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广域差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星历误差,差分校正,虚拟参考站
广域差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任凯强,孙正波[1](2019)在《基于虚拟参考站的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广域差分校正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星历误差是导致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该文针对传统差分校正算法在远离参考站区域对星历误差校正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参考站(VRS)的广域差分校正算法。首先证明两参考信号时差的差分残差近似为两参考站连线方向的线性函数;然后利用已有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和参考信号的时差观测值,在目标辐射源位置处通过线性拟合构造一个VRS;最后将目标辐射源与VRS的时差观测值进行差分,从而实现对星历误差的高精度校正。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差分校正算法,该方法可大范围消除星历误差对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且定位精度可逼近CRLB。(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宁,闫少霞,文述生,王江林,刘国光[2](2018)在《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北斗系统在服务领域亦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且该系统具有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授权服务方式主要是利用一维等效钟差改正数和导航信息完成高精度定位服务。除此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于差分信息进行伪距观测数据计算,但通常其精度会受残余伪距噪声影响,从而导致定位产生误差。基于此情况,为有效提升系统广域差分服务性能,笔者对广域差分新模型进行详尽阐述,并指出新模型的优点在于综合了伪距及相位观测数据,并将伪距观测值作为钟差改正数和轨道改正数的定义标准,而计算约束差分改正数的高精度则是以相位历元间差分观测值的相对变化为基准。笔者对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进行概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未来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从而促进北斗系统广域差分评估技术在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25期)
李杰,秘金钟,李得海,周万振,祝士杰[3](2017)在《Android平台下实时BDS+GPS双系统广域差分定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服务应用正在飞速扩张。Android智能终端,因其性价比高而占据了大多数用户市场,但定位精度有待提升。因此,利用广域差分增强技术,提升室内外位置服务精度,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ndroid studio 2.2.2平台、Java语言及JNI技术,开发了BDS+GPS广域差分定位软件,该软件通过串口读取北斗移动终端原始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差分数据流解析、实时轨道和钟差改正并实现增强定位。在移动终端硬件平台上,运行BDS+GPS实时WAAS软件,分析了定位结果,双系统单频广域定位精度为4 m左右,对于GNSS卫星技术在低成本移动终端位置服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7年12期)
陈俊平,杨赛男,周建华,曹月玲,张益泽[4](2017)在《综合伪距相位观测的北斗导航系统广域差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其中授权服务主要提供一维等效钟差改正数和完好性信息,实现更高精度的服务性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实时差分信息是基于CNMC平滑后的伪距观测数据计算,其精度受到残余伪距噪声的限制。为提升系统广域差分服务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广域差分新模型。该模型综合了伪距及相位观测数据,并新增了轨道改正数。模型中经相位平滑的伪距观测值用于定义钟差改正数和轨道改正数的基准,而相位历元间差分观测值用于计算约束差分改正数的高精度相对变化。论文分析了数据采样率、测站个数等因素对新模型的影响,并采用中国区域内的观测站数据对新模型进行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新广域差分模型的GEO卫星UDRE指标相对原有模型提升了27%,IGSO卫星指标提升了35%,MEO卫星指标提升了24%;(2)基于新的广域差分模型,用户在南北、东西、高程方向的伪距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23%、32%和52%,实现了北斗系统用户导航定位叁维定位精度优于1m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袁航[5](2017)在《星基广域差分系统Atlas精度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GNS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域差分增强SBAS系统在军用军事、资源勘探、导航通讯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发展壮大我国的卫星导航事业、摆脱对国外增强系统的依赖、打破国际上增强系统的技术封锁与价格垄断,国内也建立了自己的星基广域差分增强系统。而作为新兴的SBAS系统,其定位精度高低,尤其在贵州山区这样的地势地貌条件下,则需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文章围绕其定位精度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SBAS系统的产生背景,阐述SBAS系统内涵要义的同时对国际上流行的SBAS系统从组成、结构特性到相关指标参数进行简要介绍。2、对国内新投入使用的SBAS系统的系统组成及相关指标参数作简短介绍,并简要叙述其定位原理;提出实验原理及验证Atlas系统精度的方式。3、实验通过实验区的选址、不同的坐标系统进行Atlas系统定位精度的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得知,采用贵阳市独立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以及西安80坐标系时单机定位偏差很大,无定位精度可言;而采用CGCS2000坐标系时,平面定位精度在亚米级,平均定位精度在30cm左右,高程定位精度统一偏差30m左右,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4、鉴于单机定位的结果,提出利用引入已知点校正的方法进行定位精度的改善。实验分别从控制点数量的选择、控制点点位分布方面提高定位精度并验证不同模式下的精度差别。通过实验得出,在贵阳实验区内,分别引入一个、两个、叁个已知控制点以及相同控制点数量不同点位分布时,定位精度无太大差别,除个别点位异常外,总体定位精度在10cm左右;安顺实验区整体呈带状分布并且布设的控制点也呈线性分布,其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数量的控制点定位偏差都在20cm以内,不同点位分布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小,实验区整体定位精度为17cm左右;两个实验区之间定位精度偏差在7cm左右,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5、实验还通过多时段定位、已有实验工程复测以及不同基线距离等方式验证Atlas系统的特性。实验表明,多时段定位的数据定位精度同首次实验保持一致;工程文件复测实验定位精度与原有实验定位精度相当;随着基线距离的增加,定位精度逐渐下降。(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李娟娟,杨开伟[6](2016)在《实时广域差分定位系统及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实时广域差分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原理,基于开发的实时广域差分定位处理软件和高精度接收机,组成实时广域差分系统。通过接收国际全球定位系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进行了静态测试实验和动态测试实验,并对系统精度进行分析评估。(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6年06期)
