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发展至今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日益庞大的高职学生队伍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就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症结,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繁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共三万二千余字,分五个部分进行表述:第一部分:高职毕业生的特点及其就业思想现状的研究意义。首先,本文分别从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职业定位、就业心理、社会认可度五个方面归纳出高职毕业生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所具有的特点;其次,指出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高职学生自身的成才与择业均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二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进行了分析。第一,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概况:高职毕业生占据每年高校毕业人数的一半左右,自身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呈持续增长状态,但相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其就业率仍然最低。第二,从就业总体形势严峻、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两方面阐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三,提炼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1)继续深造或自己创业的毕业生呈持续增加趋势;(2)“暂不就业”现象呈上升趋势;(3)工作稳定性不高,“跳槽”现象突出;(4)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第三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分析。本文从理想信念、就业期望值、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归纳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首先是理想信念意识“淡化”,主要体现在:(1)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2)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忽视道德理想追求;(3)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4)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其次是就业期望值“过大化”,主要体现在:(1)在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值反差;(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社会实际:(3)部分毕业生只讲眼前实惠,忽视长期发展,择业时“功利化”思想严重;(4)确定就业期望值不考虑自身实际;(5)用静态的观点对待就业期望值,不能根据开乡势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再次是法律意识“淡漠化”,主要体现在:(1)契约意识淡薄,毕业生常有毁约现象出现;(2)被用人单位侵权;(3)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淡薄;(4)维权意识的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5)法制观念的淡薄,少数学生存在履历造假等违法行为。第四是诚信意识“缺失化”,主要体现在:(1)求职履历“掺水”成风;(2)诚信道德意识与行为失衡;(3)高职学生面对道德问题存在“双重标准”。第五是心理素质“问题化”,主要体现在:(1)自卑心理;(2)自傲心理;(3)焦虑心理;(4)怯懦心理;(5)依赖心理;(6)攀比心理。由于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以上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这些比较普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障碍在高职毕业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第四部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不理想之原因探析。本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总体不理想的原因。第一,从社会层面看,一些地方政策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和顺利就业,同时社会对高职学历仍存有一定的偏见,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拔高招聘条件等因素给高职毕业生思想上造成了较大的困扰。第二,从学校层面看,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使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脱节,一些学校重学生技能培养轻学生品行教育,就业指导老套落后等因素也是高职毕业生思想症结较多的重要原因。第三,从家庭层面看,家庭经济状况影响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念,家长的就业心态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家庭社会资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信心。第四,从毕业生自身因素看,作为就业主体的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改变,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参与竞争的准备不足、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也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从而引发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高职毕业生思想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上看,“高职生”这一标签会使高职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伴着社会对他们的忽视甚至是漠视,学校的培养模式落后和专业的过时陈旧会带给他们一种无所适从感;从主观上看,许多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包袱重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自身不够优秀,难以激发自我认同和竞争自信。第五部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问题的教育对策。本文从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观念引导、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择业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教育等六个方面着手,提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思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首先是加强思想教育。主要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结合起来。其次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如职业理想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再次是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通过择业观教育、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解读、创业教育等拓宽学生就业思维,帮助其养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第四是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通过设置就业心理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决策及发展心理辅导、模拟就业场景实践等形式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第五是加强择业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契约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择业的政策法规等途径增强高职毕业生的法律意识。第六是开展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自觉性教育与养成;(2)就业期望值恰当性教育与养成;(3)职业价值观合理化教育与养成;(4)机遇把握性教育与养成;(5)抗挫折能力教育与养成;(6)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教育与养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J]. 价值工程 2011(24)
- [2].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调查与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09(01)
- [3].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期望值的探讨[J]. 高教探索 2008(05)
- [4].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先就业后择业的辩证关系[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5)
- [5].降低就业期望值是当前高职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关键[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
- [6].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在校生就业期望值现状及其对策——2009级和2011级为调查对象[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7].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J]. 考试周刊 2009(29)
- [8].高校体育学院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情况的差距[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9)
- [9].贵阳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新目标[J]. 中国劳动 2013(01)
- [10].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空中楼阁[J]. 成才与就业 2009(12)
- [11].研究生依然“揾食艰难”[J]. 中国研究生 2014(08)
- [1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13].价格与就业期望值过高对毕业生的影响[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9)
- [14].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顺利就业[J]. 兰州学刊 2008(S1)
- [15].速览[J]. 教育 2012(05)
- [16].职校生择业的不良心理及应对策略[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3(Z1)
- [17].由大学生就业难想到的[J]. 公民导刊 2008(09)
- [18].公平就业环境下“双困”生就业援助体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9)
- [19].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J]. 新乡学院学报 2016(05)
- [20].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 价值工程 2012(06)
- [21].医学生就业的探讨[J]. 中国病案 2012(02)
- [22].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分析[J]. 才智 2015(21)
- [23].金融危机对高职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职教论坛 2009(26)
- [24].找工作最难过“父母关”,不是保护是耽误[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21)
- [25].大学生就业社会心态的调查——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7)
- [26].论大学生消费差异与就业期望的关联[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6)
- [27].“轮流蹲组”实践对化学师范生就业的影响[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04)
- [28].教育过度与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01)
- [29].青岛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 北方经贸 2009(05)
- [30].大学生就业意向与学校就业服务调查——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