本案例研究 |
3.2.5 直接用户研究-访谈法 |
3.3 双用户现象形成归因 |
3.3.1 双用户现象三维归因系统 |
3.3.2 双用户现象各因素归纳 |
3.4 双用户模型创建 |
3.4.1 直接用户行为模型 |
3.4.2 间接用户模型 |
3.4.3 双用户概念框架 |
3.5 双用户情景设计与需求分析 |
3.5.1 时间维度用户需求分析 |
3.5.2 空间维度用户需求分析 |
3.6 双用户模式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3.6.1 双用户模式的存在情况及发展前景 |
3.6.2 网络环境条件的现状及发展 |
3.6.3 城市条件的现状及发展 |
3.7 小结 |
第4章 双用户订餐系统建构 |
4.1 双用户网络订餐系统构成元素 |
4.1.1 双用户网络订餐行为概况 |
4.1.2 订餐平台系统模型与用户要求 |
4.1.3 对接商家服务与监督 |
4.1.4 双用户操作环节 |
4.1.5 运行外因差异适应性 |
4.2 典型间接用户使用流程 |
4.2.1 学生群体间接用户使用流程 |
4.2.2 老年群体间接用户使用流程 |
4.2.3 工作环境中间接用户使用流程 |
4.2.4 其他情况间接用户案例使用流程 |
4.3 硬件设施分析 |
4.3.1 运行环境与交通工具选择 |
4.3.2 餐饮容器设定 |
4.4 双用户网络订餐设计构建 |
4.4.1 双用户订餐及派送流程构建 |
4.4.2 双用户反馈服务流程构建 |
4.5 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网络个性订餐系统设计 |
5.1 服务定位 |
5.1.1 目标市场定位 |
5.1.2 产品需求定位 |
5.1.3 产品测试定位 |
5.2 服务平台设计 |
5.2.1 服务平台功能 |
5.2.2 平台信息架构设置 |
5.3 产品系统要点元素分析 |
5.3.1 “小田螺”VI设计 |
5.3.2 系统交互元素定位 |
5.3.3 使用流程 |
5.4 设计实施 |
5.4.1 系统线下视觉识别设计 |
5.4.2 移动终端APP界面设计 |
5.4.3 运输工具设计 |
5.4.4 产品容器设定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A 调研问卷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
(6)基于SSM和Java的网上订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 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2.1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 |
2.2 菜单查看模块 |
2.3 购物车和订单模块 |
2.4 管理员模块 |
3 系统测试实现 |
4 结语 |
(7)网络订餐管理系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网上订餐系统设计 |
1.1 系统设计内容概述 |
1.1.1 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 |
1.1.2 系统的结构流程设计 |
1.1.3 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 |
1.2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1.2.1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1.2.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2 系统详细设计与编码实现 |
2.1 客户端模块的设计 |
2.1.1 页面的搭建 |
2.1.2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2.1.3 用户注册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2.2 订餐模块的设计 |
2.2.1 餐饮查询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2.2.2 餐饮分类显示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2.2.3 餐饮具体信息显示模块的开发与实现 |
2.2.4 餐饮的搜索功能设计 |
2.3 后台管理功能设计 |
2.3.1 后台首页设计 |
2.3.2 后台餐饮管理模块设计 |
3 结论 |
(8)基于混合加密的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安全研究现状 |
1.2.2 加密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技术 |
2.1 电子商务 |
2.2 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
2.3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
2.3.1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
2.3.2 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密算法与数字认证 |
3.1 加密算法 |
3.1.1 对称加密算法 |
3.1.2 非对称加密算法 |
3.2 数字认证 |
3.3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 |
3.3.1 椭圆曲线下的数学基础 |
3.3.2 椭圆曲线定义 |
3.3.3 椭圆曲线的算法原理 |
3.3.4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应用 |
3.4 混沌理论与加密 |
3.4.1 混沌理论基础 |
3.4.2 混沌密码学 |
3.5 改进的ECDSA算法 |
3.5.1 常规的ECDSA方案描述 |
3.5.2 改进的ECDSA算法描述 |
3.5.3 改进ECDSA算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加密算法模型与改进的数字签名方案模型 |
4.1 椭圆曲线与混沌加密方案设计思想 |
4.2 基于二维码的混合加密算法模型L-ECC |
4.2.1 关键加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2.2 L-ECC混合加密体制的设计与实现 |
4.2.3 基于二维码的L-ECC算法模型性能分析 |
4.3 改进的基于混沌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方案模型L-ECDSA |
4.3.1 改进的L-ECDSA数字签名方案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3.2 改进方案L-ECDSA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上自助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设计背景 |
5.1.1 Java语言介绍 |
5.1.2 JSP概述 |
5.1.3 开发环境简介 |
5.2 系统体系结构与设计原则 |
5.2.1 系统体系结构 |
5.2.2 系统设计原则 |
5.3 系统各模块设计 |
5.3.1 注册登录功能的实现 |
5.3.2 美食查询以及分类功能的实现 |
5.3.3 查看订单、美食购买功能的实现 |
5.3.4 后台管理功能的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中小型企业食堂的微信订餐及膳食决策优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订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营养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 系统的企业需求分析 |
