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腺嘌呤、胸腺嘧啶等为原料,合成了含核酸碱基有机单体2—(9—腺嘌呤)丁二酸二乙酯,进而以单体2—(9—腺嘌呤)丁二酸二乙酯和三缩四乙二醇为原料,熔融缩聚法获得可降解双亲有机/聚合物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合成了双亲有机小分子化合物(10—(9—腺嘌呤)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1—胸腺嘧啶)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已有文献报道);另还以β—萘酚等原料合成了2—十二烷氧基—6—硼酸萘。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所合成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在稀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的聚集体形态为500—700nm的球形或椭球形核/壳纳米粒子;而(10—(9—腺嘌呤)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10—(1—胸腺嘧啶)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则为300nm左右的球形胶束。在探讨聚集体受体性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以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为受体,胸腺嘧啶为底物。将制备成核/壳纳米粒子的受体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的稀水溶液、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底物胸腺嘧啶(1∶1)的混合稀水溶液分别采用低温冻干技术除去体系中溶剂水,所得固体KBr压片法测试红外光谱。由于冻干技术没有破坏双亲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所以我们从所得数据中判断受体和底物间是否发生基于氢键的分子识别作用是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受体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混合后,底物胸腺嘧啶的v(4)—C=0出现红移:由1677 cm-1移至1669 cm-1。我们认为是底物和受体间形成了氢键,化学键键长增加,键序减少,v(σ)移向低波数。同时,还设计了小分子识别体系即受体(10—(9—腺嘌呤)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底物胸腺嘧啶;受体(10—(1—胸腺嘧啶)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底物腺嘌呤;受体(10—(9—腺嘌呤)癸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氟尿嘧啶。以同样的方法得到最终红外光谱数据,与互补受体或底物混合后,胸腺嘧啶或氟尿嘧啶环上的v—C=0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证明上述体系发生了分子识别作用。总之,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双亲性化合物,其中可降解双亲有机/聚合物聚(2—(9—腺嘌呤)丁二酸二三缩四乙二醇酯在稀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的核/壳纳米粒子不论是作为囊材自组装成核/壳纳米粒子药物载体,还是作为聚集体受体继续进行分子识别作都为制备微囊化药物新制剂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核酸碱基论文; 可降解双亲化合物论文; 壳纳米粒子论文; 分子识别论文; 氢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