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树状聚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聚合物,由三部分构成,即核心、支化单元和外围官能团,拥有从中心核发散出多分枝的核-壳结构,随着代数的增加,官能团数目呈指数增长,与传统聚合物相比,它可以在分子的水平上精确地对任一部分进行改性,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光电材料,催化剂,生物医学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合成4,5-双(3′,5′-二叔丁基苯基乙炔基)-2-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基磺酸酯(π-共轭不对称单分子枝G1),采用溶液收敛法与一系列不同种发色团(联苯,偶氮苯,蒽,芘)偶联得到含不同核心的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PAD-联苯,PAD-偶氮苯,PAD-蒽,PAD-芘)。研究单分子枝和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分子枝,聚合物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都发生了红移,因此能作为光捕获和光发射材料,这是由于通过与核偶联,体系内共轭程度增大的缘故。荧光猝灭实验证明,这类聚合物能与缺电子化合物,富电子化合物形成离子对,说明其既是电子供体也能做为电子受体;同时,发色团的引入,使得体系空间位阻增大,有利于防止小分子因形成激基缔合物而出现浓度猝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树状聚合物的概念、结构与分类
  • 1.2 树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发散法
  • 1.2.2 收敛法
  • 1.2.3 点击化学
  • 1.3 树状聚合物的应用
  • 1.3.1 树状聚合物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1.3.2 树状聚合物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 1.3.3 树状聚合物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π-共轭不对称共轭单分子枝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路线
  • 2.2.3 4,5-二碘-1,2-二甲氧基苯的合成
  • 2.2.4 4,5-二碘-2-甲氧基苯酚的合成
  • 2.2.5 4,5-二乙炔基-2-甲氧基苯酚的合成
  • 2.2.6 3,5-二叔丁基苯基三氟甲基磺酸酯的合成
  • 2.2.7 (3,5-二叔丁基苯基)乙炔基三甲基硅烷的合成
  • 2.2.8 3,5-二叔丁基苯基乙炔的合成
  • 2.2.9 4,5-双(3′,5′-二叔丁基苯基乙炔基)-2-甲氧基苯酚的合成
  • 2.2.10 4,5-双(3′,5′-二叔丁基苯基乙炔基)-2-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基磺酸酯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4,5-二碘-2-甲氧基苯酚合成条件的探讨
  • 2.3.3 光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苯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路线
  • 3.2.3 4,4′-二三甲基硅乙炔基联苯的合成
  • 3.2.4 4,4′-二乙炔基联苯的合成
  • 3.2.5 联苯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光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偶氮苯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合成路线
  • 4.2.3 对碘苯胺的合成
  • 4.2.4 4,4′-二碘偶氮苯的合成
  • 4.2.5 4,4′-二三甲基硅乙炔基偶氮苯的合成
  • 4.2.6 4,4′-二乙炔基偶氮苯的合成
  • 4.2.7 偶氮苯为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光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蒽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合成路线
  • 5.2.3 9,10-二三甲基硅乙炔基蒽的合成
  • 5.2.4 9,10-二乙炔基蒽的合成
  • 5.2.5 蒽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表征
  • 5.3.2 光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芘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合成路线
  • 6.2.3 1,6-二碘芘的合成
  • 6.2.4 1,6-二三甲基硅乙炔基芘的合成
  • 6.2.5 1,6-二乙炔基芘
  • 6.2.6 含芘核心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物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结构表征
  • 6.3.2 产物光学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使用亚苄基山梨醇成核剂制备无定形的聚合物泡沫的组合物[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12)
    • [2].科学家研发新聚合物 或可用于自我修复电池[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01)
    • [3].基于天然萜类的可持续性聚合物[J]. 高分子学报 2020(03)
    • [4].用于桥梁基桩的化学聚合物泥浆的性能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12)
    • [5].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0(01)
    • [6].无色分散剂在聚合物多元醇中的应用研究[J]. 聚氨酯工业 2020(02)
    • [7].配制水对抗盐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化工管理 2020(12)
    • [8].驱油用聚合物水解度测定方法的改进[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5)
    • [9].基于固有微孔聚合物的高性能锂金属负极保护膜的构造[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6)
    • [10].基于聚合物复合物的自修复与可修复聚合物材料[J]. 高分子学报 2020(08)
    • [11].地质聚合物在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精细化工 2020(07)
    • [12].冷封聚合物分散体的使用[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7)
    • [13].高温高盐油藏驱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9(05)
    • [14].聚合物转化陶瓷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J]. 陶瓷学报 2020(02)
    • [15].两性聚合物在皮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0(05)
    • [16].阻燃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10)
    • [17].工业废渣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组分及性能增强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19)
    • [18].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 精细化工 2019(12)
    • [19].2025年印度塑料出口将占全球3%[J]. 塑料工业 2018(04)
    • [20].聚合物粉末床融合技术将成为3D打印领域增长最快的领域[J]. 山东化工 2018(16)
    • [21].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磁性自组装聚合物纳米链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7(05)
    • [22].半柔性管状聚合物的微结构化蠕虫链模型(英文)[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3].多省并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塑料科技 2017(07)
    • [24].粉煤灰粒径对地质聚合物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非金属矿 2017(05)
    • [25].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07)
    • [26].铁尾矿-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 2016(02)
    • [27].抗菌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工程塑料应用 2016(06)
    • [28].刺激响应聚合物在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16(07)
    • [29].2015'中国聚合物应用趋势发展论坛[J]. 聚氨酯 2015(02)
    • [30].两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15(10)

    标签:;  ;  ;  

    第一代不对称共轭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