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钥鲁棒性水印方案中水印信号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灿吉[1](2020)在《无损的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共享变得更为普遍,共享的数据量也随之剧增。大数据共享和交易的普及,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大数据的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调整,比如数据库在上下级分发和售卖后可能存在二次分发和二次售卖的情况。因此如何在数据库泄露后,实现其版权保护并追溯泄露源成为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鲁棒数据库水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大数据版权保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但该技术不可避免地会给原始载体带来失真,虽然失真相对于原始数据来说,体量较小,但在医疗、遥感图像、机器学习等领域,即使这种细微的失真,仍不可接受。为此,本论文重点研究无损的鲁棒可逆水印技术,在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保证了数据库的可用性,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基于分组的数据库直方图移位算法。通过使用主键哈希算法将数据库分组,结合数据库自身的统计特性筛选出最佳属性列,进而计算分组均值与原始属性项的差值获得直方图。与传统直方图平移技术不同,本文通过预留容错空间来应对恶意攻击,从而可抵抗常见的数据库攻击。算法以较低损失将水印信息嵌入数据库中,当水印提取完成后,根据阈值和水印信息可将数据库恢复,实现无损数据库水印。此算法不仅在提取水印后能无损恢复载体数据库,在遭受恶意攻击时,算法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2.提出基于循环移位的数据库零水印算法和基于正反排序的数据库零水印算法。上述两种算法都先使用RS编码将水印信息编码,并使用哈希函数对数据库分组,通过改变分组的相对位置来将水印“嵌入”数据库中。基于循环移位的数据库零水印算法通过循环移动分组将水印嵌入数据库中,而基于正反排序的数据库零水印算法通过改变前后两个分组的顺序来将水印嵌入数据库中。上述两种算法都无需修改数据库属性值,因此嵌入水印后不会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即可将水印无损的嵌入数据库中。当数据库遭受恶意攻击时,使用概率密度函数和质心来获得分组的相对位置,提取出嵌入的水印信息,并通过RS纠错解码获取最终水印,实验证明所提出的两种算法都有较高的鲁棒性。
刘洋[2](2019)在《基于公钥加密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模式已经开始深入到各行各业,也促使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信息传输、信息隐藏、数据复制等操作。随之而来的巨大隐患,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数字作品的版权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信息隐藏手段,可以为数字作品提供版权保护。在侵权案件的取证中,从数字作品中提取水印继而可以判定作品所有人、锁定侵权者、检测作品的完整性、认证内容的真实性等,为侵权行为的鉴定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从而震慑非法使用者,减少侵权现象。由此,该技术已经成为一些商业的数字作品保护工具。随着数字水印技术被广泛应用,很多研究者开始将其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水印系统抗攻击能力的全面性问题、水印安全问题、系统时间消耗问题、内容认证中的篡改检测精度问题等。针对目前数字水印算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探索了水印的生成过程、图像处理与水印嵌入的关系,对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相关的研究做出了如下几点贡献:(1)传统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对常见的噪音干扰、图像压缩处理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对图像旋转、尺度变换等几何形变攻击无能为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载体图像特征的数字水印算法,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形成稳定的水印嵌入区,解决了嵌入域容易随图像尺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本文首次尝试同时从鲁棒性嵌入域和鲁棒性数字水印两方面探索水印系统的健壮性,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在载体图像上生成稳定的水印嵌入域,再利用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算子从载体中得到鲁棒性水印,特征水印与载体图像的纹理接近,以图像增强的方式嵌入数据,也有利于水印的隐蔽性。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不降低水印嵌入量的前提下仍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可以很好地隐藏版权验证信息,和其它相关算法相比,本算法对抗高斯噪音的NCC值提高了0.0789,对抗椒盐噪音的NCC值提高了0.0865,图像旋转攻击提高了0.1159,图像缩放攻击提高了0.2369。所以,本算法对高斯噪音这样常见的噪音干扰以及旋转、缩放等几何攻击都有更强的抵抗能力。(2)为了保证数字水印的安全,传统的做法是利用混沌映射技术或对称加密算法将水印图像置乱成密文后嵌入载体,但存在图像数据量大导致水印加密过程非常耗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加密的安全数字水印算法,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混沌映射参数的策略,解决了水印加密耗时的问题。先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技术加密水印信息,再利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混沌映射参数。本文首次将非对称加密算法应用到混沌技术中保护数字水印的安全,不仅利用非对称加密中的NP难问题解决混沌映射中密钥空间小不安全的缺陷,还大大缩短了水印图像的加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考虑到了水印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保证了较好的健壮性和较大的数据嵌入量,和其他的方法相比,本算法的单张水印图像加密时间减少了约4.5秒,不仅提升了时间效率,而且水印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3)传统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通常只对图像压缩处理有一定的鲁棒性,对其他噪音干扰比较脆弱,这就存在水印因为受到非恶意攻击的影响导致篡改检测出现漏检或误检的问题。