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滞后的高校后勤满足不了教学、科研和师生多层次的需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应该继续深化,然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隐形管理成本上升、人力资源存在较多问题、管理思维僵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面临着诸多矛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渐变的发展过程。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笔者全面总结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在进行动因分析和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运作实践比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的是如何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采取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参照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沿革、成果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个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改革的成就和对我们的启示,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挥政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具有中国高校后勤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几项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能为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文献综述1.4 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国际经验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2.1.1 高校后勤和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概念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2.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2.2.1 社会分工理论2.2.2 市场经济理论2.2.3 制度变迁理论2.2.4 高等教育理论2.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意义2.3.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3.2 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2.3.3 有利于管理方式的市场化2.3.4 有利于自身管理的科学化2.4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借鉴2.4.1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2.4.2 国外高校后勤体系运作的主要特点2.4.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启示第三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实状况3.1 高校后勤服务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3.1.1 启动阶段(1979—1990)3.1.2 转换阶段(1990—1998)3.1.3 突破阶段(1999—)3.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成就3.2.1 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2.2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3.2.3 内部运行机制有显著变化3.2.4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2.5 后勤员工的观念明显改变3.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问题3.3.1 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3.3.2 隐性管理成本上升3.3.3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问题3.3.4 高校后勤资金投入单一3.3.5 管理思维僵化3.3.6 经济实体发展困难重重3.3.7 法律地位不明确第四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案例分析—以C大学为例4.1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简况4.1.1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原因4.1.2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4.1.3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4.2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4.2.1 优化聚合凸显规模效益4.2.2 后勤职工观念得到明显转变4.2.3 后勤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4.2.4 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得到了普遍提升4.2.5 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4.2.6 各个经济实体发展迅猛4.3 C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4.3.1 加强组织领导4.3.2 实行企业化的管理4.3.3 塑造集团企业文化4.3.4 加大对后勤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第五章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路径5.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5.2 发挥政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5.2.1 加快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5.2.2 明确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法律地位5.2.3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5.2.4 政府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5.2.5 建立全新的高校后勤投入机制5.3 建立具有中国高校后勤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5.3.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5.3.2 明确高校和后勤的产权关系5.3.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5.3.4 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5.3.5 完善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5.3.6 构建独具特色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5.4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5.4.1 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5.4.2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5.4.3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4.4 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语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校论文; 后勤社会化论文; 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