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商业混淆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商业标识的发展时期,即自商业标识存在影响起,便产生了对商业标识的混淆行为。商业混淆行为侵害经营者的商业权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并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良性发展,是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一直以来重点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在1993年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将商业混淆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18年来该法的颁布对打击商业混淆,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商业混淆行为亦呈国际化、多样化发展态势,无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有关特别法对于新型商业混淆行为的规制均出现了滞后性,因此,从法律角度对商业混淆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充分借鉴国际组织、不同法系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我国商业混淆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从商业混淆行为构成要件入手,剖析争议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力求解决我国对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商业混淆概述,包括商业混淆行为的概念、类型及表现形式、在我国法治体制下存在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其中商业混淆类型纷繁复杂,本文列举六类并作了详细说明。第二部分,我国法律对商业混淆行为的规制,收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司法解释对商业混淆行为的规制及处理,进行归纳汇总,列举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法律原则在商业混淆行为中的适用,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域外相关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列举国际条约、地区组织条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对商业混淆的相关规定,分析域外有益经验及对我国立法司法可资借鉴之处。第四部分,商业混淆行为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从法学理论角度对商业混淆行为构成要件中争议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对我国相关立法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