本文首次采用原始水印分开嵌入的策略,结合空间域和变换域各自的优势提高水印信息在非恶意攻击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解决了半脆弱水印算法抵抗能力单一性问题。另外,本文对传统的水印图像置乱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K分块-Arnold加密算法对水印进行加密,解决了大部分混沌映射或图像置乱算法中因为秘钥空间小而导致水印信息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算法比传统的图像置乱算法有更大的秘钥空间,能更好地应对水印分析类攻击,安全性更高。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对椒盐噪音和JPEG压缩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可以很好地区分恶意篡改攻击还是合理范围的噪音干扰。尤其是在强度为0.002的椒盐攻击下测得的平均NCC值为0.8415,强度为10%的JPEG压缩攻击的NCC值为0.8991,比传统的方法更高。(4)大多数图像认证水印算法中的定位水印由基于哈希值的认证码组成,对非恶意攻击比较敏感,没有充分考虑噪音、压缩处理等对篡改定位水印的干扰,导致图像篡改检测中出现了较多错误定位的区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水印嵌入的图像认证水印算法,利用偶卷积滑动技术从较小图像子块生成稳定特征,解决了虚假定位的问题。算法先对载体图像进行整数小波变换,将载体无关灰度水印图像嵌入低频小波系数中,再结合图像卷积操作与奇异值分解技术从图像中得到显着代数特征,用作图像的篡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更好地抵抗均值滤波、椒盐噪音的干扰,提高了数字水印系统的篡改定位精度,而且在相同安全等级情况下,比采用RSA算法加密水印需要更少的时间。和其他三种图像认证水印算法相比,本算法的平均篡改定位精度达98.23%,提高了2.73%。
漆若兰[3](2018)在《四元数域彩色图像多功能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盗版数字作品在网络中的传播就越发的便捷、影响越发的广泛,引发了严重的个人版权保护问题。数字水印作为一种有效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的单一数字水印一般只有版权保护或内容认证的单一功能,将越来越难满足复杂多变的实际需要。本文以彩色图像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基于彩色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围绕可用于版权保护的鲁棒性水印和内容认证的脆弱水印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彩色图像鲁棒性水印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分通道离散小波变换的低频系数做四元数描述,然后提取分块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的实部系数构造系数矩阵,最后水印则嵌入系数矩阵的奇异值中。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以感知性,并对JPEG压缩、多种信号处理攻击和几何攻击具有较强鲁棒性。2.结合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频域的系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QDCT的彩色图像自嵌入脆弱水印算法。首先将彩色图像进行2?2分块的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然后特征脆弱水印利用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的低频系数产生,并嵌入空域最低有效位。为构造兼具版权保护和篡改定位功能的多功能水印算法,将该算法与所研究的鲁棒性水印算法有效结合。实验表明,该多功能算法的图像保真度良好,对分色篡改具有精确的篡改定位能力,且嵌入的脆弱水印与鲁棒性水印的相互影响小。
魏宇[4](2011)在《基于小波变换的舰船航行数据记录仪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是一种记录船舶航行状态及操作信息的装置,对加强船舶的海上航行安全以及事故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VDR中需要记录驾驶室声音和雷达图像的大量数据,声音和图像数据都不容许被删除、伪造或人为地攻击,所以如何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保护,从而正确地分析出船舶失事的原因和责任是一个关键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数字产品知识产权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基本思想是在不影响原数据的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在数字产品中嵌入秘密信息,用来证明产品的真实可靠性。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进行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一些典型算法,然后重点研究了四种小波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1)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雷达图像鲁棒性水印算法。分析了雷达图像在YCbCr空间内的分布特点,将雷达图像在YCbCr空间内进行小波变换,采用了冗余嵌入方式,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确定了图像的最小可察觉误差,实现了水印信息的最大化嵌入,在水印的鲁棒性和透明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2)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雷达图像水印算法。在一幅雷达图像中嵌入了两种不同功能的图像水印,为了减小两种水印的相互干扰,在YCbCr色彩空间的小波变换系数的中低频部分嵌入鲁棒性水印,高频部分嵌入脆弱水印,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水印的安全性,在水印嵌入前,分别采用了混沌系统和公钥加密算法对两种水印进行了加密,使两种水印既达到了预期的功能又不容易被破解。(3)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听觉特性的驾驶室声音水印算法。该算法结合人类听觉系统的特性在音频信号中嵌入了二值图像水印,并采用了提升小波变换技术,保证了水印的嵌入的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提高了系统的运算速度。(4)提出了一种在驾驶室音频小波变换域的不同位置同时嵌入两个不同作用的双水印算法。在水印嵌入前,分别采用混沌系统和公钥加密算法对两种水印分别进行加密处理,提高了水印的安全性,并根据能量比调整了水印嵌入的量化步长,使两种水印都发挥出了各自的作用,既能保护音频数据的所有权又能进行完整性认证。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且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
