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溶剂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合成,磷酸锰锂,纳米材料,电化学
微波溶剂热论文文献综述
朱计划,陈姚,丘秀莲,黄宇明,郑成[1](2019)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LiMn_(1-x)Mg_xPO_4/C正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的合成途径,成功制备出镁掺杂的磷酸锰镁锂(LiMn_(1-x)Mg_xPO_4/C)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晶体结构,微观形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溶剂热样品LiMn_(1-x)Mg_xPO_4/C为具备较大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的片层状形貌材料。该片层状纳米结构有利于锂离子脱嵌/镶嵌反应,Mg~(2+)掺杂在片层状纳米晶体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化学表现。其中LiMn_(0.95)Mg_(0.05)PO_4/C材料在0.1 C和5 C倍率下最高可逆放电容量分别为141.2和95.3(mA·h)/g,具备较高的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表现。与传统溶剂热法相比,微波辅助溶剂热法的反应时间显着降低且制备得到的材料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对于制备其他锂离子电池材料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邵光绪[2](2019)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磁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常用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染料、重金属、固体废物及废气等处理过程。活性炭在实际应用中回收分离困难,并容易造成筛网的堵塞而造成活性炭的流失,磁性活性炭具有分离快速、造价低廉、制备方便等优点,所以磁性活性炭已经成为活性炭领域一大研究热点。瓜子壳基活性炭有富氧基团,能够对染料与重金属进行高效吸附。赋予活性炭磁性,可以使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分离更加方便,成为一种高效吸附、快速分离的吸附剂。本文以瓜子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四氧化叁铁为磁性结合体,制备了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并考察了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与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能,探讨其吸附机理。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以瓜子壳为原料,利用磷酸活化法与微波碳化法相结合制备瓜子壳基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磷酸浓度20%、浸渍比4g/15ml、活化温度110℃、微波碳化时间25min。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质量比为60%的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制备的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BET比表面积为433cm~2/g,总孔容为0.4cm~3/g。2.通过对产品的XRD、IR、SEM谱图的解析及对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描述了产品的结构特征。活性炭与四氧化叁铁结合;瓜子壳基活性炭存在大量酚羟基与羧酸基团,四氧化叁铁与酚羟基通过C—O—Fe的形式与瓜子壳基活性炭相结合;四氧化叁铁粒子呈球状,瓜子壳基活性炭为光滑的层状结构,四氧化叁铁与瓜子壳基活性炭结合形成不规则复合粒子;瓜子壳基活性炭是微孔结构,孔径在0.6nm~0.7nm之间,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是微孔与介孔结构并存,孔径主要分布在0.6nm~2.5nm之间。3.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吸附处理亚甲基蓝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3小时、吸附温度25℃、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投加量1g/L、溶液初始浓度50mg/L,在25℃吸附量最大为62.1mg/g。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吸附Cr(Ⅵ)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2h、pH=3、吸附温度50℃、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投加量2g/L、溶液初始浓度70mg/L,在50℃吸附量最大为60.6mg/g,4.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反应为单层均匀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的化学吸附,根据吸附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各个温度下的1/n均在0~1之间,说明吸附是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的化学吸附,吸附效果良好。根据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9)
田勤奋,谢伟臻,曹圳,刘美珍,庄建东[3](2019)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ZnGa_2O_4及其在光催化氧化除As(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微波溶剂热法合成宽禁带ZnGa_2O_4纳米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脱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仪(UV-Vis DR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SR)等技术系统表征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样品物相和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物种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同时,比较了TiO_2和ZnGa_2O_4纳米颗粒在光催化氧化As(Ⅲ)中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的ZnGa_2O_4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As(Ⅲ)的光催化氧化能力(40 min可达99.1%),相比于TiO_2光催化剂(84.5%)有很大提高。此外,通过对ZnGa_2O_4纳米光催化剂氧化去除As(Ⅲ)光催化机理的初步探索发现,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vb)是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中间反应活性物种。(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程铭,史瑞娜,刘树森,赵金仙,任军[4](2018)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掺氮石墨烯用于碱性氧还原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处理氧化石墨烯(GO)与乙二醇(EG)、乙二胺(ED)混合液的方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NG),使用旋转圆盘电极对NG催化氧还原在碱性溶液中反应进行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微波辐射时间、ED与EG之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aman)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NG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相比于未掺氮的石墨烯样品,NG表现出更正的起始电位和接近四电子的转移过程。NG中掺杂氮原子的键合方式通过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起始电位的高低取决于石墨氮含量。