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抑制昆虫免疫活性的比较

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抑制昆虫免疫活性的比较

论文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能够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在抑制昆虫免疫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两类蛋白抑制昆虫免疫的作用机理,以便将其应用于生物防治中。本研究采用乙醇萃取和昆虫匀浆诱导,分别从侵染期的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体表及分泌物中得到了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并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1.采用大蜡螟匀浆诱导法,诱导线虫分泌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通过PBS清洗,超滤浓缩等方法,得到较为纯净的线虫分泌物。从格氏线虫体表及分泌物中分离出两类蛋白,采用凝胶电泳对两者的蛋白组分进行分离。发现两类蛋白的组分都比较复杂,条带都在15条以上,各组分蛋白分子量主要在66kD以下。SDS-PAGE结果还显示两类蛋白虽然组成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线虫表皮蛋白条带更多,而线虫分泌蛋白则在44kD处有两条高浓度的条带。对两者进行的凝胶双向电泳也表明,在44KD位置上,两类蛋白均有较明显的单点。这也与各类已见报道的线虫表皮活性蛋白位置相吻合。2.进行了两类蛋白间的生物活性比较。体内外血细胞裂解试验表明,两类蛋白都能裂解昆虫血细胞,而分泌蛋白裂解活性明显强于表皮蛋白;酶活性测定表明,两者均能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而且不管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分泌蛋白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要强于表皮蛋白;免疫抑制试验表明,不论是在抑制昆虫血细胞的吞噬或包被作用上,分泌蛋白活性都要更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分泌蛋白中含有某种表皮蛋白所不具备的活性因子,而这因子正是格氏线虫表皮免疫抑制活性的主要来源;另一种可能是表皮蛋白中含有能够相互抑制的几种蛋白,从而造成表皮蛋白活性减弱。这种活性的减弱与线虫自身的免疫及种间竞争有一定关系。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昆虫病原线虫
  • 1.1.1 昆虫病原线虫概述
  • 1.1.2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 1.1.3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进展
  • 1.2 病原线虫与寄主昆虫的关系
  • 1.2.1 昆虫免疫系统概述
  • 1.2.2 病原线虫与昆虫免疫系统的互作
  • 1.2.3 线虫表皮物质对寄主的影响
  • 1.3 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两类蛋白的提取与比较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线虫的培养与收集
  • 2.1.4 线虫表皮蛋白的提取
  • 2.1.5 线虫分泌蛋白的提取
  • 2.1.6 两类蛋白的组分比较
  • 2.2 两类蛋白的生物活性比较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血细胞裂解活性比较
  • 2.2.3 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
  • 2.2.4 抗昆虫血细胞吞噬活性
  • 2.2.5 抗昆虫血细胞包被活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类蛋白组分的比较
  • 3.2 两类蛋白生物活性的比较
  • 3.2.1 两类蛋白裂解血细胞的能力
  • 3.2.2 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
  • 3.2.3 抗昆虫血细胞吞噬活性
  • 3.2.4 抗昆虫血细胞包被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格氏线虫表皮蛋白和分泌蛋白抑制昆虫免疫活性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