林青[5](2009)在《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交易量成指数增长。然而,新的技术和服务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方面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已经不够可靠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领域技术,即数字水印技术。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水印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电子商务安全中,主要内容有:1.详细研究了鲁棒性数字水印,借鉴信噪比概念和小波变换技术,实现了一个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2.详细研究了脆弱性数字水印,介绍了一个在小波域嵌入脆弱水印的算法,其中利用差错控制原理来提高水印对篡改的敏感性。3.研究了鲁棒性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鲁棒性数字水印可用于产品的版权保护,给出了实现版权保护的原理框架图。4.研究了脆弱性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应用。脆弱性数字水印可用于商品的完整性检测,给出了实现完整性认证的原理框架图。
邢桂华[6](2009)在《数字水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水印技术为知识产权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日益成为多媒体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论文针对数字水印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水印预处理、多水印、水印的检测理论以及基于智能计算的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研究。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水印预处理的研究。衡平矩阵具有元素的内在冗余性和平衡状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所以提出将其应用于水印的预处理,从而形成了基于衡平矩阵预处理的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将水印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将其转变为衡平矩阵,进而将衡平矩阵嵌入到载体图像。通过对水印的预处理,能实现水印分级检测:能提取出衡平矩阵,进而在密钥已知的情况下提取出私有水印。二、多水印方法的研究。首先,在现有单水印迭代混合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多水印迭代混合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迭代混合算法的鲁棒性问题,指出了弱鲁棒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误差的累积放大。进而提出了基于子图像偏差纠正的单水印和多水印迭代混合算法。算法通过修正混合图像降低攻击带来的影响,同时将水印在密钥控制下进行多份嵌入。然后,研究了形态学操作特点,设计了形态模式作为水印嵌入的真正意义形态学多水印。多种形态模式的同时嵌入使得为不同用户制作的数字产品能一次完成,加入可见性水印要求用户必须将其正确去除,在用户去除可见水印的同时实现了对数字产品的签名,从而实现了典型的操作跟踪应用。三、非线性相关检测和连续水印检测的研究。传统的线性相关水印检测方法只有在载体信号服从高斯分布时才是最优的,而离散脊波变换(DRT)域系数更接近拉普拉斯分布。对拉普拉斯分布下的基于假设检验的检测器进行了推导,给出了检测器性能的理论分析结果。固定长度的样本检测一般需要大量的待检测样本,不适合多水印检测和视频水印检测。连续水印检测通过不断增加检测样本,动态监测检测过程,从而克服固定样本检测存在的问题。在对连续水印检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操作特征函数指标及所需样本数量均与嵌入因子有关,采用局部神经网络对原图像进行估计可以减小嵌入因子误差,从而提高连续水印检测器性能。最后,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矢量量化水印。为了提高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根据仿生优化算法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在基于蚁群算法的矢量量化水印中,首先建立了矢量量化、水印嵌入及通过噪声通道的误差模型,并给出了简化模型。在该模型中,由于水印嵌入和通道噪声直接与码字索引相关,所以该模型误差由索引值决定,而码字索引的确定是NP难度问题,故引入蚁群算法对其优化,优化目标是降低误码率和使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张旭[7](2008)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功能数字水印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数字多媒体的使用和传输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广泛,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发现数字多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负面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和内容完整性认证问题。因此,作为信息安全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的数字水印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介绍了数字水印的概念、特点、分类、评估方法以及主要应用领域,着重分析了认证性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框架和原理。接着研究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给出小波变换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域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认证性数字水印算法以及一种多功能数字水印算法。本文提出的鲁棒性数字水印技术将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相结合,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点,采用量化的方法对水印进行嵌入,在水印的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信息,是种盲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和攻击如添加噪声、3×3均值滤波、剪切特别是JPEG压缩具有很好的鲁棒性。采用认证性数字水印技术(即脆弱性水印和半脆弱性水印)进行图像真实性、完整性认证已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半脆弱性水印技术是数字水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常见信号处理操作,又能检测出对多媒体数据是否有恶意篡改,并且可以定位篡改区域。