此外,所有表征结果表明总氮含量与氧还原反应性能没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敏,王中伟,韦露,李建伟,赵新生[5](2017)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Pt/石墨烯-TiO_2及其催化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结构简单、工作温度低、高效清洁和安静无摩擦等优点,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电源.燃料电池借用电催化剂把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常采用碳粉负载的Pt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下,碳粉载体容易腐蚀和团聚,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进而降低了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探索高稳定性的催化剂载体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促进燃料电池的实用化进程.为增强催化剂载体的抗腐蚀能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SnO2,WO3,CeO2和TiO_2等被用作催化剂载体.其中,TiO_2因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与金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而备受研究者关注.但TiO_2载体比表面积小和导电能力弱等缺点限制了它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却容易发生团聚.利用TiO_2与碳材料间存在的协同作用,将TiO_2与石墨烯复合来制备复合载体,能够增强TiO_2的导电能力,抑制石墨烯的团聚,提高催化剂载体的化学稳定性和比表面积.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石墨烯-TiO_2复合载体和Pt/石墨烯-TiO_2催化剂,研究了TiO_2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和成分表征.结果表明,Pt/石墨烯-TiO_2催化剂中TiO_2为立方状纳米颗粒,粒径约为60 nm,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上;Pt纳米粒子倾向于锚定在TiO_2与石墨烯之间,而且分布均匀.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和循环伏安法(CV)测试了不同TiO_2含量的Pt/石墨烯-TiO_2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发现TiO_2的加入确实能够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随着TiO_2含量的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增加.当TiO_2含量为20%时,催化剂的起始电压与极限电流均与Pt/C催化剂接近.经过循环伏安扫描3000圈的快速老化测试后,Pt/石墨烯-TiO_2催化剂起始电压的负移明显低于Pt/C催化剂,呈现了优良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杨春林,冯泳兰,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6](2017)在《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卡巴肼二丁基锡配合物的微波溶剂热合成、结构及除草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甲醇溶剂热中,二丁基氧化锡与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卡巴肼(H_2L~1)及缩硫代卡巴肼(H_2L~2)反应,合成了2个二丁基锡双核配合物[(Bu_2Sn)_2L]·MeOH,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和~(13)C NMR结构表征。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类似结构的双锡核配合物,Sn1和Sn2分别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叁角双锥和畸形八面体构型。相邻分子间通过O-H…N氢键作用,形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配合物1和2对马齿苋、刺苋以及决明子等杂草的根和茎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王潇,赵健,鹿令杰,姜传健,杨筱筱[7](2017)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颗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颗粒,探讨了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时间、表面活性剂对平均粒径大小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出结论,微波加热1 h获得的纳米Fe_3O_4颗粒形状为粒度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4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所制备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一定的超顺磁行为。(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13期)
陈强[8](2017)在《基于溶剂热法的钛酸钡纳米粒子可控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钡BaTiO_3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吸波材料,然而其高频波段吸波效率较低,阻碍了它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采用溶剂热法,以低成本的四氯化钛(TiCl_4)和八水合氢氧化钡(Ba(OH)_2·8H_2O)作为原料,可控制备出一系列形貌不同的BaTiO_3纳米颗粒,再将制备的BaTiO_3纳米颗粒与介电常数较大的氧化石墨烯(GO)进行复合,经氩气保护煅烧得到钛酸钡/还原氧化石墨烯(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实验参数对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的电磁参数以及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微波吸收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TiCl_4溶解于乙醇中,并将Ba(OH)_2·8H_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TiCl_4的乙醇溶液缓慢滴入Ba(OH)_2的水溶液中,并且利用NaOH调整混合溶液的pH值,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40℃下反应24 h,得到了纯度高、粒径分布窄和规整性好BaTiO_3纳米颗粒。制备的BaTiO_3纳米颗粒为立方相结构。通过改变去离子水和乙醇的体积比来调控BaTiO_3纳米颗粒的尺寸。当水醇比为1.0、1.4、2.0和3.0时,BaTiO_3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别约为70 nm、90 nm、130 nm和180 nm。(2)将实验制备的BaTiO_3纳米颗粒和GO以一定比例混合,以乙二胺(C_2H_8N_2)和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 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系统研究了原材料中GO和BaTiO_3纳米颗粒的质量比、BaTiO_3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以及退火温度等实验参数对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电磁参数以及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中BaTiO_3纳米颗粒尺寸大小为70 nm且与GO质量比为7:3,并在氩气保护中600℃退火,制备的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展现了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当厚度为2.0 mm,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在频率为10.48 GHz处的反射损耗为-33.43 dB,且其在9.20 GHz到11.60 GHz的频段内反射损耗小于-10 dB。