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果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果性目标,教育实习,实习设计,评价体系
结果性论文文献综述
尹利华,王云涛[1](2019)在《基于结果性课程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设计是一种预设学习方式的活动,对学习和实习效果起着引领作用。本文侧重于结果性目标的设计,并基于此构建出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习评价体系,以规范实习过程和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的各项具体指标及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结合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目标、内容、要素、特点的理性分析,初步构建一套多元评价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汤先荣[2](2018)在《例谈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与结果性写作相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中考中,书面表达题的难度高于全卷难度,为后续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把英语结果性写作教学与过程性写作教学相结合,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8年09期)
常鸣[3](2018)在《基于人类语言逻辑模板的结果性次要谓语句法学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结合人类语言的基本逻辑模板,重新分析了结果性次要谓语结构的句法特征,探讨了结果性次要谓语的句法地位。结果性次要谓语和主要动词在词汇层面重新编码组合构成了复杂谓语,做主要动词的附加语。研究表明,结构性次要谓语结构和人类语言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结果性次要谓语只是主要动词的一个修饰成分。(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轶[4](2017)在《推进供给侧结果性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方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进入了"叁期迭加"的经济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不断积累,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为目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7年29期)
夏智[5](2016)在《只重结果性评价的考试改革解决不了当下的教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教育,不论硬件、软件、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养,和过去相比,可能都已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当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习者获得了充分的尊重,这在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做到。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教学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但人们为什么(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10-21)
张锦松,王明召,唐燕玲,莫健生[6](2016)在《沙糖橘作中间砧高接柑橘品种的砧穗组合亲和性和结果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糖橘作中间砧高接8个宽皮柑橘和甜橙品种都表现良好的亲和性、早结果和早丰产性。高接当年基本恢复原有品种的树形,第二年普遍开花结果,并达到枳砧成年树的花量和结果量。高接日南一号、宫川、桂橙一号和改良橙等品种的果实比枳砧同品种的提早5~7 d着色。(本文来源于《南方园艺》期刊2016年04期)
王万忠[7](2016)在《结果性内容与过程性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对课标的把握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根据预定的教学价值有选择地打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通道,并以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不同于课标或考试指南中的课程内容,是单位时间内教学活动的结果。教学目标本身就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预期,可以称为(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14期)
卢峰[8](2015)在《湖北省民办院校体育课程采用结果性与形成性成绩考核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课程现在存在两种考核模式,在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是结果性模式,小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形成性模式。本文就两种模式研究探索其中的优劣,更好的促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呈现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改革的普遍实施和开展,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多元化的新思路。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是我们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在不断的探索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评价体系比较混乱,且评价的实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为此,本研究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问卷调查、AHP法的基础上,构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并进行实验研究,以推动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促进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管理。(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5 V83)》期刊2015-10-04)
姚海姣[9](2014)在《将结果性奖励前置为“引导式”鼓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对学生的活动奖励、比赛奖励等基本上属于后置结果性鼓励。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对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评价仍有较强的依赖性。为此,我们尝试将结果性奖励和表扬前置为"引导式"鼓励,即在活动之前或活动之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期望,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本目标。在具体施行时,主要是根据班级学情合理而又有预见性地设立前置性奖项。设立奖项时既关注班级的整体状况,又关注个体的阶段发展方向,因为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导向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为了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提(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4年08期)
曹道根[10](2014)在《汉语含结果性成分小句中的信息重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小句中的宾语成分和结果性成分都分布在动词之后、都可以成为常规焦点。受单一常规焦点原则和单一普通重音规则制约,两者若共现,小句发生信息重组。这种信息重组机制表现为一定语义限制下的相关句法操作。小句中单一常规焦点通常为非预设且接受常规重音的句末成分。句末宾语成分若为话语预设成分,则发生宾语去重读及默认重读现象,普通重音转移至结果性成分之上,结果性成分为唯一常规焦点;若结果性成分也轻读,则普通重音转移至核心动词之上,谓语动词为唯一常规焦点。单一常规焦点成分通过焦点投射构成小句的无标记焦点域。(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4年03期)
结果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中考中,书面表达题的难度高于全卷难度,为后续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把英语结果性写作教学与过程性写作教学相结合,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果性论文参考文献
[1].尹利华,王云涛.基于结果性课程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9
[2].汤先荣.例谈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与结果性写作相结合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
[3].常鸣.基于人类语言逻辑模板的结果性次要谓语句法学再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张轶.推进供给侧结果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方略[J].人民论坛.2017
[5].夏智.只重结果性评价的考试改革解决不了当下的教育问题[N].文汇报.2016
[6].张锦松,王明召,唐燕玲,莫健生.沙糖橘作中间砧高接柑橘品种的砧穗组合亲和性和结果性观察[J].南方园艺.2016
[7].王万忠.结果性内容与过程性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
[8].卢峰.湖北省民办院校体育课程采用结果性与形成性成绩考核模式的研究[C].Proceedingsof2015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SocialScience(ICASS2015V83).2015
[9].姚海姣.将结果性奖励前置为“引导式”鼓励[J].中国教育学刊.2014
[10].曹道根.汉语含结果性成分小句中的信息重组机制[J].中国语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