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文本考释及思想研究

《文子》文本考释及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1973年河北定县中山怀王墓《文子》残简的出土证实了《文子》的不伪,这同时也肯定了《文子》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价值。以前学者们讨论《文子》的思想大都依据今本的材料,不过今本《文子》真伪掺杂,对今本的材料不加选择地全面采用,必然导致讨论结果的失真。在竹简释文公布以后学者们谈论《文子》的思想大都主张把今本和简本分开来讨论,这往往又容易只顾及简本而忽略今本《文子》的内容。笔者认为对于《文子》思想的讨论既要结合竹简、又要充分重视今本中可能保存下来的原本的内容。介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对今本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辨。因此,本文拟从对今本《文子》进行全面细致考辨的基础上,对《文子》的思想进行讨论,以期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价。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古本《文子》的成书年代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综合疏理各种说法,进一步肯定了古本《文子》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结论。同时认为《文子》思想产生于战国中后期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并在黄老思想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也是讨论《文子》思想的基础。今本《文子》与《淮南子》存在大量的重袭内容,这也正是今本《文子》为学者所诟病的主要原因。关于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不重袭内容已得到了学界的基本肯定。但对于其重袭内容由于篇幅甚大,还未有学者将其剥离出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辨。鉴于此种情况,本章搜集前人的各类注疏及相关评论,将《淮南子》与今本《文子》的重袭内容剥离出来加以比对,以期达到辨伪存真的目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加可信的材料。本文第三、四章是在对今本《文子》内容加以考辨的基础上结合竹简《文子》对《文子》的思想加以讨论。一方面,认为《文子》继承了早期道家思想并对其加以改造,使其更具有了现实性和实用性。《文子》是从《老子》思想到黄老道家发展逻辑链中的重要一环,对其思想中反映出来的黄老学的早期面貌应该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文子》在继承道家思想的同时,又积极吸收儒家思想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并力图实现儒道两家的互补互融。这在郭店楚简《老子》中已初见端倪,竹简《文子》的出现更有力地说明了这种认识的正确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子》的成书年代及其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古本《文子》的成书年代
  • 一、《文子》“士庶”连言及其战国古文字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 二、《文子》思想在黄老思想发展链中的位置
  • 三、《文子》其它思想论题所展现的时代属性
  • 第二节 《文子》学术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思想背景
  • 第二章 今本《文子》与《淮南子》重袭内容考辨
  • 第一节 学界关于《文子》与《淮南子》关系的考辨
  • 第二节 《淮南子》袭取今本《文子》章节比斟
  • 第三章《文子》对早期道家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 第一节 《文子》对《老子》“道”的改造
  • 一、将“道”和“气”作了沟通
  • 二、学“道”以“神听”
  • 三、《文子》论“道”的实用性
  • 第二节 《文子》对“无为”理论的发展
  • 一、《文子》对“无为”的认识
  • 二、“无为”在于“贵因”
  • 三、“君道”与“执一无为”
  • 第三节 《文子》“时”之观念及其“时变”思想
  • 一、《文子》论自然属性之“时”
  • 二、《文子》论社会属性之“时”
  • 三、文子“时变”思想的道家特色
  • 第四节 《文子》的“功名”思想
  • 第四章 《文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通
  • 第一节 《文子》“精诚”与儒道思想的关系
  • 一、“精诚”探源
  • 二、“精”、“诚”结合的义理基础
  • 三、“精诚”的义涵及其儒道兼融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子》“四经”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 一、《文子》论“道”与“德”的关系
  • 二、《文子》论“四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相关论著
  • 二、参考论文
  • 后记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文子》文本考释及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