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凹陷区中生界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沾化凹陷区中生界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论文摘要

从我国目前的勘探现状和发展趋势看,要实现石油生产的战略性接替,下步勘探重点对象是难度大的改造型盆地或残留盆地。济阳坳陷区中生界即为残留盆地,其与上覆新生界第三系相比,地质结构复杂,勘探和研究程度低,但已有的勘探成果表明其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论文采用综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以地层划分、对比为基础,以原型盆地恢复为核心,首次恢复了沾化凹陷区中生代原型盆地,系统研究了中生界沉积、储集特征,分析了中生界油气藏特点及控制因素。研究成果细化了中生界勘探单元,明确了不同盆地叠合单元的成藏类型及特征,从而使中生界勘探由盲目的兼探转变为有针对性的勘探。沾化凹陷区中生界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侏罗系坊子组、三台组、白垩系蒙阴组、西洼组,各组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中生界盆地的展布受NW-SE走向的基底断层控制,盆地发育经历了两个成盆期和三次构造变动,早、中侏罗世为北东向展布的“挠曲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受走滑运动影响的“裂陷盆地”,晚白垩世总体抬升,其与上覆新生界叠合,可划分为中凸新凸、中凹新凹、中凸新凹、中凹新凸等4种构造叠合单元。沾化凹陷区中生界是以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的陆相沉积,经历了两次周期性的湖侵-湖盆收缩过程。沉积相及不整合面是控制中生界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纵向上,西洼组储层最为有利,其次为蒙阴组和三台组储层。最有利的储层主要为在不整合和断层的影响范围内的河流、三角洲相含砾砂岩、砂岩储层。沾化凹陷区中生界发育2类6种油气藏类型。不同构造叠合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组合:中凹新凹叠合单元发育自生自储岩性气藏组合、新生古储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组合;中凸新凹叠合单元发育自生自储岩性气藏组合、新生古储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组合、新生古储构造油气藏组合;中凹新凸叠合单元发育自生自储岩性气藏组合、新生古储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组合、新生古储构造油气藏组合。中凹新凸、中凸新凹叠合单元的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下步的主要勘探方向。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成果
  • 1.6.1 主要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构造格局
  • 2.2 地层特征
  • 2.3 地质演化特征
  • 2.3.1 早-中三叠世
  • 2.3.2 晚三叠世
  • 2.3.3 早-中侏罗世
  • 2.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2.3.5 晚白垩世
  • 第三章 中生界标准剖面及地层划分对比
  • 3.1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理与方法
  • 3.1.1 多重地层划分的基本原理
  • 3.1.2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 3.2 岩性特征
  • 3.2.1 坊子组
  • 3.2.2 三台组
  • 3.2.3 蒙阴组
  • 3.2.4 西洼组
  • 3.3 古生物组合特征
  • 3.3.1 孢粉组合序列
  • 3.3.2 介形类组合序列
  • 3.4 磁性地层特征及划分
  • 3.4.1 中生代古地磁特征
  • 3.4.2 钻孔极性柱特征
  • 3.4.3 古地磁地层划分
  • 3.5 测井滤波旋回地层划分
  • 3.5.1 地层旋回性与数字滤波方法
  • 3.5.2 滤波地层划分
  • 3.6 标准剖面的建立
  • 3.6.1 时代厘定
  • 3.6.2 标准剖面的建立
  • 3.7 地层(残留)展布特征
  • 第四章 中生代原型盆地及构造演化
  • 4.1 构造层次划分
  • 4.1.1 不整合面的识别
  • 4.1.2 构造层的识别
  • 4.2 原始地层厚度恢复
  • 4.2.1 剥蚀厚度计算
  • 4.2.2 原始地层厚度
  • 4.3 盆地形成及展布
  • 4.3.1 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
  • 4.3.2 断层活动性分析
  • 4.3.3 构造演化
  • 4.3.4 构造物理模拟
  • 4.4 现今构造格局
  • 4.5 中新生代盆地叠合单元划分及分布
  • 4.5.1 盆地叠合单元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 4.5.2 沾化凹陷区盆地叠合单元分布
  • 第五章 中生界沉积与储层特征
  • 5.1 露头剖面沉积特征
  • 5.1.1 新汶地区
  • 5.1.2 博山地区
  • 5.2 济阳探区沉积特征
  • 5.2.1 沉积相类型
  • 5.2.2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 5.2.3 沉积模式及演化特征
  • 5.3 储集层特征
  • 5.3.1 岩石学特征
  • 5.3.2 成岩阶段划分
  • 5.3.3 储集空间类型
  • 5.4 储集层测井参数解释
  • 5.4.1 孔隙度测井解释
  • 5.4.2 储层渗透率的确定
  • 5.4.3 有效储层物性标准
  • 5.5 储集层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
  • 5.5.1 储集层控制因素
  • 5.5.2 储集层分类评价
  • 第六章 中生界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 6.1 中生界生烃条件
  • 6.1.1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2 烃源岩总体评价
  • 6.1.3 生烃潜力
  • 6.2 油气藏类型及典型油藏解剖
  • 6.2.1 油气藏类型
  • 6.2.2 典型油藏解剖
  •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6.3.1 盆地叠合单元样式控制油气藏宏观展布
  • 6.3.2 输导体系类型控制油气藏类型
  • 6.3.3 有效储层发育控制油气富集
  • 6.4 勘探潜力及方向
  • 6.4.1 勘探潜力