这主要是由于RGO的加入改善了阻抗匹配,且界面极化效应以及协同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的微波吸收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冯泳兰,邝代治,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9](2017)在《两个具有Sn_4O_4梯状结构二丁基锡羧酸酯的微波溶剂热合成、结构和体外抗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甲醇微波溶剂热中,二丁基氧化锡分别与4-甲基苯甲酸、4-二甲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梯形结构的二丁基锡羧酸酯[(μ3-O)(μ2-OMe)(n-Bu2Sn)2(O2CR)]2(R=4-Me-C6H4(1),4-Me2N-C6H4(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1H,13C和119Sn)NMR光谱表征。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2具有Sn4O4构筑的3个四元环梯形骨架平面结构,μ3-O桥联2个环内梯锡和1个环梯端锡原子,此外,甲醇氧还以μ2-O桥联1个环内梯锡和1个环梯端锡原子,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叁角双锥六面体。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均显示出比临床使用的顺铂还强的抗癌活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冯泳兰,邝代治,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10](2017)在《两个二[氧合-二(取代苯甲酸二丁基锡)]的微波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波甲醇溶剂热中,二丁基氧化锡分别与4-叔丁基苯甲酸和3-甲基-4-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具有μ3-O桥联的有机锡化合物[(μ_3-O)(n-Bu_2Sn)_2(O_2CR)_2]_2(R=4-(t-Bu)-C_6H_5(1),(3-Me-4-NH_2)-C_6H_4(2)),并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衍射表明,化合物1、2的中心具有Sn2O2四元环平面结构,锡与配基原子构成畸形叁角双锥六面体。人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表明,化合物1、2对人结肠癌(HT-2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MCF-7)、鼻咽癌(KB)和肺癌细胞(A549)均显示出比临床使用的顺铂还强的抗癌活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微波溶剂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常用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染料、重金属、固体废物及废气等处理过程。活性炭在实际应用中回收分离困难,并容易造成筛网的堵塞而造成活性炭的流失,磁性活性炭具有分离快速、造价低廉、制备方便等优点,所以磁性活性炭已经成为活性炭领域一大研究热点。瓜子壳基活性炭有富氧基团,能够对染料与重金属进行高效吸附。赋予活性炭磁性,可以使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分离更加方便,成为一种高效吸附、快速分离的吸附剂。本文以瓜子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四氧化叁铁为磁性结合体,制备了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并考察了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与重金属Cr(Ⅵ)的吸附性能,探讨其吸附机理。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以瓜子壳为原料,利用磷酸活化法与微波碳化法相结合制备瓜子壳基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磷酸浓度20%、浸渍比4g/15ml、活化温度110℃、微波碳化时间25min。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质量比为60%的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制备的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BET比表面积为433cm~2/g,总孔容为0.4cm~3/g。2.通过对产品的XRD、IR、SEM谱图的解析及对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描述了产品的结构特征。活性炭与四氧化叁铁结合;瓜子壳基活性炭存在大量酚羟基与羧酸基团,四氧化叁铁与酚羟基通过C—O—Fe的形式与瓜子壳基活性炭相结合;四氧化叁铁粒子呈球状,瓜子壳基活性炭为光滑的层状结构,四氧化叁铁与瓜子壳基活性炭结合形成不规则复合粒子;瓜子壳基活性炭是微孔结构,孔径在0.6nm~0.7nm之间,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是微孔与介孔结构并存,孔径主要分布在0.6nm~2.5nm之间。3.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吸附处理亚甲基蓝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3小时、吸附温度25℃、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投加量1g/L、溶液初始浓度50mg/L,在25℃吸附量最大为62.1mg/g。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吸附Cr(Ⅵ)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2h、pH=3、吸附温度50℃、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投加量2g/L、溶液初始浓度70mg/L,在50℃吸附量最大为60.6mg/g,4.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反应为单层均匀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的化学吸附,根据吸附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磁性瓜子壳基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各个温度下的1/n均在0~1之间,说明吸附是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的化学吸附,吸附效果良好。根据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溶剂热论文参考文献
[1].朱计划,陈姚,丘秀莲,黄宇明,郑成.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LiMn_(1-x)Mg_xPO_4/C正极材料[J].化工学报.2019
[2].邵光绪.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磁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3].田勤奋,谢伟臻,曹圳,刘美珍,庄建东.微波溶剂热法制备ZnGa_2O_4及其在光催化氧化除As(Ⅲ)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19
[4].程铭,史瑞娜,刘树森,赵金仙,任军.微波溶剂热法制备掺氮石墨烯用于碱性氧还原反应(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8
[5].王敏,王中伟,韦露,李建伟,赵新生.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制备Pt/石墨烯-TiO_2及其催化性能(英文)[J].催化学报.2017
[6].杨春林,冯泳兰,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卡巴肼二丁基锡配合物的微波溶剂热合成、结构及除草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7
[7].王潇,赵健,鹿令杰,姜传健,杨筱筱.微波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颗粒[J].广州化工.2017
[8].陈强.基于溶剂热法的钛酸钡纳米粒子可控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D].厦门大学.2017
[9].冯泳兰,邝代治,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两个具有Sn_4O_4梯状结构二丁基锡羧酸酯的微波溶剂热合成、结构和体外抗癌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7
[10].冯泳兰,邝代治,张复兴,庾江喜,蒋伍玖.两个二[氧合-二(取代苯甲酸二丁基锡)]的微波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癌活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