本文从静止图像认证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可以定位篡改区域的认证性数字水印(半脆弱性水印)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分解,选择高频LH2子带和HL2子带嵌入基于图像内容的水印。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本算法的不可见性好,检测时不需要原始图像信息,可以实现篡改检测和篡改定位,有效区分恶意和非恶意篡改。在前面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功能数字水印算法,即在同一图像中嵌入两种性质不同的水印,实现对图像的双重保护。通过小波系数的树结构选择两种水印的嵌入位置,利用抖动调制方法将鲁棒性水印嵌入到图像小波分解低频子带的重要系数中、将认证性水印(半脆弱水印)嵌入到小波零树的特定节点上。本算法采用二值图像作为鲁棒性水印信息,而半脆弱性水印信息来源于图像的内容。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提取出的鲁棒性水印对一般的图像处理和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提取出的半脆弱性水印对恶意攻击如剪切以及剪切替换等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准确定位篡改发生的位置。
李莹[8](2008)在《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非对称数字水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各种形式的数字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同时数字作品极易被理想复制的特性也容易被盗版者利用。数字水印技术是当前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已有的数字水印方案绝大多数都是对称体制的,由于安全问题而不能提供公开检测,限制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对称水印方案是解决对称水印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对于非对称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分析了数字水印技术的一般原理、典型算法、常见的攻击方法及评估方法,并重点研究了非对称数字水印技术;对小波包分析理论和图像去噪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包基的模极大值图像去噪改进方法,并利用该去噪方法对含水印图像进行复原滤波,从而得到水印信号的估计,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鉴于队列置乱变换良好的置乱效果和密钥空间的无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置乱的加权非对称水印方案,通过以加权和的方式嵌入两个互不相关且检测性能互补的水印信号来实现非对称检测,其中秘密水印是公开水印的置乱版本。利用上述去噪方法进行水印检测,并对水印的鲁棒性和检测的可靠性以及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水印思想的非对称水印方案,采用双极性抖动量化的方法在小波包域嵌入多个不同版本的水印,根据信噪比自适应地确定量化步长,通过公开一个版本水印的嵌入信息,实现公开检测。本文所设计的两种非对称水印方案,均可实现水印的公开检测和盲提取,水印验证方便,并且由公钥无法推知私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防止水印伪造,可进行盗版追踪,版权认证过程效率高;在小波包域自适应嵌入水印,扩大了水印的嵌入空间,改善了水印的透明性和稳健性。基于最优小波包基的模极大值图像去噪改进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并可较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得到原始图像的较好逼近。实验证明,本文所设计的两种方案具有可靠的检测性能,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系统能够提供最小安全性,满足非对称数字水印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武者东[9](2008)在《信息隐藏与数字图像脆弱性水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的产权保护和完整性认证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图像认证和完整性保护的脆弱性水印技术和基于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的保密通信系统。论文首先阐述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特别是脆弱性水印技术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并通过对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然后针对数字图像的内容认证和保护问题实现了两种脆弱性水印算法。第一个是基于奇异值空间分解的水印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检测出图像是否被篡改,还可以对图像被篡改的位置进行定位。针对宿主图像的几何攻击的定位问题,算法采用了对原始宿主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的方法;针对宿主图像操作检测问题,算法采用了特征空间分解法。通过选择系数和构造提取矩阵,使得算法可以对某些限定范围和强度的操作具有鲁棒性,而且可以盲检测。第二个是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脆弱性水印算法,它把离散傅立叶变换与数字图像的特性结合起来,通过把水印嵌入到高频信息分量来实现水印的脆弱性,同样通过分块处理来实现算法的篡改定位和盲检测来增加安全性。这两种算法的脆弱性、安全性和定位能力都通过了计算机实验给与验证。最后利用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实现了一种保密通信系统,给出了系统模型和实现方法,通过了计算机实验的验证。
陆佰林[10](2007)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数字产品知识产权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信息隐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是在不影响原作品的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在数字多媒体产品中嵌入秘密信息,以便保护数字产品的版权,证明产品的真实可靠性或者提供产品的一些附加信息。随着mp3等音频压缩标准的广泛应用,对音频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音频数字水印也必将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技术进行研究。文中首先阐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一些音频水印的典型算法,然后重点研究了几种小波变换域的数字音频水印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量化的音频鲁棒水印和一种音频公开脆弱水印,最后结合两种不同水印,设计了一种在音频小波变换域的不同位置同时嵌入两个不同作用的双水印算法。本文算法中水印信号皆采用直观的二值图像印章,并把公钥加密理论、图像的混沌加密等技术应用到音频数字水印中。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的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脆弱性和不可感知性,并且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
