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对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与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50种,隶属25目73科171属,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数(739种)的33.83%。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7种,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6种。即哺乳动物Ⅰ级保护物种6种,Ⅱ级保护物种8种;鸟类17种,Ⅰ级保护物种1种,Ⅱ级保护物种16种;两栖Ⅱ级保护物种1种;鱼类Ⅱ级保护物种1种。根据对保护区脊椎动物的地理区系成分分析,本区脊椎动物区系有以下几个特征:(1)保护区动物东洋界成分占主导地位在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鱼类除外,鸟类以繁殖鸟统计)中,有东洋界137种,古北界58种,广布29种,分别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4.43%、26.01%和12.56%。脊椎动物地里成分以东洋界为主,占有明显优势。(2)种的地理成分复杂,是南北动物区系的过渡带和多种地理成分的汇聚地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南北动物成分过渡特征明显,此特点在区内各类脊椎动物中均得到体现。例如,在鸟类动物中,既有北方型如红尾伯劳Lanius c.cristatus、东北型如乌鹟Muscicapa sibirica sibirica、高地型如黑喉石Saticolatorqnata stejnegeri和东南亚洲热带—亚热带型如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chinensis,也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如白领凤鹛Yuhina dademata verreaux、南中国型如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和跨越古北、东洋两大界的种类如勺鸡Pucrasia macrolopla ruficollis、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strauchi等。同样,在兽类动物中,其地理分布型既有北方型、东北型和高地型,也有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型、东南热带—亚热带型、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和南中国型等。(3)区内国家重点珍稀保护物种众多,科研价值较高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7种,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6种。最具代表性的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和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本区不仅是珍稀物种遗传多样性保育的天然基因库,而且是进行动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作用规律、植被恢复与动物种群消长规律等研究的理想场所。(4)本区地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核心位置,是不同珍稀物种基因交流的天然廊道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西邻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接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相毗邻,南和佛坪娘娘山自然保护区(待建)接壤,地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核心位置,不仅是秦岭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中心地带,而且是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基因交流的重要廊道,并对减轻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压力起到明显的的缓冲作用。同时,本区有108国道通过,是进行道路对动物沿秦岭移动影响的良好实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