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丁酸乙酯论文-王月梅,徐泽刚,王伦,毛明珍,宁斌科

羟基丁酸乙酯论文-王月梅,徐泽刚,王伦,毛明珍,宁斌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丁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α,α-二氯-4',-甲基苯乙酮,乙醛酸乙酯,合成,优化实验条件

羟基丁酸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梅,徐泽刚,王伦,毛明珍,宁斌科[1](2018)在《3,3-二氯-2-羟基-4-羰基-4-对甲苯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合成出3,3-二氯-2-羟基-4-羰基-4-对甲苯基丁酸乙酯。首先,甲苯与二氯乙酰氯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备出中间体ɑ,ɑ-二氯对甲基苯乙酮,其次,通过中间体1,1-二氯对甲基苯乙酮与乙醛酸乙酯反应制备生成3,3-二氯-2-羟基-4-羰基-4-对甲苯基丁酸乙酯;通过条件优化,最终两步总收率71.9%。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8年05期)

汪庆,侯泽林,王利群,齐丽英,庞铭鑫[2](2018)在《全细胞生物催化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羰基-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碳源,从葡萄园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选择性不对称还原OPBE为(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的粘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CZU-G5),利用1HNMR、GC-MS、液相色谱(L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构建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CZU-G5全细胞催化还原OPBE合成(R)-HPBE的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在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为35℃,pH=7.5,菌体质量浓度20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0 g/L,金属离子Ca~(2+)浓度3 mmol/L,底物OPBE浓度为20 mmol/L,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R)-HPBE产率达82%,对映体过量值(e.e.)为99.9%。(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夏波,吴起[3](2018)在《脂肪酶催化合成聚R-3-羟基丁酸乙酯寡聚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R-3-羟基丁酸酯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聚合物,其合成方法一直是手性聚合物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充分考察底物构型、溶剂等因素对酶促动力学拆分/聚合反应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过渡金属配合物对醇的原位外消旋化作用与酶促聚合反应,建立了一种绿色、高效的酶促动态动力学拆分/聚合一锅合成聚R-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达到2.0×103 Da.通过改变聚合单体的光学纯度还可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调控,在不同光学纯度聚合单体的聚合反应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较为均匀地分布在0.3×103~1.3×103 Da内.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毒等优点,对进一步研究手性聚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金娟,王文琛,杨志翔,陈治明[4](2017)在《MMT/FeCl_3催化的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羟基丁酸乙酯与吲哚衍生物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价廉易得、环境友好和无毒性的MMT/FeCl_3催化的α-羟基二硫缩烯酮与吲哚衍生物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CH_2Cl_2中,在x=15%MMT/FeCl_3存在下,α-羟基二硫缩烯酮与吲哚衍生物能有效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高产率生成α-吲哚基二硫缩烯酮.反应具有催化剂经济易得及其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易操作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王金娟,裴学海,黄克俊,王文琛,杨志翔[5](2017)在《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羰基(羟基)丁酸乙酯与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脱硫)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回流条件下,二甲亚砜(DMSO)作溶剂,在20 mol%联萘酚酸存在下,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羰基丁酸乙酯与吲哚及其衍生物能有效地进行脱硫偶联反应,高产率地生成β-吲哚基-β-乙硫基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羟基丁酸乙酯与吲哚及其衍生物能有效地进行偶联反应,高产率地生成α-吲哚基二硫缩烯酮。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经济易得及其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易操作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7年04期)

