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翻译的对等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林[1](2021)在《《黄房子》(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马文倩[2](2021)在《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技术在现代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学习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为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促进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了教育学报告How People LearnⅡ:Learners,Contexts and Cultures中的第八章作为翻译文本,结合具体案例从词汇和句法角度对文本翻译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针对此文本,笔者运用增译法、词类转换法分析了词汇层面的翻译问题;在句法层面,针对被动句的翻译,运用保持被动形式不变,译为主动形式或是译为无主句的翻译策略;针对定语从句的翻译,采用状译法将其翻译为原因、目的和结果状语从句。通过翻译文本和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希望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成果,探讨适用于同类体裁文本的翻译方法,从而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丁泉秀[3](2021)在《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实践报告以教育学着作《虚拟课堂教学之鉴》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翻译文本。该文本分析了21世纪线上教学的现状,并总结了线上教学中教师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未来线上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笔者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经典和前沿文献,并制定了合理的实施计划。在案例分析部分,笔者总结了词语、句子和语篇衔接三个方面的翻译策略。从词语层面探讨了词义引申法、词类转译法和增词法;句子层面,分析了内嵌法、切分法和重组法;语篇衔接层面,主要采用指称重构法、替代法和词汇衔接法三种方法。本次翻译实践为教育类文本的翻译积累了素材和经验,有助于为后续此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李凌云[4](2021)在《Pandemics and Polarization:Implications of Partisan Budgeting for Responding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Chapter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次翻译实践文本选自内森·迈尔斯(Nathan Myers)所着公共管理类书籍《大流感与两极分化:党派拨款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一书,是其中的第二章“9·11事件以来美国应对大流感的规划与政策环境”。原文本语言简洁、准确,频繁出现无行业规范译称的专有名词;分词短语以及介词短语做后置定语情况较多;同时,选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其所传递信息量较大,要点不易捕捉。结合文本特点,报告首先探讨公共管理文本中专有名词的译法,如约定俗成法、意译法、加注法;其次,分析介词短语以及分词短语做后置定语的译法,如包孕法、拆译法及转译法;最后,译者从语序、句法等手段入手处理信息型文本焦点问题。旨在通过此翻译实践报告,为同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并为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王治平[5](2021)在《科勒等值理论指导下的《塞缪尔·约翰逊书信集》(第四卷)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这是一篇《塞缪尔·约翰逊书信集》(第四卷)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该作品文体类型为书信,包含了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巨擘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写给家人、友人、同事、医生、书商、出版商以及政治人物的书信。该作品不仅能够反应约翰逊博士的生活状况、性格特征及为人处世原则,而且对研究书信文本翻译有重要意义。要翻译该材料,不仅要对18世纪英语有深刻的理解,还要知晓约翰逊博士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背景信息。此外,还要掌握指导理论所涵盖的各种翻译方法。针对不同的收件人,约翰逊博士在信中表达的情感、语气和运用的写作风格也有所差异。对所选材料的仔细研究表明,维尔纳·科勒的等值理论适用于指导该翻译实践,该理论分为外延对等、内涵对等、语篇规约对等、语用对等以及形式对等。在科勒等值理论的指导下,整个翻译过程力求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充分准确传达原文信息。本论文介绍了科勒对等理论在书信汉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实现词汇层、句子层、篇章层和文化层的对等,这说明了科勒对等理论在书信体文本翻译中的实用性。
张仲沾[6](2021)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域下《速度文化》(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汤姆林森教授的着作《速度文化:即时性的来临》。该书主要论述速度加快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属于社科类文本。书中语言灵活,被动句和复合句使用频繁。文本的语言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进行必要的翻译转换,从而使译文表达更加忠实、地道。因此,译者选择约翰·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指导翻译,解决文本中字、词、被动句以及复合句的翻译难题。翻译转换理论由约翰·卡特福德首次提出,旨在解决微观层面的语言问题。翻译转换强调动态对等,从而避免了翻译过程中形式对等的局限,是指导本次实践报告翻译的基本理论。实践报告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来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对社科类文本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翻译转换对于翻译社科类文本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在尽可能准确传达原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翻译转换可以打破形式对等的拘泥,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但是翻译转换理论仅可指导句子层面及以下的翻译,并未从文化层面分析翻译。鉴于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笔者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分析了文本中文化负载词和俚语的翻译,弥补了翻译过程中涉及文化表达翻译的不足。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转换理论,根据文本特点和语境采用合适的转换方法,从而使得译文通顺连贯,可读性更强。
田甜[7](2021)在《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Chapter 7)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材料选自珍妮·托马斯编着的语用学着作《言谈互动中的意义:语用学引论》(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中的第七章。第七章“意义的构建”详尽地探讨语用学的研究意义、语用学与语言学的关系以及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关系等问题。原文本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逻辑性,语言规范正式,专业性术语较多,句法结构和语篇结构也相对复杂。结合文本特点,报告重点探讨多义名词的翻译,并总结出语境分析法和加注法两种翻译方法;针对信息焦点的翻译展开论述,通过语序调整法和语态变换法实现突出信息焦点的目的。同时,指代结构的翻译策略也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省略法及替换法。本实践报告可以为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价值,并为推动汉语研究语用学贡献个人力量。