二、公钥鲁棒性水印方案中水印信号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钥鲁棒性水印方案中水印信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损的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差分隐私 |
1.2.2 安全多方计算 |
1.2.3 公私钥加密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据库水印技术 |
2.1 数据库水印介绍 |
2.2 数据库水印研究现状 |
2.2.1 基于数值型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现状 |
2.2.2 基于非数值型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现状 |
2.3 数字水印与数据库水印不同点 |
2.4 数字零水印介绍 |
2.5 数据库水印分类 |
2.6 数据库水印攻击类型 |
2.7 数据库水印技术要求 |
2.8 经典的数据库水印算法 |
2.8.1 基于标记的数据库水印 |
2.8.2 基于奇偶检验的数据库水印 |
2.8.3 基于分组的数据库水印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直方图移位的数据库可逆水印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直方图移位算法 |
3.1.2 基于直方图移位算法的数据库水印 |
3.2 基于分组的均值直方图移位算法 |
3.3 嵌入前预处理 |
3.3.1 数据库分组 |
3.3.2 水印信息生成 |
3.3.3 最佳属性列选择 |
3.4 水印嵌入过程和水印提取过程 |
3.4.1 水印嵌入过程 |
3.4.2 水印提取过程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零水印的数据库水印算法 |
4.1 数据库预处理阶段 |
4.2 基于循环移位的数据库零水印 |
4.2.1 水印嵌入过程 |
4.2.2 水印提取过程 |
4.3 基于正反排序的数据库零水印 |
4.3.2 水印嵌入过程 |
4.3.3 水印提取过程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公钥加密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版权保护研究 |
1.2.3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内容篡改认证研究 |
1.2.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图像数字水印系统结构及分类 |
1.3.1 水印系统基本结构 |
1.3.2 数字水印分类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图像数字水印系统的攻防与评价 |
2.1 常见的水印系统攻击方法 |
2.2 数字水印系统的防御手段 |
2.3 数字水印系统的评价指标 |
2.3.1 含水印载体的视觉质量指标 |
2.3.2 水印质量指标 |
2.3.3 篡改检测衡量指标 |
第三章 基于载体特征的自嵌入图像水印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局部二值模式 |
3.2.2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
3.3 提出的算法 |
3.3.1 SIFT水印嵌入区域确定过程 |
3.3.2 水印嵌入过程 |
3.3.3 水印提取过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ogistic和 RSA的安全健壮数字水印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 |
4.2.1 离散小波变换 |
4.2.2 奇异值分解 |
4.2.3 Logistic混沌映射 |
4.2.4 RSA加密算法 |
4.3 提出的算法 |
4.3.1 水印嵌入过程 |
4.3.2 水印提取过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SB-DWT的半脆弱图像水印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 |
5.2.1 图像位平面 |
5.2.2 K分块-Arnold变换 |
5.3 提出的算法 |
5.3.1 算法流程示意图 |
5.3.2 水印生成过程 |
5.3.3 水印嵌入与提取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卷积特征的图像认证水印算法 |
6.1 引言 |
6.2 相关理论 |
6.2.1 整数小波变换 |
6.2.2 椭圆曲线加密 |
6.2.3 图像卷积 |
6.3 提出的算法 |
6.3.1 篡改定位水印生成过程 |
6.3.2 水印嵌入过程 |
6.3.3 水印提取过程 |
6.3.4 篡改定位过程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四元数域彩色图像多功能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功能水印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功能水印的研究现状 |
1.2.3 数字水印的应用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基础 |
2.1 数字水印简介 |
2.1.1 定义 |
2.1.2 分类 |
2.1.3 基本框架 |
2.1.4 攻击分类 |
2.1.5 性能评估 |
2.2 典型数字水印算法 |
2.2.1 空域法 |
2.2.2 变换域法 |
2.3 四元数理论及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 |
2.3.1 四元数基础理论 |
2.3.2 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 |
第3章 基于DWT_QDCT_SVD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算法 |
3.1 算法的理论基础 |
3.1.1 Logistic混沌映射 |
3.1.2 奇异值分解 |
3.2 算法描述及仿真 |
3.2.1 水印嵌入过程 |
3.2.2 水印提取过程 |
3.2.3 实验仿真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结合QDCT的彩色图像多功能水印算法 |
4.1 基于四元数域的彩色图像自嵌入脆弱水印算法 |
4.1.1 算法描述 |
4.1.2 篡改检测的漏检率与虚警率分析 |
4.1.3 实验仿真分析 |
4.2 结合QDCT的彩色图像多功能水印算法 |
4.2.1 多功能水印系统模型 |
