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和制度的第三代领袖,阿克塞尔·霍耐特提出了著名的承认理论。他认为,依据包含规范性诉求的主体间相互承认关系的不断扩展,可以从道德视角来解释社会变革与冲突的历史过程和发展方向。考察和剖析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对于推进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当前诸多复杂现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把握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之上,要把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有赖于从历史话语背景、基本思想脉络、时代角色定位、思想内容特质、斗争阐发维度、运用及其限度等多个方面对之展开更加深入的解析。通过宏观的历史追述,现代社会变革的两大鲜明要素和主题能够得到概括和显现,即工具理性问题和社会斗争问题,这构成了现代思想家所面临的共同历史性课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主线,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解释模式呈现出从物质到文化再到道德的不断转换。正是在这种历史话语背景中,霍耐特开始积极构建他的承认理论,黑格尔、米德、马克思等人对其理论的基本成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霍耐特承认理论酝酿、形成和拓展的思想轨迹大概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和八个步骤。在《为承认而斗争》中,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经典框架”得以形成:①主体间存在爱、法权、团结三种承认形式;②相应地,在个体同一性的发展中,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贬黜其生活方式)表现为三种蔑视形式;③从相互承认关系内在的道德逻辑,可以解释社会冲突和变革的历史过程。此后,承认理论在实践哲学的论阈中从多个变化的维度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逐渐形成了承认的道德理论、诊断的社会病理学和承认的政治哲学,从而在道德、承认、社会悖谬、社会变革之间建立起了更加系统的联系。法兰克福学派、后结构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传统是霍耐特所处的当代欧陆哲学界最主要的三种思想潮流。在对三大思想潮流的批判、继承和改造过程中,霍耐特充分凸显了自己承认理论的思想根基和时代角色。首先,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掌门人,霍耐特在理论基础整合和规范内容重置两个关键性方面实现了对学派两代思想理论的继承和超越。其次,霍耐特积极地关注和研究了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将对批判理论的反思和自身思想的建构自觉纳入对后结构主义语境的勇敢承接。同时,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的自我实现过程始终在交往主体间展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现象学—存在主义传统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方法借鉴和汲取。在与同时代思想家的差异分析中,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思想和内容特质得以体现。首先,通过词源、词义、词用的详细考辩,我们发现“承认”相对于“认同”具有更大的理论优势。其次,承认理论存在多视角的研究,如自我道德发展理论、规范起源理论、历史终结理论和差异政治合理性学说等,在这种多侧面的比较中,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理论特色更为突出。最后,霍耐特参与了当代政治哲学领域的重大论争,其一是在批判社会理论系统内部,通过与弗莱泽关于“再分配”与“承认”关系的交锋而发展了道德一元基础的多元正义学说;其二,霍耐特以“后传统共同体”构想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进行了尝试性统一。承认理论已使霍耐特站到了当今思想领地的最前沿,同时,承认理论也包含斗争的重要维度,这些都使霍耐特不可避免地与马克思相遇。一方面,从“斗争”的视角可以完整地阐发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另一方面,霍耐特也从“承认”的视角来刻画马克思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霍耐特承认理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两种关于社会变革的解释模式在冲突动因、形态演化和前景瞻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变革理论,承认理论可以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角度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富有成效的解读。但是,承认理论也包含着自身固有的运用限度。具体说来,承认理论解释模式的内在困境包括,米德的经验基础遭受质疑,斗争理论有着潜在的危险,形式伦理概念的有效性倍受指摘。而对承认理论的域外批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承认理论压制了“物性”领域,未能缓解个体关怀与制度规范间的对立和紧张,以及以道德一元为基础的承认理论在事实上遮蔽了多元主义的正义承诺。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有助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系统反思道德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内在关系,而“承认”所包含的主体自我实现的丰富内容无疑应当充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之中。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承认在特殊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 汉字文化 2020(04)
- [2].浅析国内“慢综艺”成功的原因——基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视角[J]. 采写编 2020(04)
- [3].《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6)
- [4].《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J]. 文艺研究 2018(07)
- [5].于社会批判深处探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旨归[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8)
- [6].大众文化批判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意义[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4)
- [7].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与反思[J]. 改革与开放 2017(01)
- [8].法兰克福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9].略谈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 商 2016(12)
- [10].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症候解读”[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10)
- [11].反思—批判—否定:法兰克福学派理性观的演变探析[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02)
- [12].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3)
- [13].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批判理论分析我国大众文化发展[J]. 智富时代 2017(07)
- [14].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向——国内学术界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11(14)
- [15].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今古文创 2020(30)
- [16].法兰克福学派与纳粹问题研究:批判的再考察[J]. 学术研究 2019(12)
- [17].主持人语[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
- [18].文化政治之外的政治:重思法兰克福学派中国之旅[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9].人的自由与解放: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的视点[J]. 国外理论动态 2018(04)
- [20].《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的内外[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5)
- [21].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分歧的再审视[J].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4)
- [22].艺术的审美乌托邦建构——法兰克福学派艺术审美救赎的批判性反思[J]. 百家评论 2016(05)
- [23].关于反模式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研究[J]. 文教资料 2018(09)
- [24].法兰克福学派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浅析[J]. 智富时代 2016(07)
- [25].从法兰克福学派透视当下网络文学的特性[J]. 青年作家 2014(16)
- [26].法兰克福学派乌托邦理论述评[J]. 人民论坛 2014(02)
- [27].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控制论”浅析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J]. 四川戏剧 2011(03)
- [28].从法兰克福学派看山寨春晚的媒介批判意义[J]. 新闻窗 2010(05)
- [29].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探析[J]. 改革与开放 2010(22)
- [30].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致辞[J]. 现代哲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