王锦晨,王清太,徐学永,国昊,蒋国华[7](2016)在《卫星导航广域差分数据CMMB播发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对导航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差分数据产品并播发给用户进行位置解算,从而提高用户定位精度。本文针对卫星导航广域差分数据播发技术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卫星导航广域差分数据播发示范系统,研制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导航信息接收终端用于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播发服务能力。(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7 卫星导航增强技术》期刊2016-05-18)
任晖,辛洁,赵金贤,薛峰[8](2015)在《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服务性能测试评估难题,提出基于高精度BDS用户机构建的评估平台,对单频伪距、单频伪距差分、双频伪距和双频伪距差分等多种定位模式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北斗系统提供的广域差分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服务性能。北京地区测试评估结果显示,单频差分服务精度优于5m,比普通单点定位精度提升了近30%,双频差分服务精度优于3m,比普通双频定位精度提升了近40%。(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崔莹莹,孟诏,贾为民,宋帅[9](2014)在《BD2系统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BD2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测速精度的关键因素,如何减少电离层误差是当前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常见的电离层模型包括广域差分格网模型和Klobuchar模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Klobuchar模型,对BD2广域差分格网模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比较了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和Klobuchar模型对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真实环境下的评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修正电离层延迟可以减小电离误差,从而提高单频接收机导航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4年06期)
张晓[10](2014)在《基于广域增强系统的广域差分校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域差分增强系统是GNSS的辅助系统,包括由分布在广大区域上的基准站组成的网络、中心站、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部分,将GNSS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解算中遇到的误差源进行区分,并且对相关性强的误差源分别进行建模并生成差分校正值,用户使用GNSS导航信号和广域增强系统差分校正值进行增强定位解算,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授时和定位服务。近年来,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运行以及GALILEO系统的不断完善,广域增强系统不仅要提高导航精度和完好性,还需要提供对多模GNSS系统的支持。本文以广域增强系统为基础,对广域差分校正算法和系统性能两方面展开研究:建立了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模型,计算了一天内电离层变化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电离层变化率以及观测噪声的Hatch滤波算法,使用该算法进行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对中国区域可见卫星数、DOP值和UDRE值进行了计算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介绍了广域增强系统的原理和组成结构,以经纬度2.5??5?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模型,根据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的电离层监测数据,计算和仿真了一天内中国区域电离层垂直电子含量。2.介绍了广域差分校正算法,针对算法中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提出一种使用电离层延迟变化率、卫星高度角和观测噪声计算最佳平滑时间的Hatch滤波算法,利用改进的算法对伪距进行载波相位平滑。通过仿真实验,将本文的算法与经典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文算法平滑后的伪距精度更高。3.基于LU分解推导出多星座DOP值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仿真了单模和双模情况下,成都地区和中国区域一天内的可见卫星数和DOP值,通过GDOP和PDOP的对比,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基于最差用户位置计算UDRE,提出一种使用解析几何计算WUL的的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将本算法与经典的详尽格网搜索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精度下,本算法的计算效率更高。(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5-10)
广域差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北斗系统在服务领域亦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且该系统具有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授权服务方式主要是利用一维等效钟差改正数和导航信息完成高精度定位服务。除此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于差分信息进行伪距观测数据计算,但通常其精度会受残余伪距噪声影响,从而导致定位产生误差。基于此情况,为有效提升系统广域差分服务性能,笔者对广域差分新模型进行详尽阐述,并指出新模型的优点在于综合了伪距及相位观测数据,并将伪距观测值作为钟差改正数和轨道改正数的定义标准,而计算约束差分改正数的高精度则是以相位历元间差分观测值的相对变化为基准。笔者对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进行概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未来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从而促进北斗系统广域差分评估技术在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蓬勃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域差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任凯强,孙正波.基于虚拟参考站的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广域差分校正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2].李宁,闫少霞,文述生,王江林,刘国光.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3].李杰,秘金钟,李得海,周万振,祝士杰.Android平台下实时BDS+GPS双系统广域差分定位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17
[4].陈俊平,杨赛男,周建华,曹月玲,张益泽.综合伪距相位观测的北斗导航系统广域差分模型[J].测绘学报.2017
[5].袁航.星基广域差分系统Atlas精度分析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6].李娟娟,杨开伟.实时广域差分定位系统及精度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6
[7].王锦晨,王清太,徐学永,国昊,蒋国华.卫星导航广域差分数据CMMB播发系统研究[C].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7卫星导航增强技术.2016
[8].任晖,辛洁,赵金贤,薛峰.北斗系统广域差分性能评估技术研究[J].导航定位学报.2015
[9].崔莹莹,孟诏,贾为民,宋帅.BD2系统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研究与应用[J].航天控制.2014
[10].张晓.基于广域增强系统的广域差分校正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标签:同步叁星时差定位系统; 星历误差; 差分校正; 虚拟参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