4.2.2 实验仿真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内容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基于小波变换的舰船航行数据记录仪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动态 |
1.2.2 国内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动态 |
1.3 数字图像水印的研究现状 |
1.3.1 空域水印技术的研究状况 |
1.3.2 频域水印技术的研究状况 |
1.4 数字音频水印的研究状况 |
1.4.1 时域水印技术的研究状况 |
1.4.2 频域水印技术的研究状况 |
1.4.3 其他水印技术的研究状况 |
1.5 数字水印系统模型 |
1.6 数字水印的分类 |
1.7 数字水印的攻击 |
1.8 数字水印的评价 |
1.9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 |
1.10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雷达图像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研究 |
2.1 小波理论基础 |
2.1.1 小波分析的发展概况 |
2.1.2 小波变换 |
2.1.3 Mallat算法 |
2.2 人类视觉系统 |
2.2.1 人类视觉系统感知模型 |
2.2.2 人眼的视觉特性在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
2.3 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的研究 |
2.3.1 水印的置乱算法 |
2.3.2 水印嵌入位置的选择 |
2.3.3 雷达图像的空间特性分析 |
2.3.4 改进的人类视觉系统JND模型 |
2.3.5 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2.3.6 水印提取算法设计 |
2.4 实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雷达图像的多功能数字水印研究 |
3.1 基于混沌系统的水印图像加密 |
3.1.1 混沌系统 |
3.1.2 数字水印的混沌加密 |
3.1.3 水印图像的加密结果与分析 |
3.2 水印序列的公钥加密算法 |
3.2.1 密码学技术 |
3.2.2 RSA加密算法 |
3.2.3 水印序列加密 |
3.3 双水印算法设计 |
3.3.1 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3.3.3 水印提取算法设计 |
3.4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驾驶室音频鲁棒数字水印研究 |
4.1 数字音频水印技术 |
4.1.1 音频水印的基本要求 |
4.1.2 音频水印的基本过程 |
4.2 心理声学模型 |
4.2.1 声音的掩蔽效应 |
4.2.2 心理声学模型 |
4.3 水印嵌入容量的研究 |
4.4 提升小波变换 |
4.4.1 传统小波的局限性和提升小波的特点 |
4.4.2 提升小波的基本原理 |
4.4.3 提升小波变换的基本步骤 |
4.4.4 传统小波构造提升小波 |
4.4.5 提升小波算法的改进 |
4.5 水印算法的设计 |
4.5.1 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4.5.2 水印提取算法设计 |
4.6 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驾驶室音频多功能数字水印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字水印预处理 |
5.3 水印嵌入方案设计 |
5.3.1 鲁棒性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5.3.2 脆弱性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5.3.3 水印的提取算法设计 |
5.4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商务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
1.2.2 国内外电子商务安全研究现状 |
1.3 解决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传统技术及其局限性 |
1.3.1 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 |
1.3.2 密码技术 |
1.4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与小波理论 |
2.1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 |
2.1.1 数字水印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通用模型 |
2.1.2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性 |
2.1.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1.4 数字水印的主要应用领域 |
2.1.5 数字水印的攻击分析 |
2.1.6 数字水印的重要参数和变量 |
2.1.7 数字水印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
2.1.8 数字水印算法分类及其性能测试 |
2.2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2.2.1 连续小波变换 |
2.2.2 离散小波变换 |
2.2.3 多分辨分析 |
2.2.4 小波包分析 |
第三章 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3.1 离散小波变换(DWT)域水印技术 |
3.2 DWT 域典型算法介绍 |
3.2.1 基于高斯序列的扩频水印算法 |
3.2.2 基于量化的水印算法 |
3.2.3 基于图像编码的水印算法 |
3.3 基于小波系数能量比的鲁棒性数字水印 |
3.3.1 水印信号的嵌入 |
3.3.2 水印信号的提取 |
3.3.3 水印信号的检测 |
3.3.4 算法流程图 |
3.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四章 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4.1 脆弱性数字水印 |
4.1.1 脆弱性数字水印的概念和特点 |
4.1.2 脆弱性数字水印分类 |
4.1.3 脆弱性数字水印实现方法 |
4.1.4 脆弱性数字水印攻击分析 |
4.1.5 脆弱性数字水印发展趋势 |
4.2 基于差错控制原理的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 |
4.2.1 循环冗余校验原理 |
4.2.2 脆弱性水印嵌入过程 |
4.2.3 水印的提取和检测 |
4.2.4 算法流程图 |
4.2.5 各种攻击及其检测结果 |
第五章 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 |
5.1 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5.2 数字水印结合加密技术的安全交易方案 |
5.2.1 版权保护与跟踪方案 |
5.2.2 完整性认证方案 |
5.3 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结合的安全交易方案 |
5.3.1 数字签名技术 |
5.3.2 基于鲁棒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的版权保护方案 |