张一平[6](2017)在《来源于雷氏乳杆菌的醇脱氢酶基因的挖掘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砌块,被广泛运用于手性药物、农药物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当中。与传统化学方法制备手性醇相比,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法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和转化率高,因此成为合成手性醇的有效途径。(R)-4-氯-3-羟基丁酸乙酯[(R)-CHBE]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性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L-肉毒碱、阿法替尼和大环内酯A等手性药物的合成当中。因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课题组筛选到的Lactobacilluscurieae S1L19(雷氏乳杆菌)中挖掘新型的醇脱氢酶基因,并将其应用于(R)-CHBE的不对称合成中,最终成功建立了(R)-CHBE的高效酶法制备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Lactobacilluscurieae S1L19中挖掘得到了五种假定醇脱氢酶基因(LCRI、LCRⅡ、LCRⅢ、LCRⅣV和LCRV),并成功对其进行了克隆及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CRⅡ和LCRⅢ属于短链脱氢酶家族,LCRI,LCRⅣV和LCRV与奎宁氧化还原酶家族高度相似,属于中链脱氢酶家族。五种醇脱氢酶均对底物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显示出了催化活力,其中LCRⅢ显示出了最高的催化活力以及立体选择性(R构型,ee>99%)。因此选定醇脱氢酶LCRⅢ作进一步的研究。2.LCRⅢ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LCRⅢ的最适pH为6.0,于中性偏酸的环境中较稳定;最适温度为35℃,在30℃和40℃的时候较稳定;金属离子Li+对酶有较高的激活作用,在7 mM的Li+存在时相对酶活为218%;LCRⅢ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对αα-、β-酮酯类以及芳香酮类等均显示出了催化活性。其中LCRⅢ对丙酮酸甲酯的催化活性最高,为284.2 U/mg;动力学分析发现LCRⅢ对COBE有较高的亲和力以及催化活力,Km 值为 4.28mM,Vmax 为 10.8U/mg。3.辅酶再生循环共表达系统的构建。昂贵的辅酶价格是阻碍醇脱氢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为了降低反应成本,本研究将醇脱氢酶LCRⅢ与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葡萄糖脱氢酶(BsGDH)同时构建到质粒pET-28a(+)上,并实现了两种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共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共表达菌株中两种酶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力。LCRⅢ和BsGDH的干菌体活力分别为113.46 U/g和454.2 U/g。与双菌催化反应相比,共表达反应系统有更高的传质速率。4.不对称催化还原工艺的建立。为了建立一种经济可行、高效催化合成(R)-CHBE的方案,分别对反应参数:底物浓度(0.5-1.5M)、辅酶用量(0-0.5 mM)、催化剂用量(30-50 g/L)和金属离子用量(0-0.7 mM)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单水相体系中,最优反应条件(0 mM辅酶、0.7 mM Li+和40 g/L干菌)下,1.5 M(246.8 g/L)的COBE在6 h内能够完全转化,时空产率达到980 g/L/d。整个反应实现了无辅酶添加下的高浓度底物的完全转化,降低了反应成本,展现出了极高的工业化应用潜质。(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4-11)

何玉财,张丹平,王利群,卿青,张跃[7](2016)在《重组E.coli CCZU-K14高效合成(S)-3-羟基-4-氯丁酸乙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昂贵的辅酶因子NAD+及有效地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合成(S)-3-羟基-4-氯丁酸乙酯((S)-CHBE),在水相反应体系中加入L-谷氨酰胺(200mmol/L)以提高重组E.coli CCZU-K14细胞内NADH的浓度以及催化活性。当与不添加L-谷氨酰胺相比,添加L-谷氨酰胺后催化活性提高了1.1倍。进一步,在含L-谷氨酰胺(200mmol/L)反应体系中加入了β-环糊精(n(β-环糊精)∶n(COBE)=0.4∶1)。与不添加β-环糊精相比,添加β-环糊精后E.coli CCZU-K14催化活性提高了1.35倍。在L-谷氨酰胺-β-环糊精-水反应体系中,催化还原3 000mmol/L COBE反应12h,(S)-CHBE(>99%e.e.)的产率达到94.9%。总之,研究结果为生物催化不对称高效合成(S)-CHBE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鲍虹妍[8](2016)在《生物法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原料,在羰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将OPBE的羰基不对称还原为(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十二烷为内标物质建立OPBE和(R)-HPBE的检测方法并绘制标准曲线,并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并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实验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对实验室及土壤菌体的筛选,发现在Bhycells-2的催化下,底物的转化率和对映体过剩值(e.e.值)分别达到83.4%和81.3%。再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Bhycells-2的生长条件和底物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成分与配比(g/L):葡萄糖32,蛋白胨18,NaCL 0.75,KH_2PO_4 1.5,K_2HPH_4 1.5,MgSO_4 0.24,同时pH为6.7,接种量为5%。在该条件下Bhycells-2的酶活力达到437.6 U/L。接着采用单因素试验对OPBE的生物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转化条件:菌体浓度0.25 g/mL,底物浓度5 mmoL/L,乙醇体积比2%,pH为6,摇床温度30℃,摇床转数180 r/min,Bhycells-2对底物的转化时间36 h。在该条件下底物的转化率和对映体异构值(e.e.值)分别为91.6%和81.5%。由于底物具有疏水性,底物在有机相中溶解度较高,而细胞在水相中可以保持较高的生物转化能力,所以论文进一步探究了水/有机相体系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OPBE的转化过程。底物浓度为40mmoL/L时,转化率达到94.5%。(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1)

