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应用室外盆栽土培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从生长、光合特性、荧光动力学参数、特异蛋白质表达、孔隙度和渗漏氧等方面,研究了涝渍对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乌桕(Sapium sebiferum)、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1年生实生苗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揭示3个树种的耐涝机理、丰富耐涝理论以及耐涝树种的选择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涝渍处理显著地抑制了3个树种的生物量生长(落羽杉在部分渍水处理下生物量增加),但不定根的数量显著增加;从相对生长率来判断,落羽杉耐涝性最强,其次为乌桕,薄壳山核桃耐涝性最弱。(2)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均显著降低,涝渍程度越强,其下降幅度越大。(3)涝渍处理显著增加了3个树种根、茎和叶的孔隙度,落羽杉、乌桕、薄壳山核桃的根孔隙度分别增加了4.0%-15.0%、3.2%-8.3%和0.4%-3.0%,茎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3%-9.6%、1.8%-9.3%和14.0%-17.7%,叶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2%-7.7%、0.4%-4.3%和0.4%-3.0%。涝渍程度越深,孔隙度增幅越大;各树种孔隙度随涝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4)涝渍处理显著增加了落羽杉和乌桕根系的渗漏氧,这与孔隙度的变化相一致。涝渍程度也影响了落羽杉根系渗漏氧的多少,其中落羽杉在涝渍各阶段的渗漏氧值均为淹水处理>渍水处理>部分渍水处理。(5)建立了一套相对适宜于3个树种叶片蛋白分析的电泳体系,经过SDS-PAGE及双向电泳分析,在落羽杉淹水、渍水、部分渍水和对照4个处理的叶片蛋白图谱所匹配的201个不同蛋白点中,有37个特异性表达蛋白点、41个特异性上调表达蛋白点;乌桕的4个处理叶片蛋白所匹配的223个不同的蛋白点中有38个特异性表达点和36个特异性上调表达蛋白点。(6)综合比较分析表明,林木耐涝性与产生不定根的数量、孔隙度和渗漏氧以及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前言1 文献综述1.1 涝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2 涝渍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影响1.2.1 孔隙度(porosity,POR)1.2.2 渗漏氧(radial oxygen loss,ROL)1.3 涝渍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1.3.1 光合作用的变化1.3.2 生理代谢的变化1.3.3 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1.3.4 激素的变化1.3.5 蛋白质表达的变化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2 试验设计2.2.1 第一次试验2.2.2 第二次试验2.3 测定项目及方法2.3.1 不定根及生物量观测2.3.2 光合作用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2.3.3 孔隙度和渗漏氧的测定2.3.4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涝渍对3个树种不定根及生物量的影响3.1.1 涝渍对3个树种不定根的数量和长度的影响3.1.2 涝渍胁迫下3个树种的生物量变化3.2 涝渍对3个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3.3 涝渍对3个树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3.4 涝渍对3个树种孔隙度和渗漏氧的影响3.4.1 涝渍对3个树种孔隙度的影响3.4.2 涝渍对3个树种根部耗氧量及渗漏氧的影响3.5 涝渍对3个树种叶片中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3.5.1 涝渍条件下3个树种叶片蛋白质含量3.5.2 蛋白质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3.5.3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叶片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3.5.4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4 讨论4.1 生物量及不定根的数量与林木耐涝性4.2 光合作用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林木耐涝性4.3 孔隙度和渗漏氧的测定方法4.4 孔隙度和渗漏氧与林木耐涝性4.5 薄壳山核桃的双向电泳结果讨论4.6 特异性蛋白及特异性上调蛋白表达与林木耐涝机制4.7 林木耐涝机理探讨5 结论5.1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的生物量及不定根的数量5.2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的光合参数及荧光动力学参数5.3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的孔隙度及渗漏氧5.4 涝渍处理下3个树种的特异性蛋白表达5.5 各指标变化与林木耐涝性参考文献附表1:乌桕双向电泳分析体系蛋白点附表2:落羽杉双向电泳分析体系蛋白点附表3:薄壳山核桃双向电泳分析体系蛋白点详细摘要Abstract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耐涝机理论文; 林木论文; 孔隙度论文; 渗漏氧论文; 蛋白质表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