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化肥管理体制从严格的计划管理转变为市场化管理,化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化肥行业亟需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目前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化肥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展开系统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化肥企业则日益认识到,以供应链形式参与竞争的必要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化肥供应链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综合运用物流系统论、供应链管理思想、可拓理论、复杂系统思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筹学等理论及管理思想,展开了对于化肥供应链及其适应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明确提出了化肥供应链的概念。本文在对农业供应链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化肥供应链运作模式不仅是围绕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或增值为目标,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依据这独特特性明确了化肥供应链的概念。提出化肥供应链是为保障农民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围绕某一核心企业,由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将化肥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递交给农户手中的由若干链段组成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2)对我国化肥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随着我国流通管理体制的演变,化肥供应链管理模式由推动型供应链变为推一拉混合型供应链;目前化肥供应链主要流通渠道有供销社农资系统、农技系统、化肥企业、民营及个体经营者;化肥供应链具有层级深、结构发散、活动强度具有季节性、空间不平衡性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等特性。(3)建立了化肥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模型。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业务基础,以化肥与农业经济相关理论为现实依据,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系统指导思想,构建了以化肥生产商主体类、化肥销售商主体类、用户主体类为主的,涵盖了原材料供应商主体类、服务提供商主体类、政府主体类和环境主体类在内的化肥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模型。(4)对化肥供应链的适应性展开了分析。适应性是化肥供应链主体的最基本特性,也是化肥供应链复杂性的根源。本文认为化肥供应链主体适应性的作用主要在于:完善主体自身结构、有效控制化肥供应链的初值敏感性、促进化肥供应链有序结构的形成;化肥供应链主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弱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主体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主体规则集容量、主体规则组合能力以及主体间流的畅通程度等,具体体现在市场环境适应性、管理环境适应性、物流环境适应性和信息环境适应性等四个方面;主体适应性的根源来自于化肥供应链的开放性、规模性、层次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以及非对称性;而主体的适应性结果则造就了化肥供应链的涌现现象。(5)构建了化肥供应链适应性复合评价模型。在科学性、单调性、非相关性、可行性、普适性等原则的指导下,从市场环境适应性、管理环境适应性、物流环境适应性以及信息环境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化肥供应链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具体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2R模型、C2GS2模型、邓氏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化肥供应链适应性复合评价模型。(6)进行了化肥供应链适应性评价实证研究。针对化肥供应链A的市场环境适应性评价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持较稳定的投入要素比例,维持较为均衡的产出要素规模,是提高化肥供应链适应性的改进方向之一。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为企业微观调整、政府宏观调控以提升化肥供应链适应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过程模型研究[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9(04)
- [2].供应链管理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3)
- [3].应急供应链中的“双盲—倍增—叠加”效应[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5(02)
- [4].浅析供应链管理[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9(04)
- [5].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鲜易供应链开创中国温控供应链服务品牌[J].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 2017(00)
-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J].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 2017(00)
- [7].电力智慧供应链内涵分析和系统构建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19(11)
- [8].科教协同创新模式下供应链管理实践课程设计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2)
- [9].面向未来的制造与供应链创新[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11)
- [10].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 2019(06)
- [11].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企业供应链系统优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12)
- [12].基于关系管理的供应链协同关键要素识别与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4)
- [13].市场感知、协调一致与创新对供应链高适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20(01)
- [14].国际氢供应链与氢贸易的储运技术支撑[J]. 现代化工 2020(01)
- [15].基于延迟策略供应链管理的改善[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9(04)
- [16].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36)
- [17].从美国供应链安全立法进程看我国供应链安全监管[J]. 信息通信技术 2019(06)
- [18].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探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01)
- [19].含时滞的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控制机制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20].物资全供应链大数据应用方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21].多式联运支撑下的智慧供应链[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2].人工智能驱动的供应链创新[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3].数字供应链共生实践[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4].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战略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9(12)
- [25].供应链会计问题探讨[J]. 纳税 2020(04)
- [26].新零售背景下医药供应链智能化升级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6)
- [27].供应链管理中的大数据运用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11)
- [28].《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与应用[J]. 科技资讯 2019(36)
- [29].大疫当前谈供应链思维:从“啤酒游戏”说起[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 [30].RFID技术在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