侯静,孙婧,何军邀,黄金,王普[9](2016)在《光学纯3-羟基丁酸乙酯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纯3-羟基丁酸乙酯(EHB)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手性中间体,目前有多种制备方法。主要综述了手性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和拆分制备研究进展,概述相关的手性拆分,不对称合成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生物不对称合成法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沙凤,顾金海,许琳,严明[10](2015)在《交联醇脱氢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其在(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基因组序列数据库挖掘新酶的技术,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基因组中克隆了一条新型醇脱氢酶(CADH)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中表达。为克服游离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探索并优化了交联醇脱氢酶聚集体(CLEAs-CA)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重组CADH对底物四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的比活力为1.8 U/mg,产物(R)-4-氯-3-羟基丁酸乙酯((R)-CHBE)的对映体过量值大于99%。CLEAsCA沉淀剂选择为60%饱和度的(NH_4)_2SO_4,交联剂为10 mmol/L戊二醛。在固定化操作前,加入50 mmol/L异丙醇和0.1 mmol/L NAD~+对CADH催化活性位点、辅酶结合位点进行保护,CLEAs-CA的活力回收率提高了48.3%。将CLEAs-CA用于不对称合成(R)-CHBE,经过19次的重复使用,CLEAs-CA的活性仍保留有50%。(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5年06期)

羟基丁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羰基-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碳源,从葡萄园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选择性不对称还原OPBE为(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的粘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CZU-G5),利用1HNMR、GC-MS、液相色谱(L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构建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CZU-G5全细胞催化还原OPBE合成(R)-HPBE的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在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为35℃,pH=7.5,菌体质量浓度20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0 g/L,金属离子Ca~(2+)浓度3 mmol/L,底物OPBE浓度为20 mmol/L,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R)-HPBE产率达82%,对映体过量值(e.e.)为99.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丁酸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月梅,徐泽刚,王伦,毛明珍,宁斌科.3,3-二氯-2-羟基-4-羰基-4-对甲苯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J].化工时刊.2018

[2].汪庆,侯泽林,王利群,齐丽英,庞铭鑫.全细胞生物催化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J].精细化工.2018

[3].夏波,吴起.脂肪酶催化合成聚R-3-羟基丁酸乙酯寡聚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4].王金娟,王文琛,杨志翔,陈治明.MMT/FeCl_3催化的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羟基丁酸乙酯与吲哚衍生物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王金娟,裴学海,黄克俊,王文琛,杨志翔.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羰基(羟基)丁酸乙酯与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脱硫)偶联反应[J].化学试剂.2017

[6].张一平.来源于雷氏乳杆菌的醇脱氢酶基因的挖掘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7].何玉财,张丹平,王利群,卿青,张跃.重组E.coliCCZU-K14高效合成(S)-3-羟基-4-氯丁酸乙酯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鲍虹妍.生物法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D].浙江工业大学.2016

[9].侯静,孙婧,何军邀,黄金,王普.光学纯3-羟基丁酸乙酯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化工.2016

[10].沙凤,顾金海,许琳,严明.交联醇脱氢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其在(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2015

标签:;  ;  ;  ;  ;  ;  

羟基丁酸乙酯论文-王月梅,徐泽刚,王伦,毛明珍,宁斌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