王丹[8](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翻译涉及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中信息转换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提出翻译转换理论,他将转换定义为原文翻译为译文时形式对等的偏离。该理论注重信息对等,避免局限于形式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可行性较强。本次汉译实践材料选自布鲁姆·库尔卡、豪斯等教授的着作《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选材属于学术类文本,语言表达客观。文中频繁使用被动句和复杂句。该选材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追求形式对应。基于选材语言特征,该实践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范畴转换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翻译转换理论对学术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仅讨论句子层面以下转换,本文另从衔接和连贯层面进行案例分析,为学术文本汉译提供借鉴。
扈洪旭[9](2021)在《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Jonathon S.Reinhardt教授于2019年由帕格雷夫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的专着,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游戏式二语和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五章为翻译实践文本,探索教育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旨在挖掘此类文本翻译策略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报告具体从教育学术文本的词、句、篇三个层面出发研究该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就翻译实践而言,从词汇出发,笔者分别采用推演法、引申法、阐译法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难点进行详细分析;从句的角度看,笔者主要根据黄忠廉所提出的变译理论,分别采用增译以及编译等方法对翻译过程中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翻译;从语篇的角度,笔者继续在变译理论指导下采用增译方法着重分析还原代词,逻辑显化这两个层面,使译文在语篇方面更有逻辑性。笔者此次翻译实践的目的在于发现教育学术文本中英译汉的共性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为同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对此类文本进行翻译也让国内学者对教育学术领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余平[10](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英汉翻译的对等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翻译的对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题材分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评述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评述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文本中词汇的翻译 |
一、词类转译法 |
二、增译法 |
第二节 被动句的翻译 |
一、译为汉语主动句 |
二、译为汉语被动句 |
三、译为汉语无主句 |
第三节 兼有状语功能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
一、译成原因状语从句 |
二、译成目的状语从句 |
三、译成结果状语从句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3)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语的翻译策略 |
一、词义引申法 |
二、词类转译法 |
三、增词法 |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策略 |
一、内嵌法 |
二、切分法 |
三、重组法 |
第三节 语篇衔接的翻译策略 |
一、指称重构法 |
二、替代法 |
三、词汇衔接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Pandemics and Polarization:Implications of Partisan Budgeting for Responding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Chapter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文本概况 |
一、文本翻译背景介绍 |
二、文本作者介绍 |
三、文本简要介绍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的目的 |
二、翻译的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材料准备 |
一、翻译工具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专有名词的译法 |
一、约定俗成原则 |
二、加注法 |
三、意译法 |
第二节 后置定语的译法 |
一、分词短语做后置定语的译法 |
二、介词短语做后置定语的译法 |
第三节 信息焦点的处理 |
一、句型转换法 |
二、词汇标记法 |
三、语序调整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一、准备过程总结 |
二、执行过程总结 |
三、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翻译经验 |
一、重视译前准备 |
二、标记存疑之处 |
三、重视细节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译文 |
附录二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5)科勒等值理论指导下的《塞缪尔·约翰逊书信集》(第四卷)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Parallel Texts |
1.1.3 Translation Tools |
1.1.4 Schedule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1.2.2 Glossary of Terms |
1.3 Post-translation |
1.3.1 Quality-control |
1.3.2 Post-editing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Literature Review |
2.1.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broad |
2.1.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t Home |
2.2 Koller’s Equivalence Theory |
2.2.1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ce |
2.2.2 Differentiation Between“Correspondence”and“Equivalence” |
2.2.3 Five types of Equivalence Relations |
2.3 Applicability of Koller’s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Denotative Equivalence |
3.1.1 One to One Equivalence |
3.1.2 One to Many Equivalence |
3.1.3 Many to One Equivalence |
3.1.4 One to Zero Equivalence |
3.1.5 One to Part Equivalence |
3.2 Connotative Equivalence |
3.3 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 |
3.4 Pragmatic Equivalence |
3.5 Formal Equivalence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6)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域下《速度文化》(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Author |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Task |
1.3 Pretranslation |
1.3.1 Parallel Text Reading |
1.3.2 Source Text Analysis |
1.3.3 Source Language Features |
1.4 Translation Process |
