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抗战前,中国大学课程设置存在很多的混乱,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面对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尤其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了初步调整,并对举办高等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探讨。不过,鉴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对大学课程的深入和广泛调整还是在抗战开始之后进行的。在抗战期间,有关部门,如教育部和部分大学,遵照相关原则和办法,对部分大学院系的必修和选修科目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调整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次大学课程的调整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院系的增加和系科结构的改善,大量优秀教材的编纂,不少新科研成果的涌现和大量急需人才的“出炉”等。然而,必须指出,这一次较大规模的大学课程的调整是有严重局限性的;它过于重视“政治目的”,和过度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以及强制推行“训导制”等。总之,这次课程调整成果是明显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其缺点也是突出的。本文以抗战时期大学课程调整为研究对象,对大学课程调整之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客观效果及其消极影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抗战时期大学课程调整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大学课程调整的具体情况,包括调整原则、调整办法、科目表的颁布及调整的特点;第三部:课程调整的积极影响,如院系增多和结构的改善、优秀教材的涌现、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第四部分:课程调整的局限,极端的政治目的性、调整中千篇一律及“训导制”的消极影响。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