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第四代战斗机多方面的作战需要,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天线技术成为研究的必然趋势。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天线是共享孔径大空域扫描天线系统,是第四代机载雷达研制的关键技术。本文密切结合协作方“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课题,系统地研究了宽工作频带、宽扫描角度有源相控阵天线单元的分析与设计,并重点对锥形开槽天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具备宽带宽角特性的介质切口、带状线阶梯锥形开槽天线。作者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常规vivaldi天线存在的后向辐射大、主辐射方向增益低的缺点,提出通过优化常规vivaldi天线贴片形式的方法,得到一种增益表现稳定的改进型vivaldi天线。设计并制作了一付工作在6-18GHz的改进型vivaldi天线,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频带内,改进型vivaldi天线的增益比常规vivaldi天线增益有显著提高。2.在常规线性锥形开槽天线形式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小型化宽带宽角线性锥形开槽天线。通过采用独特的导体贴片开缝结构和导体边沿曲线化处理方式,使天线单元具备宽工作频带、宽波束宽度特性。实测结果显示,在工作频带内(8.2-14.5GHz)天线单元的电压驻波比小于2,主工作频带内(10.5-12.6GHz)半功率波束宽度达到120°。3.将孤立状态天线单元方向图与描述单元阵列扫描特性的有源反射系数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间接、快速、精确推导阵中有效单元方向图的方法,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天线设计效率和成功率。4.以锥形开槽天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种天线单元在有源相控阵中的阻抗特性和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备宽带宽角特性的介质切口、带状线阶梯锥形开槽天线,并实际测试天线单元在169元阵中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8-12GHz的工作频带内电压驻波比小于1.6,在8-10GHz频带范围内半功率波束宽度均大于100°,同时,交叉极化电平基本低于-20dB,出色地完成了“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天线”天线单元的设计工作。5.针对电子对抗方面对共形阵列方向图提出的特殊要求,使用以实数遗传算法为主体、结合简化二次插值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对宽带宽角圆柱共形阵列的辐射特性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计及有限长圆柱上共形分布的天线单元间特定的电磁耦合,通过幅度加权优化,获得了具有指定副瓣电平及“波陷”区域的共形阵列方向图。6.建立X型极化分集系统的互耦分析模型,推导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以及空域相关系数的解析式,由此分析天线间互耦与来波平均到达角对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及其信道容量等的影响,结果指出互耦降低了MIMO极化分集系统中天线单元平均接收功率及其信道容量。7.基于X型极化分集系统的互耦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天线部分和电路部分互耦对X型极化分集系统的影响。分析表明系统耦合虽然会提高信号信道的相关性,但同时也可以降低信道平均接收功率比,从而提高系统的极化分集增益。文中同时指出交叉极化鉴别度τ对系统性能影响显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轻量化天线单元结构设计[J]. 机械与电子 2018(01)
- [2].一种提高幅相一致性抗干扰天线单元及抗干扰阵列天线[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6)
- [3].共形阵列天线单元极化形式的优化设计[J]. 航空学报 2011(04)
- [4].某大型振动试验工装研究[J]. 电子机械工程 2016(05)
- [5].一种宽带低剖面动中通天线单元的设计[J]. 无线电工程 2016(12)
- [6].一种基于蝴蝶结型的天线单元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质量 2013(02)
- [7].一种新型端射天线单元的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9(03)
- [8].基于容量相关字典的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单元选择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12)
- [9].薄膜天线单元的初步研究[J]. 现代雷达 2009(10)
- [10].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反射器研究现状与展望[J]. 空间电子技术 2018(02)
- [11].反射波相位可重构的天线单元设计[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4)
- [12].机载天线单元反射板形貌优化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9)
- [13].低剖面渐变槽线天线单元设计[J]. 微波学报 2012(03)
- [14].5G的大规模天线无线传输理论和技术探讨[J]. 电子世界 2019(06)
- [15].天线电磁兼容技术探讨[J].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9(02)
- [16].天线单元组件检测系统设计[J]. 航天制造技术 2009(01)
- [17].波导裂缝天线单元的制造技术研究[J]. 电子工艺技术 2008(06)
- [18].亨鑫科技:立足5G“风口” 注重器件组件、天线创新[J]. 通信世界 2018(18)
- [19].采用缺陷地的高隔离MIMO天线设计[J]. 测试技术学报 2017(01)
- [20].一种新型波导圆极化天线[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0(01)
- [21].针对天线质量控制的设计保证研究[J]. 电信技术 2017(11)
- [22].一种小型化高效率的介质光纳米天线[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08)
- [23].一种适用于MIMO移动端多天线单元的分析与设计[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2)
- [24].应用于宽带相控阵天线的Vivaldi天线单元设计[J]. 无线电工程 2015(10)
- [25].基于5G智能终端8单元MIMO天线设计[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6].一种新型天线单元的设计与制造[J]. 现代雷达 2018(09)
- [27].一种集成监测网络的天线阵列一体化设计[J]. 无线电工程 2016(08)
- [28].一种应用于同时同频全双工阵列的UWB天线单元[J]. 无线电工程 2020(01)
- [29].一种北斗多模小型化抗干扰天线阵列设计[J]. 信息通信 2017(03)
- [30].一种新型超宽带耳形对踵Vivaldi天线单元及阵列设计[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7(03)
标签: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论文; 锥形开槽天线论文; 有效单元方向图论文; 混合遗传算法论文; 极化分集论文; 互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