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生成:理论、模型与实证

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生成:理论、模型与实证

论文摘要

自步入现代市场经济以来,泡沫问题就如影随形。泡沫是一个微观的资产定价问题,但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累积、膨胀,演变为宏观的系统性风险,一旦暴发破裂,就会对母体经济造成巨大创伤,甚至引爆金融或经济危机。由此,从泡沫诞生那天起,就牢牢吸引住众多经济学家的审视目光。根据NEBR(2001)的研究,在房地产泡沫与股市泡沫两大泡沫之中,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破灭造成的损害要远远大于股市泡沫,因为房地产业泡沫的破灭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并从实体经济方面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考察了近30年来全球房地产泡沫经典案例,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在资本市场异常发达的美国,还是在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的日本,抑或是经济依赖外资拉动的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东亚诸国,在房地产泡沫生成过程中,都显示出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即伴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快速上涨,银行部门对房地产部门的信贷额度也在大幅增加;反之,每当银行部门对房地产融资额度大幅增加的时候,房地产价格也急剧飙升。基于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紧密相关的三个问题,并以这三个问题为逻辑主线勾勒演绎出整个研究框架。第一个问题是,银行信贷在房地产泡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银行信贷在房地产泡沫生成过程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证明银行信贷在房地产泡沫生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这种作用有多大?第二个问题是,银行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为什么通常会忽视不断增大的风险,不断地向房地产业投放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评估其信贷风险失败了,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第三个问题与前两个问题紧密相关,即,一方面是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一方面是银行向房地产业信贷的不断扩张,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因果关系?这一关系是单向还是双向?如果是双向的,那么二者联动的内在机理如何刻画?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思路的演进,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提出研究问题并对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简要阐述;第二章则主要为全文构建研究平台,在刻画相关概念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勾描出信贷视角下房地产泡沫的分析框架;第三章至第五章则为本文核心内容,每一章分别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的一个。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要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需要考察房地产市场的局部均衡,这一工作主要在本文第三章完成。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资金角度分析房地产业的资金链特点,指出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过分依赖和饥渴使得银行与房地产业具有天然的脐带联系。在我国,占据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的银行更是已深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方方面面。银行的介入为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膨胀及至生成泡沫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支持。为深入剖析这一机理,我们引入了Allen & Gale(2000)提出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在模型中我们讨论了投资者在引入银行信贷之前和之后的不同最优选择,并对比两种情况下的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结果,分析表明,银行的介入导致了代理投资问题,使得投资者具备了风险转嫁的可能和激励,由于风险转嫁的存在,投资者会忽视投资的风险从银行借得大量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论文还进一步证明,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期效应,并且对将来信贷扩张的预期也能使当期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因此,银行信贷的扩张与否成为泡沫滋生和膨胀的关键变量,如果银行信贷扩张,那么在通常情况下会起到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作用,从而促生泡沫。(第一章的案例表明,事实上,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银行确实加大了对房地产部门的信贷投放。)在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信贷对房地产泡沫的重要作用后,接下来从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入手分析上述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一次涨一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对“土地”和“信贷”两道闸门的紧缩效率不同,即土地闸门的收缩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执行而信贷闸门的收缩却没有落到实处,而在2007年10月央行和银监会严令控制信贷规模并提高房地产信贷条件后,房价却应声而落,充分证明了我国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作用。最后,我们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协整模型,实证结果与理论结论完全相符。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要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进行解释,因此需要考察银行信贷市场的局部均衡,本文主要在第四章完成这一工作。本文分别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行为做出解释。在每一种分析视角下,都采取从一般理论框架到中国特殊情况的分析方法。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较低,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信息掌握不充分,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加上银行对危机的短视和制度层面(如政府的隐性担保或存款保险制度等)的不正当激励,使得银行系统性地低估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的风险从而加大信贷投入。