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0/10万人左右,颅内肿瘤约占身体各部位肿瘤的1.8%,在全身恶性肿瘤引起死亡占2.35%,占第十位,而原发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瘤为最多,在国内占35.26%~60.96(平均44.69%)。针对胶质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为主、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但即使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也无法完全切除肿瘤,因而胶质瘤常术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高级别恶性胶质瘤确诊后经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9~12个月。化疗是胶质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胶质瘤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化疗主要是应用各类细胞毒制剂,高脂溶性、分子量小、非离子化、作用时间短、能通过血脑屏障且对正常脑组织毒性小的药物适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目前多数观点认为联合化疗疗效好于单药治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是第二代烷化剂,易透过血脑屏障,耐受性好,且与其他药物没有叠加毒性,部分改善了目前胶质瘤化疗有效率低的情况,是恶性胶质瘤化疗的常用药物。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胶质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吉非替尼(Gefitinib, ZD1839)是一种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EGFR所启动的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效应。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轻微,因此吉非替尼可能是治疗胶质瘤的理想药物,对于其是否能增强传统化疗药物敏感性,联合应用是否优于单独应用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证实。研究目的: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WHOⅣ级)和SHG 44(WHOⅡ级)进行培养,了解其EGFR基因的表达。选择胶质瘤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以及EGFR受体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替莫唑胺和吉非替尼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与EGFR表达量的关系,评价两者的联合效应,初步预测联合应用替莫唑胺和EGFR靶向药物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疗效差异,以探索一种新型的个体化化疗方案,为指导临床联合应用化学药物治疗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WHOⅣ级)和SHG-44(WHOⅡ级)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了解其细胞中EGFR基因的表达。应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株对肿瘤化疗药物TMZ、ZD1839、TMZ+ZD1839的药物敏感性,计算抑制率(I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比较单用化疗药物和联合应用化疗药物体外抗肿瘤效果的差异。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学数据整理。结果:不同胶质瘤细胞系EGFR的表达量不尽相同,U251细胞系表达较高,SHG 44细胞系表达较低。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一药物使用(P<0.05),肿瘤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一药物应用,药物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凋亡率随用药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优于单药应用,对于EGFR表达率高的胶质瘤联合用药后肿瘤受到明显抑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体外药敏试验可以增加临床上化疗的目的性,对指导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1章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来源
  • 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1.2.1 主要仪器设备
  • 1.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部分试剂及药物的配制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胶质瘤细胞系的培养
  • 2.2 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吉非替尼、替莫唑胺及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3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EGFR基因在U251细胞和SHG 44细胞中的表达
  • 3.2 MTT法检测结果
  • 3.2.1 吉非替尼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2 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3 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抑制情况
  • 3.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糖衣炮弹“有毒”,吃糖太多也会上瘾[J]. 少先队小干部 2017(Z1)
    • [2].汉黄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9(04)
    • [3].茶花与草坪草共育有良法[J]. 宁波农业科技 2009(01)
    • [4].紫苏挥发油对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7(02)
    • [5].替米沙坦对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6(04)
    • [6].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04)
    • [7].灯盏乙素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J]. 大理学院学报 2011(06)
    • [8].几种吡唑类化合物的硝化抑制作用比较[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4)
    • [9].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对真菌的抑制作用[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10].甘草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中南药学 2017(04)
    • [11].冬虫夏草菌丝体多酚提取及对3种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7(04)
    • [12].4种无机试剂对水葫芦生长的抑制作用[J]. 惠州学院学报 2013(06)
    • [13].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6)
    • [14].麦秆活性成分对小鼠S_(1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精细化工 2009(05)
    • [15].没食子酸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06)
    • [16].纳米银对单纯疱疹病毒2的抑制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24)
    • [17].依硫磷酸对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08)
    • [18].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0(05)
    • [19].HSF1及HSP70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靶点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20].筋骨草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J]. 龙岩学院学报 2009(02)
    • [21].网地藻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3)
    • [22].不同动物高免血清对猪肺炎支原体的代谢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 2016(12)
    • [23].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关键调控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J]. 广东医学 2017(S1)
    • [24].基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中性粒细胞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20)
    • [25].葛根等几种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7)
    • [26].紫檀芪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03)
    • [27].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抑制作用[J]. 中国兽医学报 2012(08)
    • [28].土霉素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01)
    • [29].雌激素减弱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11)
    • [30].板蓝根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研究初探[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3)

    标签:;  ;  ;  ;  

    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