  • 6.4.2 勘探方向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沾化凹陷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02)
    • [2].东营、沾化凹陷页岩油有利目标综合评价方法[J]. 地质论评 2019(S1)
    • [3].沾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岩裂缝形成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6)
    • [4].沾化凹陷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12)
    • [5].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凸起周缘生物灰岩地震相及储层预测技术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6)
    • [6].沾化凹陷深层压力系统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09)
    • [7].胜利油区沾化凹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J]. 山西建筑 2009(27)
    • [8].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研究[J]. 石油科学通报 2017(02)
    • [9].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二段湖相混积岩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以罗家—邵家地区为例[J]. 地质论评 2013(06)
    • [10].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罗63井沙一段碎裂岩方解石胶结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03)
    • [11].沾化凹陷孤西地区二氧化碳特征及成因[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02)
    • [12].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陡坡带始新统沙三段扇三角洲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储层成因[J]. 地质论评 2015(04)
    • [13].胜利油区沾化凹陷孤南洼陷资源评价及勘探潜力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0(05)
    • [14].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陆相页岩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及可压裂性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1)
    • [15].沾化凹陷烃源岩及生烃成藏系统研究进展[J]. 辽宁化工 2019(06)
    • [16].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孔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2)
    • [17].煤岩初次和二次生烃动力学及其对沾化凹陷孤北天然气成因的解释[J]. 地球化学 2008(03)
    • [18].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实验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1)
    • [19].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J]. 石油科学通报 2017(04)
    • [20].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三下亚段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与脆性评价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6)
    • [21].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沙四段沉积相分析及烃源岩评价——以渤南洼陷罗家鼻状构造北翼为例[J]. 石油化工应用 2015(12)
    • [22].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旋回测井识别在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的应用[J]. 测井技术 2017(06)
    • [23].疏松砂岩稠油层油水赋存特征及识别——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馆下段稠油油藏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5)
    • [24].孤北洼陷西部陡坡带沙一段混积螺滩沉积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4)
    • [25].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J]. 特种油气藏 2019(03)
    • [26].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地震反射特征[J]. 煤炭技术 2016(12)
    • [27].沾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断裂研究进展[J]. 地下水 2016(01)
    • [28].疏松砂岩稠油层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校正方法探讨——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馆陶组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4)
    • [29].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油气多期成藏过程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30].沾化凹陷桩西地区沙三段-沙一段沉积相及其演化[J].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4)

    标签:;  ;  ;  ;  ;  ;  

    沾化凹陷区中生界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