在中国,银行面对着特殊的宏观经济背景,如经济的连年繁荣、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等,容易形成对房地产业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由于对借款企业缺乏信息甄别手段,银行的信贷决策产生了很强的抵押依赖,由于大多房地产公司能提供较高质量的土地抵押,使得银行的信贷配给在房地产业出现弱化,从而增加对房地产部门的信贷额度。从博弈论的视角看,我们首先建立了银—企(借款人)、银—银博弈的一般分析框架,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市场中,无论是单重博弈还是多重博弈,银行向房地产业的信贷扩张行为是一种理性博弈均衡1;接下来将博弈从单一银行扩展到多银行,在市场竞争和信息不对称双重压力之下,银行对借款人风险状况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他银行的行动。在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趋于谨慎的前提下,一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扩张,相当于向其他银行传送房地产业风险较低的信号,其他银行对房地产的信心将大大增加,从而选择跟随进入,从而出现信贷集中,在宏观层面也就表现为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扩张。为了分析中国的特殊情况,我们引入了对地方政府的考察,建立了政(中央政府)—政(地方政府)博弈、政(地方政府)—银博弈的中国特有分析框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格局中,由于地方政府内在的房地产投资冲动和外在的中央政府惩罚承诺的不可置信,地方政府在博弈中胜出,使得房地产业具有了内生的投资膨胀冲动;由于我国特殊的体制和经济因素,房地产业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支持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预。分析表明,在政-银博弈中,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完全成为地方政府的经济附庸,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则受制于地方政府起决定作用的优质项目合作压力和金融生态压力,在博弈过程中处于劣势。加上各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乐观预期,向房地产业的信贷扩张成为商业银行外部压力与内在冲动的双重驱动下的均衡。在最后,我们通过实证检验给出了房地产价格影响银行信贷的协整关系,实证结果与理论结论也很符合。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要对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因此需要考察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共同均衡,本文在第五章完成这一工作。本文在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同时均衡的数理模型基础上,说明在中国特有制度背景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私人利益的银行家倾向于过度向房地产市场供给贷款,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相对于银行家无私人利益时均衡的房地产价格而言,系统性地被高估,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膨胀也将吸引信贷资金进一步流入房地产市场,形成二者的联动。为了更全面的分析这一机制的运行机理,本文分析了房地产泡沫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多种宏观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房地产泡沫具有自身的内反馈机制。在引入银行之后,这一内在反馈机制演变为房地产部门和银行部门联的双反馈,房地产泡沫被进一步放大。接下来,本文放松行为人理性假设,分析市场上同时存在理性投资者/银行、被动投资者/银行、非理性投资者/银行三类投资者/银行时,即在市场存在混合理性情况下,房地产泡沫的放大原理与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此时,导致泡沫放大的不是非理性投资者/银行,而是理性投资者/银行。最后,采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论文证明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膨胀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二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双向正拉动关系。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本文详细剖析了银行信贷在房地产泡沫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结合中国实际拓展了Allen & Gale(2000)的模型。Allen & Gale(2000)在模型中讨论了投资者分别完全用自有资金和完全用银行贷款进行投资的两种情况,本文则引入投资者拥有部分原始财富,只向银行借入部分资金进行投资的情况,这也是一种更为普通,也更为符合实际经济情况的一种假设。分析结果证明,Allen & Gale(2000)的模型可被视为本文模型的特殊情况。二、在经典的资产泡沫分析框架中,泡沫对经济的宏观影响和泡沫的微观运行机理从属于两个互不干扰的领域,本文将房地产泡沫的宏观经济效应(属于泡沫对经济的宏观影响范畴)和泡沫的反馈交易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自反馈机制和房地产与银行的双反馈机制,打通了从泡沫宏观经济影响到微观运行机理的理论渠道,从而得以更为深入地分析房地产泡沫与银行信贷扩张的联动机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泡沫与房地产泡沫理论。而且,本文利用VAR模型对这一双反馈机制进行了实证上的验证,这在目前的房地产泡沫文献中尚属少见。三、从泡沫理论的研究内容来看,考察泡沫对经济的影响是泡沫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银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资源——资金的重要掌控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如果直接考察刻画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影响,而忽视银行行为在房地产泡沫中出现的异化和由此带来的深刻影响,显然难以全面、深入地刻画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影响的微观机理。然而目前主流的房地产泡沫理论往往更为重视分析银行在房地产泡沫中的作用机理,甚少有文献将银行在房地产泡沫生成中的信贷行为纳入分析框架。本文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利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一般情况分析到中国的特色,构建了一个房地产泡沫中银行信贷行为的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信贷视角下的房地产泡沫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内涵界定
  • 2.1.2 房地产价格特征刻画与泡沫易生性
  • 2.1.3 银行信贷的内涵界定
  • 2.2 资产泡沫分析框架
  • 2.2.1 泡沫研究的理论渊源
  • 2.2.2 资产泡沫的一般分析框架
  • 2.2.3 信贷视角下的房地产泡沫分析框架
  • 3 房地产价格决定与泡沫生成:基于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
  • 3.1 房地产价格决定因素分析
  • 3.1.1 房地产价格构成
  • 3.1.2 房地产价格决定因素
  • 3.1.3 小结
  • 3.2 银行与房地产业的资金脐带
  • 3.2.1 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特征刻画
  • 3.2.2 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特征刻画
