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

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及物性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研究语言的学者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形式层面,将小句中参数的数量作为有无及物性的标准。带有两个参数(一个主语和一个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而只有一个参数(主语)的动词则被划入不及物动词的范畴里。这个基于真值条件判断“是与不是”的简单方法必然不能处理大量的语料。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学者们认为及物性是一个度的问题,呈现出原型特征。及物到不及物形成一个连续统,在这个的连续统里,范畴具有模糊边界,范畴成员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在一个范畴中,既有核心成员,又有处于次要地位的边缘成员。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形式上的相似并不意味着语义或者功能上的相似。所以,基于语义层面的研究会更加有效,诸如Lakoff, Hopper和Thompson的研究。本研究回顾了原型理论以及其对及物性研究。范畴化的原型理论与亚氏经典范畴理论有诸多不同:范畴边界的模糊与清晰;范畴成员的完全平等地位与有等级的地位等等。及物性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及物性结构,作格动词结构,不及物结构和双及物结构。根据及物性的高低,本文对四种类型的结构作了详细介绍。与普遍认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或补语的观点不同的是,在英语中存在许多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用法。许多学者关注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大部分的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带名词性补语。只有一小部分不及物动词(如非宾格动词)不能带任何宾语和名词性短语。“及物化”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一补语类,包括同源宾语、反应类宾语和创造类宾语结构;第二类包括动作制造类、结果类和way结构。典型及物性不仅仅指典型及物性结构,还包括典型不及物结构、典型双及物结构等等。关于典型不及物性,Jacobsen(1991)提出了“spontaneous prototype",包括三个元素:在事件中只有一个参与者和语义宾语;语义宾语经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发生在实际中。Tsunoda(1991,1994)提出,与其和及物性在同一纬度上定义不及物性,不如在另一个与定义及物性的平行的纬度上定义不及物性。典型双及物性事件则被定义为施事(即主语)有意地将受事(即直接宾语)移到或者是移出一个地方(间接宾语)。典型的双及物动词包括put, send和take.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典型双及物动词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定义,但是必定有give.及物性的现代用法与传统用法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如果“把及物动词定义为指称带有两个参数来形成一个合乎语法的动词”就太过简单了。在现代用法中,及物性不但与动词的次范畴化有关,而且与小句层面的其他特征紧密相关。事实上,及物现象与很多因素相关,动词与参数的语义特征,动词与参与者都与小句层面看似无关的特征相兼容。本文区分了固有特征与关系特征、及物小句与两个参与者小句、名词短语的固有特征或其指称与定义参数与谓项关系的特征。Naess提出了参数最大差别假说来定义典型及物性。这个假说基于一个典型及物事件的参与者之间的最大差别。这些差别源于被描述事件中参与者之间语义角色和物理特征的最大差别。这个假说也符合当前对及物性的“度”的定义。作为中英之间对比研究的个案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摄食类动词,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课题,诸如不定宾语删除、施事受影响等。本文对及物性的研究做了回顾和梳理、对及物性在中英文中的不同呈现方式进行了对比、对原型理论视角下的及物性做了研究,所以,对更加深入地分析及物性有一定理论价值。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Research Purpose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ransitivity in Traditional Grammar
  • 2.2 Transitivity in CG Theory
  • 2.3 Transitivity from the Point View of Semantic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ransitivity as a Prototypical Concept
  • 3.1 Prototype Theory
  • 3.2 Transitivity
  • 3.3 Transitive Prototype
  • 3.3.1 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3.3.2 Amb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3.3.3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3.3.4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Transitivity in Verbs and Clauses
  • 4.1 Inherent and Relational Properties
  • 4.2 Properties of Agents and Patients
  • 4.3 Transitivity at Morphological Level
  • 4.4 Maximally Distinguished Arguments Hypothesis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itive Prototype:A Case Study
  • 5.1 Criteria of Prototypical Transitivity
  • 5.1.1 Event Type
  • 5.1.2 Modality
  • 5.1.3 Argument
  • 5.2 Ingective Verbs
  • 5.2.1 Affected Agent
  • 5.2.2 Indefinite Object Deletion
  • 5.2.3 Reflexive Construc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 5.3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