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哲学研究 ——唯物史观创新视角

马克思生态哲学研究 ——唯物史观创新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致力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的建构。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提出生态思想的萌芽,由于当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生态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因而就没能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关注。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出现了如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诸多研究生态问题的学派。本文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入手,进而批判地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生态观点,提出这些流派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提出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反复提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本文便由此出发,去研究怎样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马克思提出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发挥实践能动性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能动性,也就是所谓的实践。我们在把握生态问题时候,要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辩证的去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出发,马克思提出交往实践的观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还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交往方式入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交往方式也是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原因,进而提出建立共有制度,来实现人类“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马克思还站在人的价值角度,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科学和价值统一的原则还有把握“度”的原则。他不仅指出,人的本质是劳动。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就是重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使得人性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马克思提出“物质变换”的概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合理地调节”、“共同控制”、“靠消耗最小的力量”等条件,目的是不能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向自然界过度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条件都与现代环境保护思想不谋而合。除此之外,马克思还从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角度去分析生态危机。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身体,而异化劳动使人类不断地丧失作为自己无机身体的外部自然,与此同时,现实的、感性的、人化的自然就愈来愈成为人类所不能支配与驾驭的力量。通过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分析后,我们得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而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本文将在考究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分析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将马克思的方法论,比如主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整体性原则等用于指导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实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研究历程
  • 第一节 生态哲学研究:流派、观点与批判
  • 一、西方生态主义概念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三、消费主义批判
  • 第二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概念
  •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生态思想
  • 第三节 制度建构与生态文明理论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外部自然界的矛盾
  • 二、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生态文明之道
  • 第二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思想建构
  •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 一、“人化自然”统摄人与自然界平衡
  • 二、价值视野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视角
  • 三、立足生态保护的交往实践概念
  • 第二节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哲学生态观理论
  • 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理论
  • 二、劳动异化理论与生态问题的关联
  • 三、物质变换概念与生态本质的哲学抽象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理论
  • 一、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的科学实践
  • 二、确立经济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 第三章 唯物史观理论创新:解决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理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哲学理论与实践
  • 一、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理念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与生态化生产、生态化消费理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方法论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可持续原则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科技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 2016(05)
    • [2].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J]. 中国产经 2015(12)
    • [3].人大护航生态文明建设[J]. 人民之友 2015(04)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 审计观察 2018(06)
    • [5].蚌埠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J]. 蚌埠党校 2017(02)
    • [6].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初探[J]. 淮海文汇 2010(03)
    • [7].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建设美丽宜居深圳[J]. 南方论丛 2013(01)
    • [8].青海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 青海统计 2016(10)
    • [9].上海市环保系统举办“践行生态文明,创建绿色上海”环保论坛[J]. 上海环境科学 2013(03)
    •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 武汉学刊 2010(06)
    • [11].关于建设江苏生态文明智库的思考[J]. 淮海文汇 2016(04)
    • [12].生态文明是人类第四次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2)
    • [14].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1(04)
    • [15].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面临的关键问题[J]. 武汉建设 2013(02)
    • [16].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J]. 治黄科技信息 2013(01)
    • [17].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01)
    • [18].生态文明系统解构与建设思考[J]. 上海环境科学 2016(02)
    • [19].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0].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21].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J]. 中国建设教育 2013(01)
    • [22].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J]. 青海农牧业 2017(03)
    • [23].城郊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武汉建设 2008(03)
    • [24].论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贡献[J]. 觉悟 2016(02)
    • [25].蚌埠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 蚌埠党校学报 2013(02)
    • [26].我国生态文明治理变迁与责任落实[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2)
    • [27].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论内涵、思想原则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8].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29].白洋淀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及其破解路径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0].渊源·内涵·价值——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维度[J]. 理论导刊 2019(12)

    标签:;  ;  ;  ;  ;  

    马克思生态哲学研究 ——唯物史观创新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