5.3.3 基于脆弱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的完整性认证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小波系数能量比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程序 |
附录B 基于差错控制原理的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程序 |
(6)数字水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数字水印技术 |
1.2.1 水印的基本概念 |
1.2.2 数字水印模型 |
1.2.3 感知模型 |
1.2.4 鲁棒性水印 |
1.2.5 水印安全 |
1.2.6 水印协议 |
1.3 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1.3.1 鲁棒性水印算法 |
1.3.2 水印预处理技术 |
1.3.3 多水印技术 |
1.3.4 水印检测技术 |
1.3.5 水印中的智能计算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水印预处理技术 |
2.1 引言 |
2.2 水印预处理方法 |
2.2.1 混沌映射 |
2.2.2 骑士巡游变换 |
2.2.3 Arnold 变换 |
2.2.4 T 矩阵变换 |
2.3 衡平矩阵预处理及其水印算法 |
2.3.1 基于双随机矩阵的水印预处理 |
2.3.2 衡平矩阵定义和特性 |
2.3.3 矩阵的衡平度 |
2.3.4 衡平矩阵预处理及水印算法 |
2.3.5 实验检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水印技术 |
3.1 引言 |
3.2 迭代混合及其性能分析 |
3.2.1 单水印和多水印迭代混合算法 |
3.2.2 迭代混合算法性能分析 |
3.3 子图像间偏差纠正的迭代混合算法 |
3.3.1 算法描述 |
3.3.2 鲁棒性分析 |
3.3.3 对比实验 |
3.4 形态学多水印系统 |
3.4.1 水印图像的数学形态学 |
3.4.2 形态学一次水印 |
3.4.3 可见性二次水印 |
3.4.4 实验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印检测技术 |
4.1 引言 |
4.2 脊波变换与脊波域水印 |
4.2.1 连续脊波变换 |
4.2.2 离散脊波变换 |
4.2.3 基于内容的脊波域水印 |
4.3 基于假设检验的水印检测器 |
4.3.1 脊波系数的统计模型 |
4.3.2 基于假设检验的水印统计检测方法 |
4.3.3 拉普拉斯检测器 |
4.3.4 实验结果 |
4.4 连续水印检测器 |
4.4.1 连续水印检测方法 |
4.4.2 连续水印检测器的性能分析和改进 |
4.4.3 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智能计算的数字水印 |
5.1 引言 |
5.2 神经网络与数字水印 |
5.2.1 数字水印算法中的神经网络 |
5.2.2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水印算法 |
5.3 遗传算法与数字水印 |
5.3.1 数字水印算法中的遗传算法 |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数字水印算法 |
5.4 蚁群优化算法 |
5.4.1 AS 算法 |
5.4.2 ACS 算法 |
5.4.3 动态分阶段蚁群算法(DSACA) |
5.5 基于DSACA 的矢量量化水印 |
5.5.1 矢量量化 |
5.5.2 矢量量化水印 |
5.5.3 误差模型 |
5.5.4 DSACA 优化矢量量化水印 |
5.5.5 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功能数字水印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 |
2.1 数字水印技术原理 |
2.2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框架 |
2.3 数字水印中常见的攻击和评估方法 |
2.4 数字水印的应用 |
第三章 小波变换理论 |
3.1 小波变换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
3.2 小波变换的特点 |
3.3 图像的小波分解与重构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鲁棒性数字水印技术 |
4.1 算法设计 |
4.2 离散余弦变换 |
4.3 水印信息置乱 |
4.4 水印嵌入算法 |
4.5 水印提取算法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认证性数字水印技术 |
5.1 认证性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5.2 基于小波变换的半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功能数字水印算法设计与研究 |
6.1 算法的提出 |
6.2 小波树结构 |
6.3 抖动调制的基本原理 |
6.4 水印信息的选取 |
6.5 多功能数字水印信息的嵌入 |
6.6 多功能数字水印信息的提取 |
6.7 篡改认证 |
6.8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非对称数字水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 |
2.1 数字水印技术的一般原理 |
2.1.1 数字水印的概念及特性 |
2.1.2 数字水印系统基本模型 |
2.1.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1.4 数字水印的应用 |
2.2 典型水印算法 |
2.3 常见的攻击方法 |
2.4 数字水印的评估方法 |
2.5 非对称数字水印技术 |
2.5.1 非对称数字水印基本模型及特点 |
2.5.2 典型非对称数字水印方案 |
2.5.3 常见的对非对称水印系统的攻击 |
2.6 小结 |
第三章 小波包分析理论与水印估计 |
3.1 小波分析理论 |
3.1.1 连续小波变换及其离散形式 |
3.1.2 多分辨分析 |
3.1.3 小波的分解与重构 |
3.2 小波包分析理论 |
3.2.1 小波包的概念 |
3.2.2 图像的小波包分解 |
3.2.3 最优小波包基的选择 |
3.3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图像去噪和水印估计 |
3.3.1 图像去噪和水印估计 |
3.3.2 一种改进的小波包图像去噪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队列置乱的加权非对称水印方案 |
4.1 基于队列变换的置乱技术 |
4.1.1 图像置乱技术 |
4.1.2 队列置乱变换算法 |
4.1.3 队列置乱变换的周期性 |
4.1.4 基于队列变换的图像置乱及恢复 |
4.1.5 队列置乱变换的安全性 |
4.1.6 队列置乱变换在本文中的应用 |
4.2 一种基于队列置乱的加权非对称水印方案 |
4.2.1 嵌入水印的生成 |
4.2.2 水印的嵌入 |
4.2.3 水印的检测与提取 |
4.2.4 安全性能分析 |
4.2.4.1 减去攻击下的水印检测与提取 |
4.2.4.2 穷举攻击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无攻击下水印的检测与提取 |
4.3.2 鲁棒性攻击实验 |
4.3.3 减去攻击下水印的检测和提取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基于多水印思想的非对称水印方案 |
5.1 水印的生成 |
5.2 水印的嵌入 |
5.3 公钥和私钥的选取 |
5.4 水印的提取 |