  • 3.3 信贷扩张条件下房地产泡沫生成机理
  • 3.3.1 附加房地产部门实际冲击的房地产价格决定与泡沫生成
  • 3.3.2 附加银行部门信贷冲击的房地产价格决定与泡沫生成
  • 3.4 基于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的案例分析
  • 3.4.1 宏观调控的谜思:房价为什么调控一次涨一次?
  • 3.4.2 土地与信贷:双闸门的效率分析
  • 3.4.3 闸门效率与银行信贷作用的突显
  • 3.5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单方程协整研究
  • 3.5.1 模型设定
  • 3.5.2 实证结果与说明
  • 4 房地产信贷扩张行为:基于银行信贷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
  • 4.1 信贷市场分析视角
  • 4.1.1 新古典视角
  • 4.1.2 信息经济学视角
  • 4.1.3 博弈视角
  • 4.2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银行信贷扩张行为
  • 4.2.1 银行信贷集中度决策模型
  • 4.2.2 银行的信息约束与信贷扩张
  • 4.2.3 我国银行信贷行为的异化
  • 4.3 博弈视角下的银行信贷扩张行为
  • 4.3.1 借款人与银行的博弈模型
  • 4.3.2 银-银博弈与信贷集中
  • 4.4 中国市场的特殊博弈——引入政府的博弈模型
  • 4.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不同态度
  • 4.4.2 政府间博弈与地方政府的胜出
  • 4.4.3 政-银博弈与地方政府的胜出
  • 4.5 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的单方程协整实证研究
  • 4.5.1 模型设定
  • 4.5.2 实证结果与说明
  • 5 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的联动:基于两市场共同均衡的分析
  • 5.1 信贷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共同均衡
  • 5.1.1 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
  • 5.1.2 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均衡
  • 5.1.3 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的动态诠释
  • 5.2 房地产泡沫经济效应引致的泡沫自反馈
  • 5.2.1 房地产泡沫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2.2 房地产泡沫效应引致泡沫自反馈的机理刻画
  • 5.3 房地产与银行的双部门反馈与联动
  • 5.3.1 反馈机制与泡沫的自然蓬齐过程
  • 5.3.2 双部门反馈机制:混合理性与泡沫放大
  • 5.4 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基于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
  • 5.4.1 美国的实证结果与说明
  • 5.4.2 中国的实证结果与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东亚国家(地区)房地产泡沫事件
  • 附录二 日本实证数据
  • 附录三 中国实证数据
  • 后记
  • 在研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徽省房地产泡沫测度分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郑州市房地产泡沫对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3)
    • [3].房地产泡沫测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德州学院学报 2018(06)
    • [4].从萌芽到破裂: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生灭[J]. 金融博览(财富) 2019(02)
    • [5].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测度预警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论坛 2019(05)
    • [6].房地产泡沫的空间分布及其传染性分析——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当代经济 2019(08)
    • [7].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及成因分析[J]. 东岳论丛 2017(11)
    • [8].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及“崩溃”的实像剖析[J]. 现代日本经济 2018(01)
    • [9].房地产泡沫指数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7(11)
    • [10].关于房地产泡沫成因及应对措施[J]. 时代金融 2018(06)
    • [11].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时空格局研究——基于107个城市的实证[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13)
    • [12].房地产泡沫如何影响实体经济投资[J]. 财经科学 2018(03)
    • [13].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及应对政策措施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8(04)
    • [14].对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现象的分析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08)
    • [15].我国房地产泡沫成因及治理对策[J]. 经济师 2018(06)
    • [16].成都市“房地产泡沫”的定量分析与建议[J]. 管理观察 2018(13)
    • [17].房地产泡沫测度体系构建研究进展[J]. 中国房地产 2018(18)
    • [18].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深层次成因与经验教训[J]. 发展研究 2018(09)
    • [19].房地产泡沫是美国摧毁中国的定时炸弹?[J]. 房地产导刊 2016(12)
    • [20].浅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 智能城市 2016(12)
    • [21].反思日本房地产泡沫[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2)
    • [22].抑制房地产泡沫策略初探[J]. 住宅产业 2017(02)
    • [23].中国与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分析与比较[J]. 经贸实践 2016(15)
    • [24].中国经济L型的边要走稳[J]. 中国房地产 2016(32)
    • [25].控房贷抑制房地产泡沫[J]. 时代金融 2017(13)
    • [26].日本的恶梦——房地产泡沫[J]. 中国商界 2016(09)
    • [27].房地产泡沫仍然在积累[J]. 房地产导刊 2017(07)
    • [28].中国房地产泡沫会破裂吗[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4)
    • [29].房地产泡沫经济预防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4)
    • [30].深圳市房地产泡沫成因及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1)

    标签:;  ;  ;  

    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生成:理论、模型与实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