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等用地项目的规划建设为特征的新一轮“圈地运动”在全国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可以说,如何合理妥善地安置失地农民,为其提供有说服力的社会保障,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而,进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阐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及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从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的相关概念理论入手,阐述了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的概念内涵,并由此得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概念。第三章对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介绍了国内发达地区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举措。主要介绍了浙江省和广东佛山关于失地农民的各种保障措施,并对其实践进行了讨论分析。第五章介绍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特点和启示。第六章结合国内外经验,论述了推进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并具体设计出包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在内的制度框架体系。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现状分析1.3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文章框架第二章 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的相关概念理论阐述2.1 社会保障的概念2.1.1 社会保障的定义2.1.2 社会保障的体系与构成2.1.3 社会保障的功能2.1.4 社会保障的类型2.2 失地农民的概念和内涵2.2.1 失地农民的概念2.2.2 失地农民的内涵第三章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成因3.1 我国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1 失地农民的总量分析3.1.2 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3.1.3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3.1.4 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子女教育现状3.1.5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3.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3.2.1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3.2.2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3.2.3 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缺陷3.2.4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3.2.5 征地过程中政府角色错位、职能扭曲3.2.6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第四章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举措4.1 浙江省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各种措施4.1.1 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4.1.2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4.1.3 探索多种形式的安置方式4.2 广东佛山南海的举措4.3 关于各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践探索的讨论分析4.3.1 浙江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践的总结4.3.2 浙江失地农民社保实践存在的问题4.3.3 广东南海模式的优势4.3.4 南海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五章 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特点及启示5.1 发达国家解决征地与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5.1.1 英国的做法5.1.2 美国的做法5.1.3 日本的做法5.2 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特点5.2.1 土地征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5.2.2 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以市场价格为主5.2.3 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5.3 对我国的启示5.3.1 建立完善的土地征用程序,并以法律加以确认和保护5.3.2 土地征用应给予充分合理的补偿5.3.3 同步实施与城市化相适应的积极社会保障政策5.3.4 切实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第六章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6.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6.1.1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6.1.2 我国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机制的缺陷性要求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6.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6.2.1 完善制度,依法规范6.2.2 保证公平,兼顾效率6.2.3 城乡一体,有机兼容6.2.4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6.3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6.3.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外部制度6.3.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制度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国论文; 失地农民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