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语文化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它们在句子中不具有语义上的真值,却承载说话者的汉语文化背景,从话语交际的实际出发,促使交际过程顺利进行。在交谈中,汉语文化标记语承载较复杂的言外之意,其语用功能是隐式而不明确的,如果缺少背景知识,听话人很难接收到正确的信息。本文旨在研究这一语言现象并分析影响其使用和掌握的因素,主要贡献如下:1)界定了汉语文化标记语这一概念,提出了区别于汉语普通标记语的三个特征。2)基于社会—认知交际观和假定公共背景理论,对标记语语用功能的发生机制作了新的阐述,提出了动态公共背景知识理论。选取五种具体的实例,用语言逻辑的方式分析了汉语文化标记语的五种语用功能(推进感情趋同,弱化强势语气,回避真实情感,婉转表达否定,缓退话语进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3)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了留学生对汉语文化标记语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情况,并且在基于概率检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国籍、性别、年龄、汉语程度和在中国学习与逗留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对汉语文化标记语的使用和掌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