2.2 员工营养分析的需求 |
2.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1 手机微信订餐平台需求分析 |
2.3.2 食堂后台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3.3 食堂硬件装置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结构设计 |
3.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 手机微信订餐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3.3 食堂后台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3.5 系统硬件装置的方案设计 |
3.5.1 食堂订餐传菜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 |
3.5.2 食堂刷卡显示装置的硬件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GA_PSO多目标营养的膳食决策优化算法 |
4.1 营养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不同劳动强度人群的营养需求分析 |
4.1.2 营养分析模型的建立 |
4.2 多目标营养的膳食决策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 膳食优化算法的设计和应用 |
4.3.1 粒子群算法的概述 |
4.3.2 多目标优化 |
4.3.3 膳食决策优化算法的设计 |
4.4 多目标营养的膳食决策优化结果分析 |
4.4.1 多目标营养的膳食决策优化试验 |
4.4.2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食堂微信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微信订餐系统的实施方案 |
5.2 系统的平台体系和功能结构 |
5.3 企业食堂订餐系统的开发简介 |
5.4 数据库的连接 |
5.5 手机微信订餐平台的实现 |
5.5.1 用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 |
5.5.2 膳食分析模块的实现 |
5.5.3 食谱配置 |
5.5.4 订单信息管理 |
5.6 菜品生产的物料需求计划 |
5.6.1 食材物料清单设计 |
5.6.2 食材库存管理体系设计 |
5.6.3 MRP计划安排 |
5.7 食堂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
5.7.1 食堂后台管理员登录 |
5.7.2 用户信息管理 |
5.7.3 菜品信息管理 |
5.7.4 食材信息管理 |
5.7.5 用户订单信息管理 |
5.8 本章小结 |
6 刷卡显示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
6.1 刷卡显示装置的硬件构成 |
6.1.1 IC卡读写器 |
6.1.2 工业串口显示屏 |
6.1.3 USR-K3串口转网口电路 |
6.1.4 ATmega1280芯片 |
6.2 刷卡显示装置的电路设计 |
6.2.1 刷卡显示装置电路设计开发环境 |
6.2.2 电源电路设计 |
6.2.3 USR-K3串口转网口电路设计 |
6.2.4 RS485电路设计 |
6.2.5 ATmega1280单片机主控电路设计 |
6.3 单片机程序设计 |
6.4 刷卡显示装置的实现 |
6.5 Socket通信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开发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网上订餐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1.1 消费者用户业务流程分析 |
2.1.2 商户业务流程分析 |
2.1.3 管理员用户流程分析 |
2.2 系统用例分析 |
2.2.1 消费者用户用例分析 |
2.2.2 商户后台管理用例分析 |
2.2.3 管理员用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上订餐系统设计 |
3.1 功能概述 |
3.2 网上订餐系统概要设计 |
3.2.1 订单管理模块概要设计 |
3.2.2 餐品管理模块概要设计 |
3.2.3 用户管理模块概要设计 |
3.2.4 用户注册登录模块概要设计 |
3.2.5 购物车管理模块概要设计 |
3.2.6 订单管理模块概要设计 |
3.2.7 浏览菜单模块概要设计 |
3.2.8 修改个人信息模块概要设计 |
3.3 网上订餐系统详细设计 |
3.3.1 订单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3.3.2 餐品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3.3.3 添加、修改、删除餐品类图设计 |
3.3.4 用户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3.3.5 用户注册类图设计 |
3.3.6 浏览菜单类图设计 |
3.3.7 订单管理模块设计 |
3.3.8 修改个人信息类图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上订餐系统实现 |
4.1 实现系统的HIBERNATE持久层 |
4.2 实现系统的DAO层 |
4.3 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层 |
4.4 实现系统的WEB层 |
4.4.1 用户登录实现 |
4.4.2 用户下单实现 |
4.4.3 商户管理员功能实现 |
4.4.4 平台管理员端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的测试运行环境 |
5.2 系统测试内容 |
5.3 测试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设计网上订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服务的高校网上订餐系统设计[J]. 韩立峰,亓雪冬. 微型电脑应用, 2021(09)
- [2]移动订餐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覃志宏.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饮食安全的餐饮外卖系统的设计与创新 ——以“一餐系统”微信小程序为例[D]. 傅凤. 青岛大学, 2020(01)
- [4]高速铁路网上订餐服务配送方案优化研究[D]. 张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针对双用户的订餐系统设计研究[D]. 郝恬.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基于SSM和Java的网上订餐系统设计[J]. 王金朔,孙延辉. 信息通信, 2018(10)
- [7]网络订餐管理系统应用[J]. 罗扬威,曾纪沾. 科技传播, 2018(17)
- [8]基于混合加密的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研究[D]. 王尚勇.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9]中小型企业食堂的微信订餐及膳食决策优化系统[D]. 朱晓凤.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10]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帆. 南昌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