5.5 安全性能分析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1 公私钥检测响应 |
5.6.2 公私钥鲁棒性测试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9)信息隐藏与数字图像脆弱性水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基础 |
2.1 信息隐藏技术 |
2.1.1 隐藏技术的发展 |
2.1.2 信息隐藏系统模型 |
2.1.3 信息隐藏技术特性 |
2.2 脆弱性数字水印技术 |
2.2.1 脆弱性数字水印模型 |
2.2.2 脆弱性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 |
2.2.3 脆弱性数字水印分类 |
2.2.4 脆弱性数字水印的攻击与定位 |
2.2.5 脆弱性数字水印典型算法 |
2.2.6 数字水印的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奇异值空间分解的水印算法 |
3.1 矩阵的奇异值与奇异值分解 |
3.2 离散余弦变换 |
3.3 基于奇异值空间分解的脆弱性水印算法 |
3.3.1 水印的嵌入 |
3.3.2 水印的提取 |
3.3.3 盲提取水印算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嵌入强度选取 |
3.4.2 脆弱性检测 |
3.4.3 定位能力检测 |
3.4.4 算法应用到其他图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水印算法 |
4.1 离散傅立叶变换 |
4.1.1 一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
4.1.2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
4.1.3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
4.2 可罗内克积矩阵列展开定理 |
4.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 |
4.3.1 水印的生成 |
4.3.2 水印的嵌入 |
4.3.3 水印的提取 |
4.3.4 盲提取水印算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水印嵌入强度和图像质量 |
4.4.2 脆弱性能分析 |
4.4.3 定位性能分析 |
4.4.4 算法应用到其他图像 |
4.5 两种算法性能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
5.1 保密通信系统模型 |
5.2 保密通信系统的实现 |
5.2.1 发送子系统的实现 |
5.2.2 接收子系统的实现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数字水印基本概念 |
1.3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5 课题的意义 |
1.6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基础 |
2.1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2 音频水印的基本模型 |
2.3 人类听觉系统 |
2.4 音频数字水印典型算法 |
2.4.1 时域音频数字水印 |
2.4.2 变换域音频数字水印 |
2.5 音频水印的特性 |
2.6 音频水印的评价标准 |
2.6.1 感知质量 |
2.6.2 鲁棒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种新的DWT 音频水印算法 |
3.1 小波理论基础 |
3.1.1 小波的基本概念 |
3.1.2 离散小波变换 |
3.1.3 信号的小波分解 |
3.2 水印的预处理与算法流程图 |
3.2.1 水印形式的选择 |
3.2.2 水印图像置乱 |
3.2.3 水印嵌入流程图 |
3.2.4 水印提取流程图 |
3.3 嵌入方案设计 |
3.3.1 嵌入位置的选择 |
3.3.2 量化嵌入原理 |
3.4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过程 |
3.4.1 水印的嵌入 |
3.4.2 水印的提取 |
3.5 实验与结论 |
3.5.1 鲁棒性测试 |
3.5.2 性能比较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音频脆弱水印算法研究 |
4.1 密码学及公钥理论 |
4.1.1 密码学理论 |
4.1.2 RSA 加密算法 |
4.2 水印加密与量化策略 |
4.2.1 水印序列加密 |
4.2.2 量化嵌入策略 |
4.3 水印算法流程与实验分析 |
4.3.1 算法流程图 |
4.3.2 水印嵌入过程 |
4.3.3 水印提取过程 |
4.3.4 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沌加密的双水印算法研究 |
5.1 基于混沌的水印图像加密 |
5.1.1 混沌系统 |
5.1.2 水印混沌加密设计 |
5.1.3 水印加密结果与分析 |
5.2 双水印算法设计 |
5.2.1 水印嵌入顺序 |
5.2.2 算法流程图 |
5.2.3 算法特点 |
5.3 双水印算法实现过程 |
5.3.1 双水印的嵌入 |
5.3.2 双水印的提取 |
5.4 仿真实验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公钥鲁棒性水印方案中水印信号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损的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D]. 杨灿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基于公钥加密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D]. 刘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四元数域彩色图像多功能水印算法研究[D]. 漆若兰.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4]基于小波变换的舰船航行数据记录仪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D]. 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5]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 林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6]数字水印关键技术研究[D]. 邢桂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12)
- [7]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功能数字水印设计与研究[D]. 张旭.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8]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非对称数字水印研究[D]. 李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9]信息隐藏与数字图像脆弱性水印技术研究[D]. 武者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10]基于小波变换的音频数字水印研究[D]. 陆佰林. 苏州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