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极关怀

论终极关怀

论文题目: 论终极关怀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 张士清

导师: 刘福森

关键词: 终极关怀,历史转向,多元化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终极关怀”根源于人的本性。对“终极”的关怀是人类永恒的事业。然而,以形而上学为代表的现代性思维态度中,终极关怀一度陷入了困境——终极关怀走向了异化的状态,并且导致了与终极关怀异化相关的种种现代性“灾难”。在克服终极关怀异化状态的思想史中,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终极关怀的“历史转向”。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所特有的历史形态的终极关怀。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终极关怀在当代后现代思潮中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马克思所实现的终极关怀的历史转向基础之上,一直到当代后现代思潮的日趋明朗,“终极关怀”逐渐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从而实现了终极关怀的“哥白尼革命”。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终极关怀原理及其人性基础

一 “终极关怀”与人的存在

1,终极关怀是“有理性存在者”的自然倾向

2,终极关怀的最高目标是“自由”

3,终极关怀的人性基础

二 终极关怀的基本形态

1,自然态度中的终极关怀

2,理论态度的终极关怀

3,实践态度的终极关怀

三 终极关怀的存在原理

1,“终极关怀”的时间性前提

2,终极关怀的逻辑学前提

3,“异化”:终极关怀的人学模式

第二章 从政治哲学看终极关怀的存在价值

一 政治终极关怀的必然性

1,人注定要过“政治生活”

2. “政治终极关怀”的必然性

二 政治终极关怀的最高目标

1,平等问题的提出

2,政治终极关怀的最高目标是“政治自由”和“正义”

三 政治终极关怀的实现

1,“社会契约”:政治终极关怀的现实化途径

2,政治终极关怀的开放性起点

3,政治终极关怀的现实目标

四 从政治终极关怀所遭受的破坏看终极关怀的价值

1,君主制对政治终极关怀的破坏

2,君主制下终极关怀的特点

3,卢梭对君主制的批判

4,公约仍需“主权者”力量的保证

第三章 现代性与终极关怀的困境

一 现代形而上学思维态度的弊端

1,现代性终极关怀的普遍存在

2,终极关怀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3,现代形而上学的思维弊端

二 现代性道德观及其困境

1,永恒的道德困境

2,道德原则的不确定性

3,现代性道德观的困境

4,非理性在道德观上对现代性的冲击

三 现代性“伦理法典”的失败

1,理性“伦理规则”对道德的遮蔽

2,理性基础上的法律对终极关怀的遮蔽

3,现代性“伦理法典”的失败

四 现代性终极关怀的异化及其“灾难”

1,宗教终极关怀的异化

2,政治终极关怀的异化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与终极关怀的历史转向

一 马克思哲学中的现代性终极关怀

1,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但不拒斥“终极关怀”

2,作为终极关怀理论的“历史决定论”

3,“发展观”说明了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特征

4,“历史”概念所蕴涵的终极关怀的现代性特征

二 马克思哲学终极关怀的历史转向

1,历史转向的原因

2,“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历史形态的终极关怀

3,马克思终极关怀历史转向的三个阶段

三 马克思哲学终极关怀历史转向的意义

1,“历史决定论”的双重特征

2,《手稿》“回到国民经济事实”的后现代意义

3,马克思对后现代终极关怀多元化的影响

4,马克思终极关怀历史转向的双重意义

第五章 后现代思潮与终极关怀的多元化

一 后现代的思维态度

1,何谓“后现代”

2,后现代的思维态度

二 后现代终极关怀的基本原理

1,后现代终极关怀依然存在

2,后现代终极关怀的原理

3,后现代终极关怀的实质

三 后现代终极关怀的多元化

1,后现代终极关怀的“哥白尼革命”

2,后现代终极关怀“多元化”的含义

3,“道德的破碎化”与终极关怀的多元化

4,“历史的终结”与终极关怀多元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发布时间: 2005-08-26

相关论文

  • [1].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 吴宏政.吉林大学2004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 宋萌荣.华中师范大学2005
  • [3].综合的时代[D]. 肖爱民.吉林大学2005
  • [4].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D]. 侯永刚.复旦大学2005
  • [5].后现代转向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D]. 宋伟.吉林大学2006

标签:;  ;  ;  

论终极关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