1.5 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nd Its Deficiency |
2.2 Studies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3 Studies of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in China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Level Shifts |
3.1.1 Shifts of Tenses |
3.1.2 Shifts of Plural and Singular Forms |
3.1.3 Shifts of Comparatives |
3.2 Structure Shifts |
3.2.1 Shifts from Passive Voices to Active Voices |
3.2.2 Shifts from Inanimate Subjects to Animate Subjects |
3.2.3 Shifts from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to Prepositive Attributives |
3.3 Class Shifts |
3.3.1 Shifts from English Nouns to Chinese Verbs |
3.3.2 Shifts from English Prepositions to Chinese Verbs |
3.3.3 Other Types of Class Shifts |
3.4 Unit Shifts |
3.4.1 Shifts from English Words to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s |
3.4.2 Shifts from English Phrases to Chinese Sentences |
3.4.3 Shifts from English Complex Sentences to Chinese Sentence Groups |
3.5 Cultural Shifts |
3.5.1 Shift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5.2 Shifts of Idiom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7)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Chapter 7)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的目的 |
二、翻译的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三、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多义名词的翻译 |
一、语境分析法 |
二、加注法 |
第二节 信息焦点的翻译 |
一、语序调整法 |
二、语态变换法 |
第三节 指代结构的翻译 |
一、省略法 |
二、替换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8)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2.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3 Post-translation |
1.3.1 Self-check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t Home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Category Shifts |
3.1.1 Class Shifts |
3.1.2 Structure Shifts |
3.1.3 Unit Shifts |
3.2 Logical Relation Shifts |
3.2.1 Shifts of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
3.2.2 Shifts of Coordinating Relation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9)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术文本词汇的翻译 |
一、释义法 |
二、引申法 |
三、阐译法 |
四、结构性省译法 |
第二节 教育学术文本句子的变译 |
一、句子的增译 |
二、句子的编译 |
第三节 教育学术文本语篇的变译 |
一、增译之还原代词 |
二、增译之逻辑显化 |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10)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
2.3.3 认知翻译学 |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
2.4.3 翻译实践研究 |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经典范畴理论 |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
3.3 原型范畴理论 |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
3.4 范畴化的层次 |
3.4.1 基本层次范畴 |
3.4.2 上位层次范畴 |
3.4.3 下位层次范畴 |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
4.1 引言 |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
4.2.1 翻译的界定 |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
4.3.1 范畴对等 |
4.3.2 范畴错位 |
4.3.3 范畴空缺 |
4.4 小结 |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
5.1 引言 |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2.1 词类范畴转换 |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
5.2.3 句法范畴转换 |
5.2.4 语义范畴转换 |
5.2.5 语用范畴转换 |
5.2.6 文体范畴转换 |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3.1 对等范畴转换 |
5.3.2 错位范畴转换 |
5.3.3 空缺范畴转换 |
5.4 小结 |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
6.1 引言 |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
6.2.1 具身认知 |
6.2.2 文化模型 |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
6.3.1 隐喻 |
6.3.2 转喻 |
6.3.3 象似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英汉翻译的对等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房子》(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一林. 安徽大学, 2021
- [2]How People Learn Ⅱ:Learners, Contexts and Cultures(Chapter 8)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文倩.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Chapter1-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丁泉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Pandemics and Polarization:Implications of Partisan Budgeting for Responding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Chapter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凌云.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科勒等值理论指导下的《塞缪尔·约翰逊书信集》(第四卷)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治平. 兰州大学, 2021(02)
- [6]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域下《速度文化》(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仲沾. 兰州大学, 2021(02)
- [7]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Chapter 7)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田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丹. 兰州大学, 2021(02)
- [9]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扈洪旭.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